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往年试卷3

江西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往年试卷3

江西财经大学07-08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代码:授课课时: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适用对象:试卷命题人胡德龙试卷审核人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关系B.生产力C.经济规律D.物质资料生产2.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者3.个别企业生产商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

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B.商品价值量的增加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4.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交换中,绵羊的价值是通过斧子的()表现出来的。

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5.商品价值的源泉在于()。

A.抽象劳动B.具体劳动C.社会劳动D.个别劳动6.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

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

A.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B.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C.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7.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

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B.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C.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D.与商品价格总额相等,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8.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现象B.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前提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9.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A.它的价值可还原为生活资料的价值B.价值决定中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C.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商品D.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10.机器设备等物成为资本是因为它们是()。

A.生产劳动产品的条件B.生产商品的条件C.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D.生产物质资料的条件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例B.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D.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12.产业资本循环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C.借贷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生产资本、借贷资本、职能资本13.表示一年里预付可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年剩余价值率D.年利润率1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预付资本1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

A.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B.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实物替换C.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D.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16.利润率表示()。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7.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

A.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C.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超额利润D.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18.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的自然条件差别B.土地经营权的资本主义垄断C.农业可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D.不同地块的生产率有所不同19.绝对地租是()。

A.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差额B.农产品价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C.农产品生产价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D.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20.金融资本在经济上统治的主要手段是()。

A.个人联合B.参与制C.国民收入再分配D.垄断价格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

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经济规律的特点有()。

A.经济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B.经济规律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C.经济规律是永恒不变的D.人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受到利益关系的限制E.不能被人们所运用2.货币的起源是()。

A.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B.人们主观创造的C.商品交换和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D.贵金属天然具有货币属性E.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3.剩余价值量由()决定。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预付总资本D.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指挥、监督力度E.剩余价值率4.有关资本主义工资,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B.资本主义工资在量上等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C.资本主义工资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对比决定D.资本主义工资呈下降趋势E . 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名义工资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

A .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 .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 . 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D .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E . 资本有机构成6.通过资本有机构成的分析可以说明( )。

A . 其他条件相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部门利润率不同B . 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通过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C . 同一部门内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企业也会形成平均利润D .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积累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E .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7.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有( )。

A . 购买与销售时间的长短B . 劳动时间的长短C . 生产资料储备时间的长短D . 停工时间的长短E . 自然力作用时间的长短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A . c v m c c c c I ++=I +∆II +∆()()+()B . m m c v m v v v v x x II ++=I +∆+II +∆+()()+() C . m v v c c xI +∆+=II +∆()() D . v m c I +>II ()E . m m c v m v v x xII ++>I +II +()()+()9.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 . 平均利润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以形成自由竞争市场为前提B . 商业利润取决于商业资本家的经营商品的能力C . 借贷资本的利息率与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率无任何关系D . 地租来源于农业超额剩余价值E . 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不交级差地租10.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必然产物B.垄断形成将消除竞争C.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的手段获得的D.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E.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和垄断集团的高额利润三、判断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认为正确的在答题相应位置划“T”,错误的划“F”。

每小题1分,共10分)1.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规律属于各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规律。

()2.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生产率最低的企业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

()3.纸币流通规律不要以金属货币流通流通规律为基础。

()4.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要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

()5.每个资本家都有可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6.股份制形式实现了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7.剩余价值来源于生产阶段,实现于流通阶段。

()8.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求两大部类之间及内部应保持均衡增长。

()9.商业利润来源于商业店员的劳动。

()10.土地所有者服务于农业资本家,他们之间不存在剥削关系。

()四、计算题(要求写出主要计算步骤及结果。

共8分)。

某制鞋厂拥有一般生产条件,工作日为8小时,每个工人生产2双鞋,每双鞋社会价值量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2元,新创造价值为8元,工人日工资8元。

如果该厂首先采用先进技术,现每个工人生产8双鞋,工人日工资仍为8元。

计算: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1.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2.个别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4.如何理解生产价格规律与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六、材料分析题(共10分)近年来,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资本总量和增长幅度在上升,而资本周转速度却在下降。

1999年比1992年工业流动资本占用增加了207%,而资本周转速度只相当于1992年的72.7%,下降了27.2%。

从库存来看,到1996年底,全国各类企业库存总值超过3万亿元,其中滞销积压产品约600多亿元。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1999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占用为3万多亿元,资本周转速度只有1.2次;而现代物流体系相当发达的一些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公司,流动资本年周转速度都达到20~30次。

可以看出,他们的1元钱相当于我们的20元、30元。

如果我国国有工业企业资本周转速度能达到沃尔玛等企业的水平,3万亿元流动资本一年内周转30次,就相当于90万亿元。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1)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和资本周转有什么关系?(2)企业加快资本周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七、论述题(共12分)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江西财经大学07-08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试卷代码:授课对象:本科生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适用对象:本科生一、单选题1-5 AADCA 6-10 AADDC11-15 DACCD 16-20 BDBAB二、多选题1 BD2 ACE3 BE4 AC5 ABCD6ABDE 7ABCDE 8ABC 9ADE 10ACDE三、判断题1-5 T F F T T 6-10 F T T F F四、计算题方法一:原获得剩余价值量111130222/288m W c v=--=⨯⨯元/双双-元双双-元=元(3分)现获得剩余价值量222230822/8856m W c v =--=⨯⨯元/双双-元双双-元=元(3分)超额剩余价值量02156848m m m =-=元-元=元(2分)方法二:工人一天创造的新价值()230v m +=⨯双(元-22元)=16元(2分)8双皮鞋的社会价值总量130/8240W =⨯元双双=元(2分)8双皮鞋的个别价值总量2()22816W c v m =++=⨯元/双双+元=192元(2分)超额剩余价值量01224019248m W W =-=元-元=元(2分)五、简单题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其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

(2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分)价值规律的作用是: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