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资源评价实习报告

土地资源评价实习报告

土地资源评价实习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年级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泰山山前倾斜平原土地适宜性评价一、实习目的意义1.掌握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和依据;2.掌握评价因素分级和权重确定方法和依据;3.掌握评价因素信息基于ERDAS和GIS平台的获取技术;4.掌握评价因素空间差异图层基于GIS平台的提取技术;5.掌握基于指数和法的评价单元分值在GIS平台上的实现技术;6.掌握评价单元分值的分组,各组在分类系统中的等级归并;7.掌握评价报告编写的内容和要求。

该评价方法和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其它方面。

土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以便既能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又能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评价土地质量,阐明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农林牧业及多种经营的土地潜力,为国土开发、整治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二、实验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一)实习路线芝田——后燕庄——东碾疃——扈家庄——李家庄——黄前水库(二)泰安市概况1、土地资源泰安地处鲁中山区的一部分,整个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兼而有之。

山地集中分布在市域北部和东部,丘陵主要分布在新泰市西南部、宁阳县东部、市郊区西北部、肥城盆地边缘及东平县北部,洼地主要分布于东平县内“三湖”(东平湖、稻屯湖、州城湖)周围,湖泊集中在东平县境内。

全市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山地草甸型土和风沙土六大类,14个亚类、34个土属、64个土种,其中棕壤、褐土为地带性土壤,是全市土壤组成的主要类型,而发育在沿河冲积物上的潮土仅占7.5%。

2、气候资源泰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因受地貌影响,东部降水多于西部,山区降水多于平原,东部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700-750毫米,西部平原则为600-650毫米,总趋势是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年内降水分布很不匀衡,夏季降水最多。

3.人文社会1)科技教育泰安市是山东省三大教育中心之一,有8所大学、35所中等职业技工学校,人力资源充裕。

全市40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00项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奖。

科研机构建设不断加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63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

全市80%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和技术开发机构,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达到26家。

2)医疗卫生泰安市有综合医院15家,其中三甲医院2家,三乙医院4家,医疗保健设施齐全。

3)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全市收缴各项保险费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6.5万人、48.2万人、151.0万人、60.9万人和53.5万人,收缴保险费分别为29.3亿元、1.9亿元、13.5亿元、1.4亿元和5931万元。

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36.3亿元,增长24.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展顺利。

农村养老保险有效参保农民达到101.5万人,当年收缴保费1.7亿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58.9万人,参合率达到98.9%,提高0.4个百分点。

4)人居环境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

2013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2元,比上年增长9.8%;人均消费性支出12319元,增长5.0%,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4.6%。

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70元,增长8.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1%。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630元,增长17.3%。

安居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2013年,新建廉租住房10.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5.1万平方米,其中市区新建廉租住房4.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8万平方米,对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

扎实开展城中村改造建设,泰城有17个村居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城中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额23.2亿元,开工231.6万平方米。

4.经济状况利用外资形势有所缓和。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29个,比上年增加11个。

合同外资额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

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增长8.8%,增幅较年内各月明显提高;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761万美元,下降44.5%。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略有萎缩。

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1218个,比上年减少500个,合同额5.9亿美元,增长0.4%,完成营业额3.8亿美元,下降7.5%;外派各类劳务和研修生16746人,期末在外32417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0.3%、0.1%。

旅游业异常活跃。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4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8.1亿元,分别增长 25.6%和31.1%。

其中:国内游客2321.8万人次,旅游收入177.8亿元,分别增长25.6%和29.9%;境外游客24.1万人次,增长 26.5%,旅游外汇收入15050.2万美元,增长58.1%。

(三)实习站点简介1、芝田1)在地形上位于扇缘中上部,高程91米,纬度36度12分,经度117度11分。

2)土壤属典型棕壤3)母质:洪冲击物,剖面没有明显分层4)质地:中轻壤5)限制因素:地形6)土地利用现状:居民点7)属宜农二等地。

8)芝田河:芝田河处于老泰莱路与高速路之间,属省庄镇。

土壤编号222,为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即质地为轻壤。

母质为洪积物。

土壤类型为潮棕壤。

土地生产力水平较好,水源有保证,成土熟化过程完善。

土地利用类型为水浇地,面积小且零星。

距芝田河不远处丘家店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为沙姜黑土且地势低洼。

2、后燕庄1)后燕庄属山口镇。

2)地势较低,由于今年降水量时长较长但是强度不够因此降水量少地下水位比往年深。

3)土壤编号225,为深位粘层中壤质洪冲积潮棕物,即土壤质地为中壤质,母质为洪积物,土壤类型为潮棕壤,粘土层深度大约50公分。

4)土地利用现状为水浇地,与此相反的扈家庄为旱地。

5)此处果树种植面积较大,为林地。

6)依据农业区位论,距离市场或消费中心较近的土地利用为集约型,较远的土地利用的为粗放型。

7)山口镇的龙头产业为锅炉产业,并且小磨香油远近闻名。

3、东碾疃1)此地原为农用地,现大多发展为园林用地,但仍不成熟。

2)土壤编号为222,为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即质地为轻壤。

3)母质为洪积物,土壤类型为潮棕壤。

4、扈家庄1)属黄前镇。

2)土壤编号有115(深层粘层轻壤质酸性岩坡积物棕壤)、113(轻壤质酸性岩坡积物棕壤)。

母质有坡积物、冲积物以坡积物为主,质地为轻壤,土壤类型为棕壤。

3)有障碍层次,粘土层在图层剖面较靠上。

4)土地利用作物为旱作物。

扈家庄经营作物主要为果树,主要是林木用地。

5)生产泰山石。

扈家庄北面有梯田,土层较薄。

大致为四等地。

5、李家庄1)属黄前镇。

2)扇缘上部,地势高。

3)土壤类型:轻壤质酸性岩坡洪积棕壤,质地为轻壤。

4)母质:酸性岩坡洪积物,靠近黄前水库,水源充足。

5)利用现状:为裸岩石砾地,无法用于农业生产。

6、黄前水库1)微地貌:坡麓梯田,山坡下部位,高程221米,纬度36º17¹,经度117º14¹。

2)母岩:有岩石出露,花岗片麻岩。

岩石为变质岩,其最大特征是定性矿物呈带状聚集且集中。

3)土壤:棕壤性土,砾石含量较高。

4)母质:残破积物。

5)长石(肉色)、云母(半透明、白色)——花岗岩;带状排列——变质岩。

6)利用现状:林地,有岩石出露,属宜林三等地。

三、实验区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采用山东省土地资源分类系统(李永昌,1991):土地资源分类系统根据山东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按照上述土地评价原则和土地类型分区(土地类型及土壤情况),将山东省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划分为八等17级156单元,可作为土地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农业区划,国土整治的依据。

今将这一分类系统分述如后:I.宜农一等地这类土地基本无物理性限制因素,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在根系活动层内无不良层次,有良好的保肥供肥性能和施肥反应,地势平缓(<3°),气候条件良好,一年二熟,适种作物广泛,农作物在适当管理下,可获得良好收成,对农、林、牧业都适宜,为各地区的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I.基本无限制(一等一级地)Ⅱ.宜农二等地这类土地在土地利用方面稍有限制,对作物有选择性,水肥性质较好,一年二熟,有下列一项或几项限制:土壤质地偏砂偏粘,结构性差。

有盐化威胁。

坡度<6°, 有侵蚀威胁或轻度侵蚀。

在短期内土地过湿或干旱,需一定灌排措施。

主要适于灌溉农业,要控制灌排定额,防止土壤盐化。

平正土地,加强耕作管理,防止水土流失。

Ⅱ1坡度在6°以下,有轻度侵蚀: (二等一级地)Ⅱ2土壤条件(质地、结构、土层)限制: (二等二级地)Ⅱ3排水条件限制: (二等三级地)Ⅲ.宜农三等地土地利用方面有中度限制,对作物选择性较强,生产上要求一定措施,一年二熟,有下列一项或几项限制。

土层较薄( <80厘米),质地或结构不良,保水保肥性差。

地势低洼或坡度较大(6°—l5°),有中度盐化或中度侵蚀。

气候条件较差,灌排设施不完善,有旱涝威胁,需要开展水利土壤改良工作和改盐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在细致土壤管理下可种水稻或其他经济作物。

Ⅲ1坡度(6° -I5°)与侵蚀的限制: (三等一级地)Ⅲ2土壤限制: (三等二级地)Ⅲ3水分条件限制: (三等三级地)Ⅳ.宜农林牧四等地对农业生产有强的限制,对作物选择性强,要求细致的管理措施,二年三作或一年一作,只适于耐旱、耐涝、耐盐作物,为农业生产差的土地,但为林业的好地,并适于畜牧业。

有下列一项或几项限制: 土层浅薄(50厘米左右),质地结构很差,中盐化或障碍层次。

地势低洼有季节性积水,坡度大(>15°)侵蚀重,气候条件差,干旱或涝灾频繁。

Ⅳ1坡度(>15°)与侵蚀限制: (四等一级地)Ⅳ2土壤限制(四等二级地)Ⅳ3水分限制: (四等三级地)Ⅴ.宜林牧五等地这类土地不适于农业利用,主要适于林业及放牧业,有下列一或几项限制:土层浅薄(30厘米左右),砾石较多。

排水不良的渍水地,强盐化土地,有河湖泛滥威胁的土地。

坡度>15°,中度以上侵蚀,要求严格的水土保持措施。

一般禁止农业利用。

V1坡度与侵蚀限制: (五等二级地)V2土壤限制: (五等二级地)Ⅵ宜林牧六等地在土地利用方面有强烈限制,适于林业利用(差的林业用地),土少砾石多。

坡度>25°,有强度侵蚀或有强的障碍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