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三)
试题卷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 B )。
[A] 《郑伯克段于鄢》[B] 《齐桓公伐楚》
[C] 《宫之奇谏假道》[D] 《烛之武退秦师》
2、“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中对“归”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归来[B] 归去[C] 离开[D] 送还
3、对“天”的本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天帝[B] 天下[C] 天空[D] 人的头顶
4、“夸父与日逐走”中的“逐”用的是该字的:( A )。
[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常用义
5、《中原音韵》的作者是:( C )。
[A] 许慎[B] 陈彭年[C] 周德清[D] 陆法言
6、“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 )。
[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7、“共其乏困”中“共”的今字是:( A )。
[A] 供[B] 珙[C] 恭[D] 栱
8、中国古代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C )。
[A] 《汉语大字典》[B] 《中华大字典》
[C] 《康熙字典》[D] 《新华字典》
9、下面几个形符,能表示与斧头有关意义的是:( D )。
[A] 弓[B] 刀[C] 支[D] 斤
10、“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给( B )所下的含义。
[A] 会意[B] 形声[C] 假借[D] 转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句子中,“以”充当连词的是:(AC )。
[A] 齐因趁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B]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C] 险以远,则至者少
[D]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
12、下列句子中“乱”字当没有秩序讲的是:(ABC )。
[A] 以乱易整,不武[B]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C] 欲洁其身乱大伦[D] 关雎之乱
13、下面各组汉字,全为象形字的有:(BC )。
[A] 日三禾止[B] 竹女衣册
[C] 牛贝户斤[D] 马子引目
14、下列句子中的“夫”属指示代词的是:(AC )。
[A]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B]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C] 不致夫五尺童子[D] 横眉冷对千夫指
15、下列属于疑问代词的是:(ABCD )。
[A] 安[B] 胡[C] 焉[D] 奚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 F )
17、象形字的特征是字形整体上描摹了某一事物的特征和轮廓。
( T )
18、“先王之制”中的“制”是动词,可以解释为制定政策等。
( F )
19、“欲与大叔”中的“大”的今字是“太”。
( T )
20、“无生民心”中的“生”属动词使动用法。
( T )
21、古代的“社稷”指的是土神。
( F )
22、“冬,晋文公卒。
”属于判断句。
( F )
23、“虽然,必告不榖。
”中的“虽然”和现代的虽然意思一致。
( F )
24、“饭”的本义是名词,指食物,而不是动词吃饭。
( F )
25、“粮”的本义是随身携带的干粮。
( T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什么是古今字?
答:古今字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
27、“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说明句中“隧”的意义及用法。
隧:名词活用为动词,钻(zhuan,四声) 隧道。
如果挖地深到地下泉水处,然后钻一条隧道下去(与母亲)相见,谁又能说您(违背誓言)的不对呢?
2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该句属于什么句型?
答:被动句,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29、“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该句属于什么句型?
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莫”是否定词,“之”是代词宾语,“继”是动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赦之,以劝事君者。
答::一个人不畏惧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
赦免他,用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
31、辨析“恭”和“敬”。
答:情感态度不同
恭,有畏惧、阿谀、谦卑等意思,多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
敬,则是对某种品质的高度赞扬和由衷欣赏。
多用于对先烈、英模、有威望的长者或者是人品较佳者。
六、【思考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2、“是”字古今词义的差别是很大的,古代的“是”与现代汉语“我是中国人”中的“是”是相去甚远的。
那么“是”的本义是什么?它的含义和语法功能是如何演变的?“是”字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思考作答。
答(一):本义为:(1)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
会意。
字从日,从正(变形)。
“日”指“太阳”。
“正”指“标准”、“基准”。
“日”与“正”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位于空间基准点”。
本义:夏至(太阳位于夏至点)。
引申义: 1.(方向上)正对。
不偏不倚。
2.正确。
说明:古代中国人把南方作为基本方向。
他们把中国描述为一个面向南方的国家:“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今越南),后幽都”。
“二十八宿”体系用“四象”来表示就是:“左苍龙,右白虎,前朱鸟,后玄武”。
“四象”的苍龙、白虎、朱鸟的头都朝向南方,玄武的龟头与蛇头一个指向苍龙尾部,一个指向白虎尾部,最终还是指向南方。
南方朱鸟宫的中间是“七星”之宿,这便是夏至点所在位置)
(二)(1) ㄕˋ
(2) 表示属于:他~工人。
(3) 表示相同:《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4)表示具有:玫瑰花~红的。
(5) 表示呈现:满身~汗。
(6)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7)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8) 表示任何:凡~。
~活儿他都肯干。
(9)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10)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11)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
他说的~。
实事求~。
(12) 认为对:~古非今。
各行其~。
深~其言。
(13)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14) 这,此:~日。
~可忍,孰不可忍。
比比皆~。
(15)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
惟利~图。
(16) 姓,《中国姓氏大全》将其列为“罕见姓”。
据统计,目前全国是姓人口约有8000余人,常州及其邻近的无锡、江阴、宜兴等地是姓人口约有4000多人。
据《江苏是氏宗谱》记载,常州地区的是姓远祖为三国时的是仪。
(17) 郑码:K/KAII,U:662F,GBK:CAC7
(18) 笔画数:9,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12134
(19)“是”的“求是”含义应当在具体的语境中体现。
(20)“是”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联系主词与宾词的“系词”,表明二者之间的某种联系。
主词与宾词的联系就是“是”的具体语境的含义。
(21)就是,相当于。
(三)是有指示代词演变成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