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


三、文学概况
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 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 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 代表着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西汉后期赋的大家是扬雄。班固的《两都赋》 张衡的《 代表着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西汉后期赋的大家是扬雄。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 京赋》是东汉大赋的力作。同时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 京赋》是东汉大赋的力作。同时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 赋从歌功颂德和表现王朝的声威、都邑的奢华为主流,转向揭露社会的矛盾, 河。赋从歌功颂德和表现王朝的声威、都邑的奢华为主流,转向揭露社会的矛盾,表现 文人在黑暗政治下的忧虑及逃避现实的心态。 文人在黑暗政治下的忧虑及逃避现实的心态。 政论文也是汉代文学中取得突出成就的方面 陆贾、贾谊的政论文带有纵横家特色, 也是汉代文学中取得突出成就的方面。 政论文也是汉代文学中取得突出成就的方面。陆贾、贾谊的政论文带有纵横家特色, 晁错的政论文与韩非相近,都有战国之风。东汉中后期的政论文以批判现实为主, 晁错的政论文与韩非相近,都有战国之风。东汉中后期的政论文以批判现实为主, 王符 潜夫论》 政论》 仲长统的《昌言》为其代表。 的《潜夫论》,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为其代表。 汉代以《史记》为标志,史传文学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 史记》 汉代以《史记》为标志,史传文学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 反映历史,创立了记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 汉书》 反映历史,创立了记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汉书》继承的 史记》的体例,使之更为完善。 《史记》的体例,使之更为完善。 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这种诗体西汉时期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 ——五言诗 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这种诗体西汉时期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文 人五言诗在东汉开始大量出现,班固、张衡、秦嘉、 人五言诗在东汉开始大量出现,班固、张衡、秦嘉、蔡邕等人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积极 推动作用。 孔雀东南飞》是五方叙事诗的长篇钜制, 古诗十九首》 推动作用。《孔雀东南飞》是五方叙事诗的长篇钜制,《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 的典范,其中所传苏武李陵诗,绝大部分为东汉中期以后的作品。 的典范,其中所传苏武李陵诗,绝大部分为东汉中期以后的作品。
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1)又叫“汉乐府”、“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可以配乐歌 )又叫“汉乐府” 它时常以“ 唱的一种歌诗。它时常以“歌”、“行”、“吟”、“引”等字 样作为 标题,用以表示乐调的性质。 标题,用以表示乐调的性质。 (2) ) , 、 ,是 “ , 的 的 的 时的 、 、 、 、 、 的 、 。 。 的 作 ,表 歌 。 质 的 。 题。 题。 。 。 。 乐, 乐, ”的作 。 。
两汉文学
一、社会概况
西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西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我国以及世界历 史都有深刻的影响。 史都有深刻的影响。 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家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发展, 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家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发展,几十年 国库满盈,天下富庶。武帝削平诸侯, 后,国库满盈,天下富庶。武帝削平诸侯,为求周边的安定和达到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劳民伤财,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劳民伤财,造成了人 民的灾难,但在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上起到很大作用。 民的灾难,但在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上起到很大作用。西 汉后期豪族、外戚与王室之间斗争激烈。 汉后期豪族、外戚与王室之间斗争激烈。西汉王朝在农民起义中灭 亡。 东汉前期各种矛盾缓和,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 东汉前期各种矛盾缓和,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但豪族政 治开始形成,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中期以后,宦官、 治开始形成,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中期以后,宦官、外戚和世 族之间的斗争对当时政治影响很大。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 族之间的斗争对当时政治影响很大。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便是黑 暗政治的反映。黄巾起义以后,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暗政治的反映。黄巾起义以后,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最后曹氏篡 汉。
1、史料的保存丰富而完整。 史料的保存丰富而完整。 《汉书》的特点 汉书》 2、工整严谨。 工整严谨。 3、有些写人的篇章也颇为成功。 有些写人的篇章也颇为成功。 4、辞藻富丽,语言精炼。 辞藻富丽,语言精炼。 1、政论散文 政论散文——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 论积贮疏》 陈政事疏》 政论散文 贾谊 过秦论》 汉代 其他散文 晁错《论贵粟疏》 邹阳《上书谏吴王》 晁错《论贵粟疏》。邹阳《上书谏吴王》。枚乘 《上疏谏吴王》。 上疏谏吴王》 刘向《 说苑》 新序》 2、记事散文——刘向《烈女传》、《说苑》、《新序》。 记事散文 刘向 烈女传》 邹阳〈 3、抒情议论散文(信札)——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司马迁〈报 抒情议论散文(信札)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迁〈 任安书〉 杨恽〈报孙会宗书〉 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
(1)作者司马迁。汉代散文家。 作者司马迁。汉代散文家。 作者司马迁 (2)记载的历史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太 )记载的历史上起轩辕黄帝, 初年间,长达三千年左右。 初年间,长达三千年左右。 130篇 《史记》 (3)全书共130篇 史记》 )全书共130 十〈表〉 八《书》 十二〈本纪〉 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七十《列传》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史传散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之为: 文的典范之作。开创了我国史传文学。 文的典范之作。开创了我国史传文学。鲁迅称 之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 绝唱,无韵之离骚”。
从楚辞脱胎而来, 1、骚体赋——从楚辞脱胎而来,以主观抒情为主。如贾谊的〈吊 骚体赋 从楚辞脱胎而来 以主观抒情为主。如贾谊的〈 屈原赋〉 屈原赋〉、《鹏鸟赋》。 鹏鸟赋》
汉赋
以客观描写为主, 2、大赋——以客观描写为主,如枚乘的〈七发〉是最为典型的汉 大赋 以客观描写为主 如枚乘的〈七发〉 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甘泉 赋〉、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上林赋〉 杨雄的〈 两都赋〉 〈羽猎赋〉、〈河东赋〉、〈长扬赋〉。班固的 〈两都赋〉。张 羽猎赋〉 河东赋〉 长扬赋〉 衡的《二京赋〉 衡的《二京赋〉。“铺张扬厉”是汉大赋的主要特点之一。 铺张扬厉”是汉大赋的主要特点之一。 以主观抒情为主, 3、小赋——以主观抒情为主,文辞清丽,篇幅短小。如张衡的〈归 小赋 以主观抒情为主 文辞清丽,篇幅短小。如张衡的〈 田赋〉 蔡邕的《述行赋》 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田赋〉。蔡邕的《述行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 〈鹦鹉赋〉。 鹦鹉赋〉
汉 代 文 学
一、概 述
两汉文学—是指从公元前211年秦统一中国,到公元196 两汉文学 是指从公元前211年秦统一中国,到公元196 是指从公元前211年秦统一中国 年汉献帝建安元年前,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现象。 年汉献帝建安元年前,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现象。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封建王朝之一。这一时期的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封建王朝之一。 文学也蔚为大观。 散文——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迁的《 文学也蔚为大观。 1、散文 司马迁的 史记》 2、诗——乐府民歌 乐府民歌 3、汉赋(新文体) 汉赋(新文体)
二、思想文化概况
两汉王朝总共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两汉王朝总共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思想,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思想,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于是战 国之时的各种思想又萌动起来。汉武帝为加强思想统治。罢黜百家, 国之时的各种思想又萌动起来。汉武帝为加强思想统治。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产生了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特色的新的儒学思想。 独尊儒术,产生了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特色的新的儒学思想。 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儒学思想统治最严厉的时期,封 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儒学思想统治最严厉的时期, 建礼教被进一步加强和系统化。东汉中期以后, 建礼教被进一步加强和系统化。东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统治逐渐 崩溃,以老庄思想为中心的各派思想又显出活跃的趋势。 崩溃,以老庄思想为中心的各派思想又显出活跃的趋势。 西汉今文经学向谶纬化发展, 古文经学之间互相排斥、 西汉今文经学向谶纬化发展,今、古文经学之间互相排斥、斗 王充无神论对谶纬学说进行了批判。 争。王充无神论对谶纬学说进行了批判。道教在民间流传并得到发 文人中形成清议的风气。 展。文人中形成清议的风气。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也是一部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史传文学 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作品。 四部分组成,全书100 100篇 作品。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全书100篇。主要记 载高祖元年( 206年 到王莽地皇四年(23) 载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即基本完整的西汉王朝 230年的历史 年的历史。 230年的历史。
汉赋——是韵文和散文的结合体。它像诗歌一样,讲究押韵和节奏, 是韵文和散文的结合体。它像诗歌一样,讲究押韵和节奏, 汉赋 是韵文和散文的结合体 可以抑扬顿挫地诵读,但没有曲谱,不能配乐歌唱, 可以抑扬顿挫地诵读,但没有曲谱,不能配乐歌唱,句式也不一定 像诗歌那样整齐,可以间以散句,着重铺叙,夸耀文采。 像诗歌那样整齐,可以间以散句,着重铺叙,夸耀文采。
1、安排人物事件,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安排人物事件,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 史 记 》 的 艺 术 特 点
善 写 人 物 善 序 事 理
2、着重叙事方法,讲究结构艺术。不论是个人 着重叙事方法,讲究结构艺术。 单传还是数人合传,都能写得脉络清楚而又摇曳 单传还是数人合传, 多姿。 多姿。 3、写人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对此进行 写人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 细致入微的描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历史人物的个性鲜明地突现 在读者的面前。 在读者的面前。 4、善于抓住矛盾冲突,营造紧张气氛,让人物 善于抓住矛盾冲突,营造紧张气氛, 性格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和解决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性格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和解决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从而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 从而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 5、人物的只言片语,往往就能生动传达出这个 人物的只言片语, 人物的身份地位和个性特征。 人物的身份地位和个性特征。 6、人物的对话生动传神。 人物的对话生动传神。 7、叙述语言通俗、简练,富有感情。 叙述语言通俗、简练,富有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