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原理》课后说课稿
团风县淋山河高中舒先贵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是前面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氯碱工业等应用知识的基础,所以从教材体系上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原电池研究的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电解原理研究的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学习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后再学习电解原理,从思维的全面、深刻、完整等品质来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从而能够区分电解池与原电池
②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并与原电池的正、负极区分
③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电解是在通电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电解原理是理解溶液导电的依据,也是学习氯碱工业等相关知识的基础,所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
电解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非自发的,且分别发生在电解池的两极,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有别于以前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本节课的难
点是:①离子放电的实质与离子放电顺序;②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的书写。
为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点。
二、教法分析
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各科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及心理特点(求知欲望强,思维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由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验探究,然后由学生讨论、
总结得出结论,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围绕电解的特征一一电流为原因和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为结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的突破作为铺垫,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学法指导
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等学习手段,通过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程序
五、教学反思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对电解原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对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的提高;
2、这堂课为半开放的探究学习,我个人认为在教师讲的时间与学生活动的时间的分配与教学节奏两个方面不好把握,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