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意识的本质基础小测一、选择题1.左右脑迥异的八大特征左脑显意识语言时间分析理智做事求实现代认识右脑潜意识表象空间联想情感做梦创造原始认识读表格回答,人脑是A.意识的来源B.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健全的大脑D.人所特有的【答案】B【解析】通过表格中左右脑所起的作用来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B符合题意;人脑是意识的“加工厂”,并不是意识的来源,A说法错误;人脑包括大脑,C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排除。
2.图中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答案】C【解析】题干中说“既可以看成……也可以看成……”,说明选项应该是意识活动,排除A;B、D说法错误。
2.法国纪录片《动物之爱》,展示了动物是如何相爱的。
不可思议的是:和人类一样,它们会接吻、拥抱和爱抚,它们的爱既有温柔、细腻也有狂野、激情。
为此,有人认为动物也有意识,此观点A.否定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肯定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C.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肯定了物质世界先于意识而存在【答案】C【解析】题中观点认为动物也有意识,实际是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符合题意;题中观点看不出否认意识的目的性、肯定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肯定物质世界先于意识而存在,A、B、D不符合题意。
3.在近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作为保留节目,魔术一直是所有节目中最为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也是最为神秘的,观众总是为其神奇的表演所震撼。
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魔术表演实质上是虚幻和不存在的假象B.魔术表演制造的假象是主观意识创造的C.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条件的创造利用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答案】C【解析】魔术表演实际上是创造条件、通过制造假象来迷惑观众的,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C符合题意。
假象也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A、B观点错误。
奇幻形象来源于客观存在,D说法错误。
4.人类的文明意识就是人类用语言交往打破了动物封闭心理的产物。
“人类社会”就是这个产物的象征。
若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突破动物心理的封闭向人类进化。
因此,原始的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是完全相通的。
只是到了后来,人类借语言文字创造了历史,这才进入了文明社会。
由此可见①人类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②纯粹动物的心理活动能够自发形成意识③意识不仅是自然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④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是高等动物的心理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材料揭示了人类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这说明意识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①③符合题意。
纯粹动物的心理不会自发形成意识,②观点错误。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④说法错误。
5.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脑中的“海马区”在存储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切除掉海马区,那么以前的记忆就会一同消失。
这一发现佐证了①意识是人脑中“海马区”的生理机能②人类的意识来源于人脑中的“海马区”③人脑中的“海马区”是意识的生理基础④“海马区”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意识是人脑的生理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①③符合题意。
意识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海马区”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④观点错误。
6.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
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
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材料中,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物质决定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②④说法正确;①③说法错误,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物质的不同,意识内容的反映还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故选C。
7. 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
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答案】A【解析】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科幻电影表达的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的观念是错误的,认为机器人也会有意识,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A符合题意。
B错误,机器人不具有主观能动性;C、D与材料无关。
8.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
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
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答案】B【解析】“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而不是简单直观的反映,故B应选,D不选。
完整的反映不等于本质的反映,A不选。
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C说法错误。
9. 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
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
这表明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题眼是“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
时空观念来自农舍和劳作,是对当时客观存在的反映,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时空观念不是来源于主观想象,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④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10. 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流行于闽南、潮汕、台湾、东南亚等地区的梨园戏中的角色有生、旦、净、丑、贴、外、末。
这些角色的相应脸谱是对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
这说明A.梨园戏脸谱源于人们的加工创作B.脸谱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深刻反映C.梨园戏脸谱是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D.戏剧艺术是改变客观世界的精神力量【答案】C【解析】梨园戏脸谱是对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说明它是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C符合题意;艺术源于客观现实,梨园戏脸谱源于客观现实,A说法错误;B、D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应排除。
本题选C。
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代诗人杜牧吟咏清明的诗句,既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来的气候和物象特征,又吟咏了在万物蓬勃生长之时人们对亲人绻绻的思念之情。
这体现了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意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③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过程④意识是反映现实与再创造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路上行人欲断魂表明在万物蓬勃生长之时人们对亲人绻绻的思念之情。
体现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①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应排除;③错误,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过程;意识的内容来自于现实,但又把现实中的物质进行了再创造,④符合题意。
故选C。
12. 科学家通过试验证明,植物和人一样都喜欢音乐,音乐是有声波的,声波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得更快。
“给植物放音乐,植物就会长得比较好”进一步佐证了①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植物和人对环境的反应有共性规律③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反应特性④自然界和人的思维都是主观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给植物放音乐,植物就会长得比较好”说明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①与题意相符;“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和人一样都喜欢音乐”说明植物和人对环境的反应有共性规律,②与题意相符;材料未涉及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反应特性,③不选;自然界是客观的,④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13.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若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
”据此,有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观点。
【答案】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自然界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人和人脑,为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费尔巴哈的观点充分肯定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忽略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③意识同时由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人脑如果脱离社会实践,是无法产生意识的。
认为“有人脑也就有了意识”的观点认识到了人脑在意识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忽视了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属于辨析类非选择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
本题材料提供了两个观点,一个是费尔巴哈的观点,一个是根据费尔巴哈的观点推理出来的某个人的观点。
这两个观点涉及的都是关于意识的内涵的认识。
所以学生可以调动和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从意识的产生、意识与人脑的关系等角度,对题中观点进行论证和探讨。
论证和探讨时既要看到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又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做到全面辩证地分析。
14. 一部艺术作品之所以称得上优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把握住了灵感。
在人们艺术创作等创造性活动中捕捉灵感,往往是成功的先兆,也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有人认为:“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灵感来源于富有创造力的头脑。
”请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本质”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答案】(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高度发达的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因此,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社会生活实践为灵感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3)题中观点认为富有创造力的头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具有正确性。
但将灵感产生的物质器官等同于创意的来源,因此是错误的。
【解析】灵感属于意识范畴,因此,认为人脑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是正确的,但认为灵感源自于人脑则是错误的,由此断定,题干观点具有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