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精品PPT课件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精品PPT课件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概念: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 性的往返运动。
2、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叫1回归年。
1、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
中(从北极上空看),正B确的是:
2、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提早时,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A
A.接近最快 B.接近最慢 C.由最快转慢 D.由最慢转快
1、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太阳高度:任一时间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零,夜半球小于零,昼半球大于零,直射点上等于90º。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天当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作有 规律的变化
④计算楼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 区,楼距较远。解答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 长。
⑤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实际应用
例题
见图1-25“楼间距示意”,已知我国北方某地区 纬度为α,南北楼高度均为h,求解:为保证北楼 最低层全年都有光照的楼间距最小是多少?
α=L=40°
10、如下面的图4—10,假设某地(80°E,40°N)安装 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太阳光能,提高利用 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
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合理的是: AC
课堂总结:
一、地球公转的概况 1、概念、轨道、方向、周期、速度 2、黄赤交角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周期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规律
第三节
第一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
测试要求: 1、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3、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 因
一、地球的公转
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 周期和速度
1、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轨道: 接近正圆的椭圆
3、方向: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4、周期: 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不同地点)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不同时刻)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 两极递减。
5、速度: 近日点速度快(一月初) 远日点速度慢(七月初)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
1、概念: 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 和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 的交角。
2、度数:
黄赤交角在一定时期内是 不变的,目前黄赤交角的 大小为23°26′。
活动
• 请同学们思考并完成活动练习
23º26´N
地球公转的意义
公
转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的
地
昼夜长短的变化
理
意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义
太阳直
射点在
南北回
自转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 66°34′)
归线之 间作回 归运动
公转
黄道平面
(1个
回归年
=365天 5时48 分46秒)
正午太阳 高度和昼 夜长短的 周期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同减异加)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 的地方时是12时。
②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 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 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秋分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1、形成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 射点的南北移动。
2、变化规律:
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 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即南 回归线。 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南纬 23°26′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 23°26′即北回归线。
(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
课堂练习:
1、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下列 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拜科努尔(460N) B、肯尼迪(280N)
C、酒泉(400N)
D、库鲁(50N)
2、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广州
【审题】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实质是热水器倾角与正 午太阳高度角之和为90°
【解题】设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交角为α。 α+H=90°
H=90°-L(L为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得到:α=L 计算:A项中光照图为夏至日,
α=L=40°-23°26′=16°34′ B项中光照图为冬至日,
α=L=40°+23°26′=63°26′ C和D项均为二分日,
h
H
北
A楼
L
B楼
图1-25
①冬至日影子最长
②冬至日某地:H=90° -(α+23 ° 26’)
③L=h/tanH=h× cot(90 ° -23 ° 26’- α)
10、如下面的图4—10,假设某地(80°E,40°N)安装 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太阳光能,提高利用 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 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最合理的是:
例3:求两分两至日北京(约40ºN)的正午太阳高. 26°34′ H=90°- (40°+ 23°26′)
√B.50°
H=90°- [40°- (- 23°26′)]
C.66°34′
√D.73°26′
H=90°-纬差
H=90°- (40°- 23°26′) H=90°- (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