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1、掌浅、深弓各自的位置及构成如何?答:掌浅动脉弓位于掌腱膜与屈指肌腱之间,一般由尺动脉的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
掌深动脉弓位于骨间掌侧筋膜与骨间肌之间,一般由桡动脉的终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
2、上腔静脉入口处阻塞时,上腔静脉系的血液如何取側支径路流回心脏?上腔静脉入口处阻塞时,上腔静脉系血液取下列侧支经路流回右心房:上腔静脉左、右头臂静脉左、右胸廓内静脉左、右锁骨下静脉→左、右腋静脉→左、右胸外侧静脉→左、右胸腹壁静脉左、右腹壁上静脉脐周静脉丛、网左、右腹壁浅静脉→左、右大隐静脉→左、右股静脉附脐静脉左、右腹壁下静脉→左、右髂外静脉肝门静脉左、右髂总静脉肝血窦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上腔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左腰升静脉→左腰静脉左髂外静脉→左髂总静脉右腰升静脉右腰静脉右髂外静脉→右髂总静脉食管静脉丛→胃左静脉→肝门静脉→肝血窦→肝静脉脾静脉上腔静脉系椎静脉丛下腔静脉3、有一患者因外伤,造成第四胸椎骨折及脊髓右半横断损伤。
请你推测病人脊髓受损的节段及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并解释其原因。
答:①推测病人脊髓受损部位在第六节段胸髓。
②脊髓半横断,可出现布朗-色夸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
即病人在右侧下半身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消失,出现闭目难立征,(因损伤右侧薄束)。
左侧约在肋弓平面以下的皮肤痛、温觉消失(因损伤右侧脊髓丘脑束)。
右下肢硬瘫,右侧膝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右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右侧出现病理反射,如Babinski征(因损伤右侧皮质脊髓束)。
4、试述参与手指运动的肌肉及其神经支配,手的皮肤感觉神经的分布。
(1) 肌肉及运动神经肌肉名称运动神经拇长展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桡神经拇长屈肌、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正中神经拇对掌肌、指浅屈肌、第1、2蚓状肌指深屈肌尺神经、正中神经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拇收肌、第3、4蚓状肌、骨间肌尺神经(2)皮肤感觉神经①手掌及手指掌面: 手掌内侧1/3及小指与环指尺侧掌面尺神经浅支手掌外侧2/3、桡侧三个半指掌面及其中、远节指骨背面正中神经掌支鱼际外侧部桡神经浅支②手背及指背: 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背(示、中、环指桡侧半中、远节指骨背面皮肤除外)桡神经浅支手背尺侧半、尺侧两个半指背尺神经手背支5、从胃癌病人的右侧足背静脉输入抗癌药,请问此药物经何具体的循环途径到达胃?答:右侧足背静脉→右小隐静脉/右大隐静脉→右腘静脉→右股静脉→右髂外静脉→右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左、右肺毛细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动脉(1)经胃左动脉→胃(2)经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胃(3)经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4)经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右动脉→胃6、口服过量Glucose,需经什么器官和具体血液循环途径从尿排出体外? 答: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毛细血管吸收→小肠静脉→肠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血窦→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左、右肺毛细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右肾动脉→左右肾→左右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7、患者因两天前不慎挤压鼻根处的疖肿,出现高热,头痛症状。
经检查:左侧眼球运动障碍,左眼直接和间接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而右侧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临床诊断为“海绵窦炎”。
试用所学过的解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何鼻部疖肿会引起“海绵窦炎”?(2)为何“海绵窦炎”会导致眼球运动障碍?(3)为何出现左眼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答:(1)鼻部的静脉血由面静脉收集,面静脉在口角以上部分无瓣膜,可通过内眦静脉借眼上静脉与海绵窦交通。
挤压疖肿,可导致细菌栓子沿上述交通途径达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
(3分)(2)眼外肌收缩使眼球产生运动。
支配眼外肌运动的神经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它们经过海绵窦外侧壁或海绵窦內,再通过眶上裂达眶内。
海绵窦炎可损伤上述神经,然而导致眼球运动障碍。
(4分)(3)动眼神经除了支配五块眼外肌的运动外,还支配瞳孔括约肌的运动。
动眼神经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由于左侧动眼神经因海绵窦炎而受损,造成传出信息中断。
因此,无论光照哪一侧瞳孔,左眼瞳孔对光反射都消失(直接和间接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
8、试述管理舌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
何谓舌下神经核上瘫和舌下神经核下瘫:右侧舌下神经核上瘫与右侧舌下神经核下瘫在表现上有何不同?答: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皮质核束→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支配舌内、外肌的运动。
舌下神经核以上的锥体系损伤(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随意运动障碍称舌下神经核上瘫,舌下神经核及以下锥体系损伤(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舌下神经核下瘫。
右侧舌下神经核上瘫引起左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舌肌不萎缩。
右侧舌下神经核下瘫,引起右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舌肌萎缩明显。
9、自左侧内踝前方的大隐静脉注入某种药物溶液,此药经过何具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到达大脑?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左、右肺毛细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左大脑前、中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左、右大脑后动脉头臂干→右锁骨下动脉→右椎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颈内动脉→右大脑前、中动脉10、食入脂肪主要经小肠毛细淋巴管吸收,试问此脂肪经过何器官及具体的血液循环途径运送到肝中代谢?答: 脂肪→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毛细淋巴管吸收→小肠淋巴管→肠干→胸导管→左静脉角→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左、右肺毛细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11、试述颈交感干的位置、神经节的名称,从颈交感干发出分支如何进入眼球?在眼内支配什么结构?答:颈交感神经干位于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后方。
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
从颈交感神经干的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攀附颈内动脉,形成颈内动脉丛,神经纤维随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经视神经管入眶,再分支进入眼球,在眼内支配瞳孔开大肌。
12、试用解剖知识解释肝硬化病人晚期出现的呕血、腹壁静脉曲张、便血、脾大等临床表现。
答:(1)肝门静脉系统收集食管腹段、胃、小肠、大肠(至直肠上部)、胆囊、脾的静脉血,在正常情况下,肝门静脉的血液经肝门入肝。
肝门静脉的属支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
(2)肝门静脉系统的静脉的特点是两端均为毛细血管,无静脉(血液可反流),此外肝门静脉与腔静脉系统之间存在广泛的侧支吻合。
这些吻合支,在正常情况下不开放,但在肝门静脉高压时,如肝硬化晚期,则开放形成侧支循环,使部分血液导入腔静脉,以降低肝门静脉压力。
1.在食管下段:肝门静脉系统的胃左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相吻合形成食管静脉丛。
在肝硬化晚期,肝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液可经胃左静脉至食管静脉、奇静脉入上腔静脉。
因此,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曲张的静脉易受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和粘膜面溃疡糜烂而破裂,引起吐血。
2.在脐周围: 肝门静脉系统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腹壁上静脉及胸腹壁静脉相吻合。
同时, 附脐静脉也与下腔静脉系的腹壁下静脉及腹壁浅静脉相吻合。
这样,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相交通。
在肝硬化晚期,肝门静脉压力增高,位于脐周围的腹壁浅表静脉可发生曲张,称为“海蛇头”。
3. 在直肠下段: 肝门静脉系统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中、下静脉相吻合形成直肠静脉丛。
在肝硬化晚期,肝门静脉压力增高,直肠下段的直肠静脉丛可曲张成痔,血管破裂出现便血。
4. 在肝硬化晚期,肝门静脉压力增高,肝门静脉的血液向脾静脉反流,脾淤血而肿大13、用棉花刺激角膜,引起闭眼。
请按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叙述这一反射。
答:棉花刺激角膜粗触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根)→中枢(三叉神经脑桥核→面神经核)→传出神经(面神经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效应器(眼轮匝肌) 14、试述侧脑室的脑脊液回流至左心室的具体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的脑脊液→左右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左、右颈内静脉→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左、右肺毛细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
15、按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试述膝反射通路。
膝反射属牵张反射。
感受器是股四头肌的肌梭,当股四头肌被拉长时,肌梭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元为位于脊神经节内体积较大的感觉神经元,纤维经后根进入脊髓后可直接使前角内的α运动神经元兴奋,运动纤维经前根传至股四头肌的肌梭外肌纤维,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伸膝关节。
叩击髌韧带,牵拉股四头肌,刺激感受器(肌梭)→传入神经(股神经的感觉纤维)→中枢(脊髓腰2-4 节段前角内的α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股神经的运动纤维)→效应器(股四头肌的肌梭外肌纤维)(10分)16、从阑尾炎病人的左侧手背静脉点滴抗菌素,试述药物到达阑尾的具体循环途径。
左头静脉左手背静脉网→左贵要静脉→左肱静脉→左腋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左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左、右肺毛细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阑尾。
17、内囊由什么纤维构成?位于何处?在水平切面可分为哪几部分?内囊损伤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1)内囊由投射纤维或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的上、下行纤维构成。
(2) 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3) 在切面可分为内囊前肢或内囊前脚、内囊膝、内囊后肢或内囊后脚(4) 内囊损伤,可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对侧偏瘫和两眼损伤的对侧同向性视野偏盲的“三偏”症状18、试述口服的药物,经何器官及具体的血循环途径到达睾丸?药物→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血窦→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左、右肺毛细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右睾丸动脉→睾丸19、详细描述面神经主干的行程、纤维成分、相连的核团、主要分支的分布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