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课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课件
1、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标志着科学技术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先导,机 器大工业出现,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第一个突飞猛进时期。
2、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电磁学的发展引 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在第二次产业 革命时期,人类开发和完善了钢铁、化工和电力生产三 大技术,建立和发展了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三大产 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又一次飞跃,科学技术和生产 的关系日益紧密,在传统的“生产——技术——科学” 发展模式仍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出现了“科学—— 技术——生产”的发展趋势。
3、从20世纪中叶至今,以六大科技群体, 即微电子等信息科技、核能等新能源科技、超导 等新材料科技、人造卫星等空间科技、基因工程 等生物科技以及海洋科技的崛起为标志,科学技 术的发展开始进入全面突破、综合创新的阶段,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产业技术升级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科 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发生质的突变,它 逐步成为决定生产力总体水平高低的首要因素。
⑸大力培养人才
4、文革前的科技成就
⑴表现
①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1958) 国防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科技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0) 医学: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 农业:袁隆平培育出“ 籼型杂交水稻”(1973)
⑵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
4、影响:使科技体制改革更加深入。
5、“863计划”和 “火炬计划”等科 技规划的作用
⑴有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 产力转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⑵高新技术研究队伍逐步建立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原因
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⑵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2、标志: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
探讨:“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 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 世界和平。
4.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
什么是863计划?
指1986年3月3日提出,经论证后中央 批准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是我 国高科技发展的第一个全面、规范、长期的 系统计划,有力协调和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 发展。
中华—“东方红—1”号卫星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广东 大亚 湾核 电站
浙江站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 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 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 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 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 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 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 机———“银河—I”。 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 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 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 型计算机的国家。
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科研的起步和国力的展示
1、起步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水 平低。
2、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方针:自力更生的 发展方针
3、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措施 ⑴成立中国科学院(1949) ⑵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1956),制定 《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⑶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1958) ⑷欢迎知识分子归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 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 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 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 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 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年4 月24日,“长 征—1”号航天 运载火箭顺利 地将“东方 红—1”号人造 地球卫星送入 太空轨道。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积极吸取国际相 关科研成果。
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
1、中华民族在古代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领先世界的文化, ;
2、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 方先进水平;
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 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演变历程
基因组大规模测序的全套技术及科研 队伍。
3、影响:对巩固国防,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探索宇宙空间的奥秘, 造福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归纳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科技 发展 2、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战 略和规划,重视科技人才。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
⑴核技术:是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
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⑵空间技术:是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
“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并走向 国际市场。
⑶运载火箭: 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
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⑷信息技术:1983… 2002… 2003…
⑸生物工程: 推动国际性基因组研究,建立自己的
“我在美国待了20年, 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 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 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 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 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 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 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 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 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 国。”
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背景
⑴文革使科技受挫 ⑵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⑶系列科技体制政策的出台及实施
2、提出:1988·9 邓小平
3、认识
⑴反映当代科技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鲜明特
点,是对科技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 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
⑵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国 战略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中国政府批 准,由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
火炬计划的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 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 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