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数字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郑州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目录第一章智慧社区综述 (1)一、前言 (1)二、智慧社区的建设背景 (2)1.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2)2.1.物联网介绍 (2)2.2.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及应用 (4)2.手机移动支付前景看好,将进入大规模推进阶段 (5)2.1.我国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5)2.2.我国手机支付市场发展趋势 (7)三、智慧社区的总体规划 (9)1.智慧社区的基本概念 (9)2.智慧社区的发展与现状 (9)3.智慧社区的主要特点 (9)4.智慧社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0)5.设计标准 (11)四、智慧社区的总体结构 (11)第二章智慧社区介绍 (11)一、智慧社区与智能卡 (11)二、智慧社区建设目标 (12)1.系统建设总目标 (13)2.智慧社区的定位 (13)3.智慧社区网路拓扑图 (14)4.智慧社区整体功能框架 (15)三、中国移动智慧社区手机运维中心管理功能 (15)四、卡片选型介绍:RF-SIM卡 (16)1.卡片选型: (16)2.RF-SIM卡的特性 (16)3.RF-SIM卡通讯特征: (16)4.POS机读、写卡机制 (17)5.信息结构 (17)第三章智慧社区设计方案 (18)一、基础信息完善 (18)二、全面数据共享 (18)三、实现集中控制 (18)四、智慧社区行社区 (19)五、项目实施效果 (20)第四章智慧社区中心平台 (21)一、智慧社区中心平台管理系统介绍 (21)1.系统结构 (21)2.系统功能 (21)3.系统的安全性 (22)二、智慧社区平台-管理中心 (23)1.系统参数设置 (23)2.终端管理 (23)3.用户管理 (24)4.系统数据管理 (24)三、智慧社区平台-制卡中心 (24)四、智慧社区平台-结算中心 (25)1.结算中心基本功能 (25)郑州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i2.商户管理与结算 (25)3.清分、清算 (26)4.统计分析 (26)五、智慧社区服务平台 (26)1.WEB查询服务 (27)2.电话语音查询服务 (27)3.触摸屏自助信息查询 (29)4.数据统计分析及辅助决策系统 (29)第五章智慧社区中国移动手机运维平台 (29)一、系统设计目标 (29)二、体系架构 (30)1.系统结构示意图 (30)2.业务流程示意图 (31)3.系统设计原则 (31)4.系统采用技术 (31)5.系统架构 (31)6.客户资料统一管理 (32)7.业务资源统一管理 (32)8.全业务受理 (32)9.客户综合保持管理 (32)10.灵活的业务开通方式 (32)三、手机智慧社区运维平台-智慧社区端 (32)1.系统业务流程 (32)2.系统管理 (33)3.用户登录 (33)4.手机短信发送或接收 (34)5.手机短信模式流程 (35)6.平台总体功能 (35)四、通用信息管理平台平台 (36)五、档案管理平台 (37)六、短信管理平台 (37)1.完成功能 (37)2.控制台 (37)3.短信发送 (38)4.短信收发 (38)5.统计信息 (38)七、手机STK菜单 (38)第六章智慧社区商务消费及小额支付系统 (46)一、消费方式 (46)1.商务消费系统结构图 (46)2.POS消费方式 (47)3.1中心管理 (47)3.2网点消费 (47)3.3物业收费 (47)二、消费POS机主要功能特点 (47)三、系统POS运行模式 (48)四、系统POS机数据采集 (48)五、收费终端 (48)1.商务消费POS机 (48)2.超市智慧社区收现POS机 (50)3.移动手持POS机 (51)3.1产品简介 (51)3.2产品功能 (51)3.3产品特点 (51)3.4技术参数 (52)第七章智慧社区身份识别管理系统 (52)一、人员进出身份识别管理 (52)二、智能卡门禁管理系统 (53)1.系统功能 (53)2.产品特性 (54)3.读卡器系列 (54)三、IC卡门锁管理系统 (55)1.系统介绍 (55)2.门锁功能特性 (56)3.技术参数 (56)4.表面处理 (56)四、远距离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57)1.系统概述 (57)2.系统特点 (57)3.系统功能 (59)4.系统设计 (59)五、智慧社区工作考勤管理系统 (65)1.系统概述 (65)2.指纹考勤认证系统介绍 (65)3.指纹考勤认证系统结构图 (66)4.指纹考勤认证系统特点 (66)5.系统功能 (67)6.考勤管理软件 (68)7.考勤机 (69)六、智慧社区信箱门锁管理系统 (70)1.系统介绍 (70)2.系统特性 (71)3.智慧社区信箱门锁结构图 (72)4.使用流程 (73)七、电子巡更系统 (73)1.系统概述 (73)2.系统设计 (74)3.产品特性 (74)八、社区在线门户系统 (76)1.系统介绍 (76)2.系统模块设计 (77)第八章智慧社区能源管控系统 (80)一、非接触式IC卡预付费水表系统 (80)1.系统简介 (80)2.系统特性 (80)3.技术参数 (81)二、非接触式IC卡预付费电表系统 (82)1.系统简介 (82)2.系统特性 (82)3.技术参数 (83)三、IC卡预付费燃气表管理系统 (84)1.系统简介 (84)4.系统特性 (86)5.技术参数 (86)6.购气过程 (87)四、智能公共照明系统(路灯自动控制系统) (88)1.系统介绍 (88)2.系统功能 (88)3.系统特点 (88)4.通讯版系统结构图 (89)第九章智慧社区自助缴费系统 (89)一、系统简介 (89)二、系统组成 (90)三、自助缴费方案 (90)1.需求的特殊性 (90)2.方案一、银联充值、物业代收代缴 (90)3.方案二、银联充值、住户预付、物业代收代缴: (91)4.方案三、银联代收代缴: (92)四、自助圈存缴费流程 (92)1.网上自助圈存 (92)2.电话语音圈存 (94)3.圈存机自助圈存 (95)五、社区卡圈存机 (96)第十章智慧社区安全防范系统 (96)一、公共设施监控及周界防范报警系统 (96)1.闭路电视监控及周界防范系统概述 (96)2.设计依据 (97)3.设计原则 (98)4.闭路电视监控及周界防范系统原理 (98)5.摄像机、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位置 (99)6.闭路电视监控及周界防范系统设计方案论述 (100)二、楼宇对讲与家庭安全防范系统 (101)1.概述 (101)2.设计标准、规范及依据 (101)3.系统设计思想 (101)4.系统选型原则 (102)5.系统功能特点 (102)6.系统组成 (103)7.对讲系统原理图 (104)第十一章智慧社区通信网络系统 (104)一、社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104)1.系统概述 (104)2.系统设计 (105)3.系统布线说明 (106)4.布线结构 (108)二、社区数字电视系统 (110)三、宽带接入 (110)四、无线局域网 (111)第十二章智慧社区扩展管理系统 (111)一、背景音乐系统 (111)1.背景音乐广播系统概述 (111)4.背景音乐广播系统基本组成 (112)5.背景音乐系统 (112)6.扬声器位置设置 (113)二、火警及消防控制系统 (114)三、电子公告牌 (114)1.概述 (114)2.系统构成 (115)3.方案设计 (115)4.系统特性 (116)四、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116)1.系统介绍 (116)2.系统功能 (117)3.第三方对接业务 (118)五、社区管线系统 (118)六、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118)1.概述 (118)2.实施物业计算机管理的必要性 (118)3.系统设计 (119)七、其他子系统 (122)八、附记:智慧社区银行联名复合卡系统 (122)1.系统介绍 (122)2.系统方案设计 (123)3.系统优势 (125)第十三章智慧社区中国移动手机系统接口与协议介绍 (127)一、接口与功能对应表 (127)二、通信协议及方式 (129)三、接口定义 (129)1.接口分类 (129)2.接口消息格式定义 (131)3.接口报文结构说明 (131)4.报文头结构 (131)第十四章智慧社区系统安全 (135)一、安全设计需求分析 (135)二、安全性应用分析 (135)三、卡安全机制 (135)1.卡安全设计遵循的原则 (136)2.卡务管理安全体系方案 (136)4.1用户RF-SIM卡以模拟逻辑加密卡工作时一区一密 (136)4.2用户RF-SIM卡以CPU卡方式工作时一应用一密 (136)4.3密钥不能被读出 (136)4.4双向身份认证 (136)4.5交易认证码 (137)4.6中间结果不导出 (137)4.7数据加密 (137)3.CPU卡硬件安全设计 (137)4.卡密钥安全管理 (137)4.1卡密钥特征 (137)4.2密钥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138)5.PSAM卡和相关机具的管理 (138)第一章智慧社区综述一、前言当前社会体系中的一个根本矛盾,那就是一个更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社会体系与相对于这个体系落后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之间的矛盾,因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力量一直在努力提升其社会化应用的水平,以构建新的社会运行模式,提高社会的运作效率和公共服务品质,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化个性需求,改变社会功能模块零散、低效的运行状态。
IBM公司开创性的提出了“智慧的地球、智慧的中国、智慧的城市”等系列构想,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关系重新定义,从过去单维度的“生产-消费”、“管理-被管理”、“计划-执行”,转变为先进的、多维度的新型协作关系。
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每个个体和组织都可以自由地、精确地、及时地贡献和获取信息、洞察和获取专业知识,达成智慧运行的宏观效果。
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化的实现创造了可能,它能够更透彻的感知和度量,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转变个人、企业、组织、政府、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交互的方式,使其更加“智慧”,即更加清晰、效率更高、响应更灵活更及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对社区(Community)定义,可以将社区概念理解为“某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
由此可见,形成社区的四个要素包括: 1.人民:社区由人所组成。
不论何种类型之社区,因人聚集与互动,方能满足彼此的需求。
2.地方或地理疆界: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疆界是一般人最能接受对社区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