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第五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①生物性(躯体性)应激源 直接作用于躯
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包括理化因素、
生物学因素和疾病因素。
②心理性应激源 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导致焦
虑、恐惧和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
③社会性应激源 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例如战争、
动乱、天灾人祸、政治经济制度变革等应激源。
④文化性应激源 一个人从熟悉的生活方式、语言
1.心境乐观、心胸宽大,减少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 利影响;
2.健全人格,正确认知各种生活事件; 3.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矫正各种不良 的行为;
4.劳逸结合,不超负荷工作,学会心身放松技术。
社会预防:
四 常见的心身疾病
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 支气管哮喘 消化性溃疡 糖尿病
恶性肿瘤
⑨潜抑 (repression) 把不能被意识所
接受的那些具有威胁性的冲动、欲望、情感体 验等抑制到潜意识领域,以保持心境的安宁。
第四节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的躯体疾病或病理生理过程。
心身反应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短暂的 生理反应。
心身障碍指长期的心理刺激引起躯体功能 的持久变化,但并不具有器质性的改变。
消极的心理反应是指过度唤醒(焦虑)、
紧张,过分的情绪唤起(激动)或低落(抑 郁),认识能力降低,自我概念不清等。这类 反应妨碍个体正确地评价现实情境、选择应对 策略和正常应对能力的发挥。
主要的消极心理反应: 1、不良情绪反应 2、认识能力降低 3、自我评价丧失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
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当机体处于 强烈的应激状态时,这个系统的活动 常有明显增强。 2、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3、免疫系统
四 应激的结果
(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1、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
要条件
(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躯体与精神痛苦的根源 2、加重已有的精神及躯体疾病
第三节 心理应激的应对
一.心理应对:
1 定义:应对就是个体对付难题,使自 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境的过程。
于理智或社会的制约,将对某一对象的情绪、 欲望或态度,在潜意识中转移到另一个可替 代的对象身上。
⑤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文饰作
用)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时,常常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以原 谅自己而摆脱痛苦。
⑥反向(reaction) 由于社会道德或行
为规范的制约,潜意识中某种不能直接表达 的欲望和冲动,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防御形式。
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过程
一个应激过程可以区分为四个部分: 1、输入 2、中介 3、反应 4、结果 而以认知评价为主的心理中介为关键部分。
一、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机体内、外环境对个
体提出的各种需求,经个体认知评价后 可以引起心理及生理反应的刺激或情境。
1. 应激源的分类
按事件的生物、心理、社会属性分类 • ①生物性(躯体性)应激源 • ②心理性应激源 • ③社会性应激源 • ④文化性应激源
第 五 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过程 第三节 心理应激的应对 第四节 心身疾病
恐怖袭击
灾难
第一节 概 述
一、 应激的一般概念:
(一)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二)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三)应激是一种察觉到的威胁
二、心理应激的定义:
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 力不平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身心紧张 状态。
二、行为类型与心身疾病
A型行为:过分的抱负、固执、好争辨、急 躁、紧张、大声说话、匆匆忙忙、好冲动、 富有敌意以及具有攻击性等。A型行为类型 患者中有明显的家庭遗传倾向。
C型行为:内向、乖僻、小心翼翼、 情绪多变、多愁善感、过分要求自 己
三、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为主要有:
个体预防:
2 方法: 心理防御机制: ①否认②退行③幻想 ④转移⑤合理化 ⑥反向⑦升华⑧幽默 ⑨潜抑 ⑩内射 /外射
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①否认(denial) 把已经发生,但又不愿
被接受的痛苦事实加以否定,当做根本没有发生 过,以减轻心理负担。
如“眼不见为净”和“驼鸟政策”。否认在短 时间内有一定意义。长时间使用否认事实,就使 当事人脱离现实,甚至达到妄想的程度。
2)心理应激源的量 1976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
精神病学专家Holmes和Rahe通过对5000 多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所获得的资料 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二、中介机制
1. 察觉 2. 认知与评价:
三、应激反应
(一)应激的心理反应
• 一些较常见的心理反应通常可分为两类: 一是积极的心理反应;另一是消极的心理 反应。
⑦升华 (subimation) 把被压抑的不符
和社会要求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 要求的建设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 制。
⑧幽默 (humor) 当一个人处境困难或陷于
尴尬境地时,有时可使用幽默来化险为夷,度 过难关,或者通过幽默间接表达潜意识意图, 在无伤大雅的情形中表达意念,处境问题。
环境和风俗习2.应激源与健康的关系
1)应激源的性质 伴有心理上丧失感的生活事件
对健康的危害最大,例如配偶的 死亡。国内通过大样本调查。显 示:有三类事件对疾病发生的影 响最大。
①过度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且 伴不愉快情绪
②人际关系不协调 ③亲人意外死亡或事故
②退行(regression)(退化) 当人遭遇
严重挫折时,使用早期幼稚的不成 熟的方式 应对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 的欲望,这就是退化 机制。
③幻想 (fantasy) 脱离实际的空想。现实
社会中遇到了难以实现的愿望和困境时,人们 以幻想进入异想天开的境界,以满足自己的欲 望,就是幻想机制。
④转移 (displacement) 当一个人因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