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物理广州市一测后针对训练一 动力学相关强化训练试题

2020届高三物理广州市一测后针对训练一 动力学相关强化训练试题

市一测后针对训练一 动力学相关强化训练
班别 姓名 学号
1.近来,“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行人过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而红绿灯的时间设置也必须考虑到行人的安全.假设行人过马路时看到红灯转绿灯时反应时间为0.2 s ,设行人先做匀加速运动,经过1 s 速度达到了最大值1.5 m/s ,然后以这一速度匀速通过马路,已知马路的宽度为40 m ,行人沿直线垂直马路在斑马线上行走,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该路口的行人绿灯设置的最短时间为( )
A.10 s
B.20 s
C.28 s
D.40 s
2.(2019·湖北恩施州2月教学质量检测)如图甲所示,用一轻弹簧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物块的加速度a 与弹簧的伸长量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所标量已知),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块的质量m 及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
A .m =kc b ,μ=b g
B .m =kc b ,μ=g b
C .m =kb c ,μ=b g
D .m =kb c ,μ=g b
3.(2019重庆高三月考)(多选)如图甲所示,质量m =1 kg 、初速度v 0=6 m/s 的物块受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作用,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从O 点开始向右运动,O 点为坐标原点,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速率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 =10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2 s 时物块速度为零
B .t =3 s 时物块回到O 点
C .恒力F 大小为2 N
D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4.(1)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另一实验小组在在同一实验的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35.0 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端位于筒内,用测力计可以同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若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露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______N/m,弹簧的原长l0=_____cm
5.在用“落体法”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小明选择一条较为满意的纸带,如图甲所示.他舍弃前面密集的点,以O为起点,从A点开始选取纸带上连续点A、B、C……,测出O到A、B、C……的距离分别为h1、h2、h3…….电源的频率为f.
(1)为减少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
A.选用铁质重锤
B.安装打点计时器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C.释放纸带前,手应提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
D.重锤下落中手始终提住纸带上端,保持纸带竖直
(2)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v B为________.
(3)小明用实验测得数据画出的v2-h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
(4)另有四位同学在图乙的基础上,画出没有阻力时的v2-h图线,并与其比较,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
6.(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甲.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乙.已知人的质量为50 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 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率v成正比,即f=kv(g取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
(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
(2)阻力系数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
甲乙
7.某同学用位移传感器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情况,装置如图(a).已知斜面倾角θ=37°.他使木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绘得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然后又下滑回到出发处过程中的x-t图线如图(b)所示.图中曲线左侧起始端的坐标为(0,1.4),曲线最低点的坐标为(0.5,0.4).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求:
(1)木块上滑时的初速度v0和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木块滑回出发点时的速度v t.
8.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启动,加速度大小为a1=1.6 m/s2,稍后做匀速运动,然后以大小为a2=6.4 m/s2的加速度做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共历时130 s,行程1 600 m。

试求:
(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 max;
(2)若摩托车从静止启动,a1、a2不变,直到停止,行程不变,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