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物理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1.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核电站一华能石岛湾髙温气冷堆核电站。
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石岛湾。
目前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基本都是浓缩铀,有一种典型的轴核裂变方程是23514489925636U+x Ba+Kr+3x 。
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是( )A. x 是α粒子,具有很强的电离本领B。
x 是α粒子,穿透能力比较弱C 。
x 是中子,中子是卢瑟福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的D. x 是中子,中子是查得烕克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的【答案】D【解析】【详解】AB 、根据该反应的特点可知,该核反应为重核裂变,根据核反应方程得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 为中子,故AB 错误;C D、根据物理学史可知,卢瑟福发现了质子,预言了中子的存在,中子是查得威克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的,故C 错误,D正确.2.如图所示是汽车45°极限爬坡时的照片,汽车缓慢逐步沿斜坡攀爬,斜坡的倾角逐渐增大至45°。
下列关于汽车这一爬坡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坡的倾角越大,汽车对坡面的压力也越大B 。
汽车受到沿坡面向下、大小不断减小的滑动摩擦力作用C. 汽车受到沿坡面向上、大小不断增大的静摩擦力作用D. 若汽车能顺利爬坡.则车胎与坡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车重的大小【答案】C【解析】【详解】A、坡面上的汽车受到重力、斜面得支持力与摩擦力,设坡面的倾角为θ,则其中支持力:FN=Gcosθ,坡的倾角增大,则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减小。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坡面的倾角增大,则汽车对坡面的压力减小,故A错误;BC、汽车受到的摩擦力:f=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当θ增大时,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故B错误,C正确;D、要使汽车不打滑,则有:μmgcosθ≥mgsinθ,解得:μ≥tanθ,由于μ<1,则θ=45°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可知若汽车能顺利爬坡,则车胎与坡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车重的倍,故D错误3。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
发电厂输出的电压恒定,升压、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由于用户负载的变化会造成其得到的电压变化,供电部门要实时监控.监控电表为理想电表。
若某次监侧发现V2表的示数减小。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B. 电流表A2的示数减少C。
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D 。
输电线损失的功率减小【答案】A【解析】【详解】AC 、根据题意知,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恒为U ,升压变压器的变压比不变,所以电压表V 1的示数不变,故C 错误;某次监测发现V 2表的示数减小,根据降压变压器变压比可知,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减小,又U1=U 20+I1R 可知,降压变压器处:由20324U n U n =可知,2U 减小,20U 减小,由以上式子分析得: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故A 正确;B、根据A 知,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根据降压变压器电流比:根据1423I n I n =可知,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故B 错误;D 、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为21P I R =损,由于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故输电线损失的功率增大,故D 错误。
4.如图。
纸面内有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比荷(q m)为k1、k2的带电粒子分别从P 点以速率v 1、v 2垂直进入磁场,经过时间t 1、t 2从M 点射出磁场。
已知v1沿半径方向.v 2与v1夹角为30°, ∠POM =120°。
不计粒子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v 1=v 2,则k 1:k 2:1ﻩB. 若v 1=v 2,则t1:t2:2C. 若t 1=t 2,则k 1:k 2=2:1D 。
若t1=t 2,则v 1:v2【答案】B【解析】【详解】设匀强磁场区域半径为R,带电粒子k 1、k 2的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如图所示几何关系可得:v 1的轨道半径r 1=Rta n60°=,v 2的轨道半径r 2=R ,v 1转过的圆心角为60°,v 2转过的圆心角为120°;故根据洛伦兹力做向心力可得:Bvq2mv r=,故速度v qrB m =,运动周期T 22R m v qB ππ==;运动时间t 2T θπ=A 、若v 1=v 2,则k 1:k 2=r2:r 1=,故A 错误;B 、若v1=v 2,则t1:t2=2,故B 正确;C 、若t 1=t 2,则k 1:k 2=1:2,故C 错误;D 、若t 1=t 2,则v 1:v 2=2,故D错误。
5。
甲、乙两辆遥控小汽车在两条相邻的平直轨道上作直线运动,以甲车运动方向为正方 向,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若在t =5s 时相遇,则另一次相遇的时刻是t =10sB . 两车若在t =5s 时相遇,则t=0时两车相距15mC。
两车若在t=10s时相遇,则另一次相遇的时刻是t=20sD。
两车若在t=10s时相遇,则相遇前两车的间距是逐渐减小的【答案】BD【解析】【详解】A、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5﹣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因此,两车若在t=5s时相遇,则另一次相遇的时刻是t=15s,故A错误.B、两车若在t=5s时相遇,因为0﹣5s内两车相向运动,则t=0时两车相距距离等于0﹣5s内两车位移大小之和,为S=2×5252⨯+=15m,故B正确。
C、两车若在t=10s时相遇,因为10﹣20s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所以t=20s时两车没有相遇,故C错误.D、两车若在t=10s时相遇,在0﹣5s内两车相向运动,两车的间距逐渐减小。
在5﹣10s内,两车同向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前方,且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大,则两车间距减小,所以相遇前两车的间距是逐渐减小的,故D正确。
故选BD6.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简化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助滑坡由长度55m的斜面AB(倾角θ=37°)和半径25m的光滑圆弧BC组成,两者相切于B点,过圆弧最低点C的切线水平.CD为着陆坡(倾角α=30°)。
一运动员连同滑板(整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滑下,到C点以v c=26m/s的速度水平飞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
6,关于该运动员,下列说法正确是A。
经过C 处时对轨道的压力约为其重力的2。
7倍B . 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24m/sC。
在斜面AB 上的运动时间约为4.6sD 。
运动员落在着陆坡时的速度大小与C 点速度v c 大小成正比【答案】BCD【解析】【详解】A 、在C 点,有: 2C NC v F mg m r-=,代入数据得: 3.7NC F mg ≈,有牛顿第三定律得: 3.7NCF mg '≈,故A错误;B 、由B 运动到C ,由动能定理得:2211(cos )22C B mg r r mv mv θ-=-,代入数据得:24/B v m s =,故B正确;C、由A运动到B,由运动学公式得:202B AB v a L -=,得:2288/55AB a m s =;由动量定理得:AB B ma t mv =,解得: 4.6B ABv t s a =≈,故C 正确;D 、运动员从C点飞出后,在空中做平抛运动落在斜面上的D 点,位移偏向角为α,则有212tan 2CD CD C CD Cgt gt y x v t v α===,解得:2tan C CD v t g α=;又y CD v gt =,222D y C v v v =+,联立解得:22224tan D C C v v v α=+,即D C v =,故D正确.7.如图甲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原理图,M 为受电线圈,N为送电线圈。
图乙为受电线圈M的示意图,线圈匝数为n,电阻为r ,横截面积为S,两端a 、b连接车载变流装置,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向上穿过线圈。
下列说法正确是A. 只要受电线圈两端有电压,送电线圈中的电流一定不是恒定电流B. 只要送电线圈N 中有电流流入,受电线圈M两端一定可以获得电压C. 当线圈M 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均匀增加时.则M中有电流从a 端流出D . 若△t 时间内,线圈M 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均匀增加△B,则M两端的电压nS B t∆∆【答案】AC【解析】【详解】A、只要受电线圈两端有电压,说明穿过受电线圈的磁场变化,所以送电线圈中的电流一定不是恒定电流,故A 正确;B 、若送电线圈N 中有恒定电流,则产生的磁场不变化,在受电线圈中变化产生感应电流,也就不会获得电压,故B 错误;C 、穿过线圈M的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如果线圈闭合,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向下,故感应电流方向从b 向a,即电流从a端流出;故C 正确;D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 =nt ∅= nSB t,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M 两端的电压UE R r =+R ()nS BR t R r =+ ,故D 错误。
8。
传感器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在安全气囊、手机移动设备方面应用广泛,其原理如图所示,质量块左、右侧分别连接电介质、轻质弹簧,弹簧与电容器固定在外框上,质里块可带动电介质相对于外框无摩擦左右移动,但不能上下移动。
下列关于该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路中没有电流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一定都相等B。
当电路没有电流时,传感器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 当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时,电容器电容一定增大D. 当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时,传感器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运动【答案】CD【解析】【详解】A、当电路中没有电流时,说明电容器处于稳定状态,因电容器的电压不变,根据电容器的电容公式C=ɛ4S kd,当电介质插入极板间深度不一,即电介质大小不同,则电容器电容也不同,因此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也不相等,故A错误;B、当传感器以恒定加速度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弹力大小不变,则电容器的电容不变,因两极的电压不变,则电容器的电量不变,因此电路中没有电流,故B错误;C、当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时,说明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根据Q=C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在增大,故C正确;D、当电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电流时,由上分析,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在增大,插入极板间电介质加深,因此传感器可能向左减速,也可能向右加速,故D正确;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9.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图中A为滑块.B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滑块通过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未画出)相连.(1)小组成员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块的重力(如图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