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护理计划
7.指导母亲按需哺乳,两侧乳房均做到有效吸吮。
8.母亲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8-9小时,并保持心情愉快,勿过度疲劳,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如多饮鸡汤、鱼汤,保证乳汁分泌。
9.奶胀时,教会其人工挤奶的方法。
1母亲及家属基本上掌握了母乳喂养知识、哺乳技巧。
2.产妇乳汁分泌充足。3.婴儿吸好,生长发育良好。**
4.母乳喂养无效与母亲疲劳、疼痛。
缺乏母乳喂养的信心和知识。
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未实现有效的吸吮。
1.母亲基本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哺乳技巧,对母乳喂养有信心。
2.婴儿生长发育正常,表现为大小便正常,不发热,不出现低血糖,体重有所增加等。
1.剖宫产术后回病房30分钟内,进行母婴部分皮肤接触及早吸吮30分钟。
6.将导尿管和输液管固定好,以防活动时牵拉而疼痛。
7.观察伤口情况,有无渗血和出血
8.鼓励早下床活动和母乳喂养,以利子宫恢复,遵医嘱用宫缩剂。
9.做好会阴清洁护理,以防宫腔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病人术后疼痛缓解。
**
3.舒适的改变:腹胀与剖宫产手术、麻醉致肠蠕动减弱、剖宫产术后翻身、活动减少有关。
**
2.疼痛与剖宫产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及子宫收缩有关。
1.病人呈现舒适感。
2.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缓解
1.采取舒适卧位,硬膜外麻醉时去枕平卧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
2.及时系腹带,减轻伤口张力。
3.采取各种措施,如听音乐,转移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
4.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减少移动病人。
5.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咳嗽时轻按伤口。
以利泌乳,学会与婴儿同步休息。
(3)锻炼:早下床活动以利子宫复旧、恶露排除及早排气。产后4天可做产后体操以利体形恢复。
(4)卫生:注意会阴清洁卫生,勤换内衣裤,因褥汗多注意被褥清洁干燥,室内空气新鲜,通风30分钟Bid,产褥期禁盆浴、禁性生活。
(5)母乳喂养:早开奶,手术回来即可开奶,学会正确哺乳姿势,婴儿有效含接。
1.病人主诉腹胀减轻。
2.病人肛门排气、排便。
1.少量多餐的半流质能促进肠蠕动,禁食糖类及牛奶等产气食物。
2.去枕平卧6小时后鼓励病人勤翻身活动;24小时后拔除尿管鼓励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
3.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肌内注射或穴位封闭。必要时肛管排气,或用开塞露、缓泻剂。
1.病人腹胀减轻。
2.患者肛门排气排便。
4.教会病人有效咳嗽。
5.提供适合病人需要的学习材料
患者
**
5.知识缺乏
了解产褥期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效的母乳喂养
1.耐心解答病人的问题
2.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措施。
3.讲解术后保健知识。
(1)饮食:免糖免奶半流食,排气后可进普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多进汤类如鸡汤、鱼汤等以利体质恢复和乳汁分泌。
(2)休息:保证睡眠9—10h/d
3.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输液管及导尿管的通畅。
4.待病人双下肢恢复知觉后,协助翻身或侧卧。鼓励早下床活动,术后24小时鼓拔除尿管下床活动,鼓励生活自理,扶行如厕,如有头晕心慌立即休息。
5.遵医嘱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等。
产妇在家人的协助下可以完成基本的生活内容,新生儿能够按需哺乳。
剖宫产术后护理计划
日期
护理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签名
1.自理能力缺陷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影响以及术后输液、留置导尿管、疼痛有关。
1.病人基本生活需要能得满足。
2.病人能恢复自理的能力。
1.在自理能力恢复以前,加强协助:进食、休息、穿着、入厕及照料婴儿。及时更换会阴垫纸,保持床单整洁、舒适。
2.将呼叫器及生活用品放在伸手可及之处。
2.宣教母乳喂养知识,纠正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观点,可提供资料阅读。
3.指导母亲喂养技巧,尤其第一次哺乳应给予协助。
4.让母亲放松,采取舒适的体位,哺乳姿势可以选择躺式、环抱式或坐式。
5示范及解释婴儿觅食反射,利用其帮助婴儿含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形成有效吸吮。
6.母亲一手托抱婴儿,另一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呈"C"字式托住乳房协助吸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