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问题答案:1.如图①,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和(0,4-),将A B O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ABO △,点A '的对应点是点A ,点B '的对应点是点B .(1)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 (2)将ABO △沿着垂直于x 轴的线段CD 折叠,(点C 在x 轴上,点D 在AB 上,点D 不与A ,B 重合)如图②,使点B 落在x 轴上,点B 的对应点为点E .设点C 的坐标为(0x ,),CDE △与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 i )试求出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包括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ii )当x 为何值时,S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iii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C ,使得ADE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答案解:(1)(02)(40)A B ,,, ························ (2分)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y kx b =+,则有240b k b =⎧⎨+=⎩ 解得122k b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22y x =-+ ··················· (3分)(2)i )①点E 在原点和x 轴正半轴上时,重叠部分是CDE △.则1111(4)22222CDE S CE CD BC CD x x ⎛⎫===--+ ⎪⎝⎭△·· 21244x x =-+ 当E 与O 重合时,12242CE BO x ==∴<≤ ············· (4分) ②当E 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设DE 与y 轴交于点F ,则重叠部分为梯形CDFO.(第26题图)OFE OAB △∽△ 1122OF OA OF OE OE OB ∴==∴=, 又42OE x =-1(42)22OF x x ∴=-=-213222224CDFO x S x x x x ⎡⎤⎛⎫∴=-+-+=-+ ⎪⎢⎥⎝⎭⎣⎦四边形· ············ (5分)当点C 与点O 重合时,点C 的坐标为(0,0)02x ∴<< ······························ (6分)综合①②得22124(24)432(02)4x x x S x x x ⎧-+<⎪⎪=⎨⎪-+<<⎪⎩≤ ··············· (7分)ii )①当24x <≤时,221124(2)44S x x x =-+=- ∴对称轴是4x = 抛物线开口向上,∴在24x <≤中,S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x =时,S 的最大值=21(24)14⨯-= ··············· (8分)②当02x <<时,22334424433S x x x ⎛⎫=-+=--+ ⎪⎝⎭∴对称轴是43x =,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43x =时,S 有最大值为43····················· (9分)综合①②当43x =时,S 有最大值为43················· (10分)iii )存在,点C 的坐标为302⎛⎫ ⎪⎝⎭,和502⎛⎫ ⎪⎝⎭, ················· (14分) 附:详解:①当ADE △以点A 为直角顶点时,作AE AB ⊥交x 轴负半轴于点E ,AOE BOA △∽△,12EO AO AO BO ∴==;21AO EO =∴=,∴点E 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302⎛⎫⎪⎝⎭,②当ADE △以点E 为直角顶点时,同样有AOE BOA △∽△,12OE OA AO BO ==1(10)EO E ∴=∴,,∴点C 的坐标502⎛⎫ ⎪⎝⎭,,综合①②知满足条件的坐标有302⎛⎫ ⎪⎝⎭,和502⎛⎫⎪⎝⎭,.3.直线)0(≠+=k b kx y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OA 、OB 的长分别是方程048142=+-x x 的两根(OB OA >),动点P 从O 点出发,沿路线O →B →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到达A 点时运动停止.(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2)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A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M ,使以O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1) )6,0(),0,8(B A ……………………….各1分 (2)∵8=OA ,6=OB ,∴10=AB当点P 在OB 上运动时,t OP =1,t t OP OA S 4821211=⨯⨯=⨯=;..............1分 当点P 在BA 上运动时,作OA D P ⊥2于点D , 有ABAP BO D P 22= ∵t t AP -=-+=161062,∴53482tD P -=………………………1分 ∴51925125348821212+-=-⨯⨯=⨯⨯=t t D P OA S ……………………1分(3)当124=t 时,3=t ,)3,0(1P ,………………………………1分此时,过AOP ∆各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与坐标轴无第二个交点,所以点M 不存在;……………………………………………………………………………1分当125192512=+-t 时,11=t ,)3,4(2P ,........................1分 此时,)3,0(1M 、)6,0(2-M (1)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 是菱形,点A 的坐标为(-3,4),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 交y 轴于点M ,AB 边交y 轴于点H .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2)连接BM ,如图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BC 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 匀速运动,设△PMB 的面积为S (S ≠0),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 t 为何值时,∠MPB 与∠BCO 互为余角,并求此时直线OP 与直线AC 所夹锐角的正切值.5.(2009年浙江丽水)已知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位置如图,C ,D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3).现有两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点P 沿线段AD 向终点D 运动,点Q 沿折线CBA 向终点A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填空:菱形ABCD 的边长是 ▲ 、面积是 ▲ 、 高BE 的长是 ▲ ; (2)探究下列问题:①若点P 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 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点Q 在线段BA 上时,求△APQ 的面积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以及S的最大值。
②若点P 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 的速度变为每秒k 个单位,在运动过程中,任何时刻都有相应的k 值,使得△APQ 沿它的一边翻折,翻折前后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四边形为菱形.请探究当t =4秒时的情形,并求出k 的值.5题解(1)5 , 24,524 (2)①由题意,得AP =t ,AQ =10-2t.如图1,过点Q 作QG ⊥AD ,垂足为G ,由QG ∥BE 得△AQG ∽△ABE ,∴BAQABE QG =, ∴QG =2548548t-, ∴t t QG AP S 5242524212+-=⋅=(25≤t ≤5).……1分Oxy ABC DE(第24题)∵6)25(25242+--=t S (25≤t ≤5). ∴当t =25时,S 最大值为6 ② 要使△APQ 沿它的一边翻折,翻折前后的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四边形为菱形,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只需△APQ 为等腰三角形即可. 当t =4秒时,∵点P 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AP =4 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当点Q 在CB 上时, ∵PQ ≥BE >PA ,∴只存在点Q 1,使Q 1A =Q 1P .如图2,过点Q 1作Q 1M ⊥AP ,垂足为点M ,Q 1M 交AC 于点F ,则AM =122AP =.由△AMF ∽△AOD ∽△CQ 1F ,得4311===AO OD CQ F Q AM FM , ∴23=FM , ∴103311=-=FM MQ F Q .∴CQ 1=QF 34=225.则11CQ APt k t =⋅⨯, ∴11110CQ k AP == 第二种情况:当点Q 在BA 上时,存在两点Q 2,Q 3,分别使A P = A Q 2,PA =PQ 3.①若AP =A Q 2,如图3,CB +BQ 2=10-4=6. 则21BQ CB APt k t +=⋅⨯,∴232CB BQ k AP +==.……1分②若PA =PQ 3,如图4,过点P 作PN ⊥AB ,垂足为N ,由△ANP ∽△AEB ,得AB AP AE AN =. ∵AE =5722=-BE AB , ∴AN =2825.∴AQ 3=2AN=5625, ∴BC+BQ 3=10-251942556=则31BQ CB APt k t +=⋅⨯.∴50973=+=AP BQ CB k . 综上所述,当t = 4秒,以所得的等腰三角形APQ 沿底边翻折,翻折后得到菱形的k 值为1011或23或5097.6(2009年浙江宁波).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8,0),直线BC 经过点B (-8,6),将四边形O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得到四边形OA ′B ′C ′,此时声母OA ′、直线B ′C ′分别与直线BC 相交于P 、Q .(1)四边形的形状是 ,当α=90°时,BPPQ的值是 . (2)①如图2,当四边形OA ′B ′C ′的顶点B ′落在y 轴正半轴上时,求的值;②如图3,当四边形OA ′B ′C ′的顶点B ′落在直线BC 上时,求ΔOPB ′的面积. (3)在四边形OABC 旋转过程中,当000180α<≤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和点Q ,使BP=12BQ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