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第55-56页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第四单元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整数加减法的完成阶段,也是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及大数目加减计算的基础。
情境图呈现的是瓢虫在菜园里捉蚜虫的情境,图中提供了正在捉蚜虫的瓢虫的只数和茄子、白菜的数量及“已经检查”的棵数等丰富的数学信息,从而引导学生根据瓢虫的对话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大家认识七星瓢虫吗?七星瓢虫捉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大屏幕)这是它们在茄子地和白菜地热热闹闹工作的场面。
请同学们先自己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
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可爱的七星瓢虫引入,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有条理的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解决“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棵白菜,需要用哪些信息来解决?
怎样列式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89+394= 为什么用加法?说说你的理由。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想一想、算一算。
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算法说给全班同学听?
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1)估算
2)用计数器拨
3)列竖式计算
师:哪个同学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估算的
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师随机板书:189≈200 394 ≈400 200+400=600 师: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的结果是偏大了还是偏小了?为什么?
生:偏大
师:除了估算的结果谁还有别的方法?
生:我是竖式计算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
1 8 9
+ 31 91 4
5 8 3
学生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说出算理及算法。
师:下面我们一起把竖式整理在黑板上(板书)
1 8 9
+ 31 91 4
5 8 3
先算什么?你能用一个算式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吗?
再算什么?你能用一个算式也表示出来吗?
8个十+9个十+1个十=18个十
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你看竖式上只有8个十,9个十,怎么这里有加了一个十,这一个十是怎么回事?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的一个十
再算什么?你能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1个百+3个百+1个百=5个百,
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竖式上是只有1个百,3个百,怎么这里有加了一个百,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来想一想竖式中的这两个1(师指着板书)一样吗?
2、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
引导:试着用刚才计算的方法自己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好吗?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3、对比观察,分析比较。
引导:刚才做的这两道题跟以前我们学习的三位数加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学生观察比较,进行发现。
预设:以前只进了一次位,现在要进两次位。
小结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续进位加法。
(板书揭题)
追问: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4、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师: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这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呢?435-276=
你能像加法那样用竖式计算,并把你的想法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请同学们把它写在老师发给你的作业纸上。
找生展示:笔算竖式
4• 3• 5
- 2 7 6
1 5 9
个位:5+10-6=9
十位:3个十-1个十+10个十-7个十=5个十
百位:4个百-1个百-2个百=1个百
生说算法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同学是怎么想的?
个位:5+10-6=9 这个 10是怎么来的?
十位:3个十-1个十+10个十-7个十=5个十
追问:为什么减1个十,怎么又加了10个十,这10个十是哪来的?
百位:4个百-1个百-2个百=1个百追问:怎么这里还减1个百?
5、已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探究的方法解决“已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吗?
师:谁愿意说说你的算法?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
全班交流,将自己的算法进行展示。
6、对比观察,分析比较。
(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引导:这道题跟以前学习的退位减法有什么不同?
预设:以前学习的只退了一次位,今天学习的要退两次。
小结揭题: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板书揭题)
追问: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层次进行教学,采用“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发现等数学思维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之间的异同,促进发展。
】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星星下面藏着数字几?
考一考:下面藏着数字几?
2 7 6 + 4 5 8
4
6 2 4 _ 9 2 8 5
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整理知识,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