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等级: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
2、通过图片的观察,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
3、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
二、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生产生活实际是生物学知识的来源,也是生物学知识价值的归宿。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细研究,把握难点。

课前找准了教学难点,是教师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难点能突破以及突破的程度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四、教学用具(以及参考资料)
1.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五、预习设计
预习:
阅读教材第二页生物的特征上面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1)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它要求有明确的________
(2)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下什么是生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来用自己的话说)
2.阅读教材三、四、五页,完成以下的问题:
1)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把它总结在下面:
2)想一想,除了以上提到的特征,生物还有没有其它的共同特征?(发挥学生的探讨思维能力)
时长:作业评价:
七、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引入----想一想,议一议
视屏中机器人能够和人正常的交流,还能做操、跳舞踢走球。

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你的理由。

(PPT视频)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我们生活中的生物,例举事例并说出来理由。

同学们你是怎样发现这些生物的?(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观察)
教师介绍: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看图说出以下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引出问题-生物有特征)
2、问题探究:
【观察比较第1组图片】
归纳生物的特征?
植物是如何获得营养的?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动物如何获得营养?
【观察比较第2组图片】
鲸鱼喷出的水柱。

归纳生物的特征?
鲸鱼是用肺呼吸的。

鲸每15~20分钟就要从水中冒出呼吸一次,呼气时空气中的湿气会凝结而形成喷泉状。

出示植物图片。

它们能呼吸吗?
植物同样也能呼吸,在叶片上有气孔。

水生植物如藕的茎中有气道。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只有少部分的微生物,不需要氧气也能进行呼吸。

【观察比较第3组图片】
人出汗、小狗排尿、落叶。

归纳生物的特征?
植物和动物通过什么途径排出废物?
微生物同样也可以排出代谢的废物。

【观察比较第4组图片】
猎豹追击斑马。

归纳生物的特征?
动物可以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反应,使它躲避敌害。

植物不能移动,如何反应?
出示含羞草图片。

当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时,小叶会成对合拢,刺激较大时,叶柄会下垂,这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观察比较第5组图片】
通过观察种子萌发、蘑菇的生长,动物的繁殖。

归纳生物的特征?
当生物长大成熟后可以进行繁殖,图中的生物是如何繁殖的?
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狐狸等哺乳动物通过产仔繁殖,鸟类、爬行类通过产卵繁殖,绝大多数植物通过种子繁殖。

出示蘑菇和细菌分裂图片。

蘑菇属于大型真菌,可以通过孢子繁殖,细菌通过分裂来进行繁殖。

【观察比较第6组图片】
生物是否都有遗传和变异呢?
出示狗狗的一家,同一株碧桃上的桃花图片。

狗的后代还是狗,但毛色不同,有遗传变异现象吗?
指出亲代和子代的相似性为遗传。

亲代和子代,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指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观察比较第7组图片】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师生互动
学以致用激疑:机器人是生物吗?生物有什么特征?
教师点拨、讲解问题:
(1)判断生物的方法是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指出植物与动物的营养方式是不同的)B.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说明:大多数生物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生物都能排出体产生的废物。

D.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E.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F.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PPT)
此外,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PPT)
4、教学评价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激励性的评价。

(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
(2)学生回答:(1)生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

板书:(PPT)
5、巩固训练:
(1)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

课后练习第一题:学生抢答。

(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一些后进生让他们来判断不管对错借此来参与进来。


课后练习第三题:本题在2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这道题中两小道是把容易混淆的问题为切入点,起到突破难点、学以致用。

并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PPT)
(2)快速应答:
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电动狗
B.恐龙蛋化石
C.海葵
D.珊瑚的骨骼
(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会弹钢琴的机器人
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3)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A.人吃饭
B.给汽车加油
C.小鸡破壳而出
D.蘑菇由小长大
精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6、课堂小结:
学完这节课后,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该怎么回答呢?
(是否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指的是有生命的物体。


八、板书
九、作业设计
碁础性作业:1、课后练习第二题(背写)
2、填课时练知识点二
拓展性作业:
(分组展示,每组任选一题)
一、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这说明了什么?植物是生物,植物也需要“吃东西”吗?
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说明生物的什么特性?“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
探究性作业:
1、思考回答:
周末,小兵和小明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的景物真多,望远处看有山、有水、有树;近处有小草,绿化了的路两旁,草丛中偶尔有昆虫跳出;山上长满了树,树林里有小鸟在歌唱。

来到小河旁,看见小河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动。

这个公园的景色让他俩着了迷,请你帮忙找一找,其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说说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案:生物:人、树、草、昆虫、小鸟、小鱼;
非生物:山、水、小河等。

判断依据:它们是否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

2、填课时练综合提能6题。

时长:作业评价:
十、教学反思
目标达成情况:
学生展示及有效沟通:
亮点:
改进及补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