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小学优质课件认识生物课件.ppt
中小学优质课件认识生物课件.ppt
第二章 严整的生命结构
复习目标:
1、识别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3、养成爱护显微镜的良好习惯。 4、模仿制作临时玻片。 5、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6、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7、参与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8、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9、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0、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和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11、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1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3、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14、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我们身边 的生物
生 物
的
基
本
生物的 生命现象
特 征
奇妙的 生命现象
生
科学探究
物
的方法
学
的
研 究 方
科学探究的 一般过程
法
概论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如杨、柳、牛、羊、大肠 杆菌、酵母菌、蘑菇等。生物一般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类。
非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如岩石、山脉、河流等。 2、生物学: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意义:21世纪是生物学发展领先的世 纪。生物学会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1)人类健康地生活, 离不开生物学;(2)解决人类生存难题,离不开生物学。
种类 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
系统
绿色开花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人体的八大系统: 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和生殖 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严整的生命结构
(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1)起放大物像作用的结构:目镜和物镜 (2)调节焦距的结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通过升降 镜筒达到调节的作用) (3)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遮光器(其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 和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取拿与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 箱中取出,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 自己,镜座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 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 到一个明亮的视野。【注意: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 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对照试验,控制实验变量,除实验变量不 同之外,其他条件应该完全相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实验 变量所引起的。
实验:练习
显微镜的
使用显微镜
构造和使用
严
整
的
细胞是生
生
物结构的 基本单位
Hale Waihona Puke 命 结细胞是生细胞的结 构和功能
构
命活动的
基本单位
细胞的分 裂与分化
多细胞生 物体的结
构层次
细胞的 分裂
细胞的 分化
植物体的 结构层次
动物体的 结构层次
起放大作用的结构:
目镜和物镜
构造 能调节焦距的结构:
粗、细准焦螺旋
能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遮光器和反光镜
奇妙的生命现象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都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 2、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能够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地 排出体内的废物; 3、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4、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繁殖产生新的一代,保证种族的延续; 5、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6、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7、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生物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2、科学探究过程的六个环节:
光学显微镜
其他结构:
转换器、镜筒、镜柱、镜臂、镜座等
使用: 取镜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与存放。
放大倍数: 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物像与实物的关系: 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严 细胞 整 的 生 命 结 构
组织
器官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等少数生物除外)
临时装片的制作
第一单元 认识生物
第一章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二章 严整的生命结构 第三章 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一章 奇妙的生命现象
复习目标:
1、关注并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概述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4、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 途径之一。
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动物细胞: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细胞的各种结构都担任一定的功能,又相互紧密联 系,协调一致,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细胞的生命活动: 分裂、生长和分化
概念 植物组织: 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3)安放装片:将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移动装片,使被观察的目标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观察: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 筒慢慢下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 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 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5)整理与存放: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用纱布 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应该用擦 镜纸轻轻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至 最低,反光镜竖立;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送回原处。 3、注意: (1)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而且别装片上的实物 大得多;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倍数与视野: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的个体越小,数量越多, 光线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个体越大,数量越少,光线 越暗。增大光圈和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可以增加视野亮度。
巴斯德实验
阅读课本第6页“巴斯德实验”的过程描述,并观察 实验装置,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巴斯德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先期的研究,作出了 什么样的科学假设? (3)在巴斯德制定的研究计划中设计的曲颈瓶妙在 何处? (4)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巴斯德应注意什么问题 ? (5)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6)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 并表达交流,可分为几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