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会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认识大写字母,会背诵《字母表》,认识隔音符号。

教学重点是字母和拼音方法。

教学中应着眼于教给方法,培养拼音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分述如下。

一、单韵母的教学
单韵母有6个,即a、o、e、i、u、ü。

主要用来和声母拼合成音节。

a、o、e也可以独立成音节,如,阿姨的“阿”的音节,就是ā。

“哦,是他的呀”中“哦”的音节,就是ō。

白鹅的“鹅”的音节,就是é。

单韵母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发音的特点。

发音时要强调口腔形状始终不变,声带颤动,声音响亮,时间稍长。

2.要注意以开口度的大小和舌位的变化,来区分6个单韵母的不同读法。

如a,开口度最大,依次到ü时,开口度最小。

3.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如教e时,可观察图中鹅在水上游的图,借“鹅”的音,学习e的发音,鹅在水里的倒影与字母e相似,借以帮助记忆字母的形。

又如i,图上画了一件衣服,借“衣”的音,学习i的发音,衣服前襟的边和顶端的扣子,显示了i的形。

可利用投影片把字母i复合在衣服的前襟上,突出i的形状。

4.要抓难点。

单韵母中o、e的发音较难。

发o的音时,指导学生嘴唇收拢成圆形,舌头后缩,舌根升高,让气流从嘴里自然发出。

发e 的音时,让学生把嘴稍微张开,成扁平形,嘴角向两边咧,舌头位置和发o时一样,只是嘴唇不圆。

为帮助学生记忆,可让学生记顺口溜:张大嘴巴aaa,圆圈圆圈ooo,面带微笑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小扁嘴巴üüü。

5.指导书写时,要认识四线格,记住字母的.笔画名称和笔顺。

6个单韵母的笔画有:c(左半圆)、┕(竖右弯)、o(圆)、e(横折左半圆)、
|(竖)、·(点)。

书写单韵母时要注意:i,先写竖,后写点。

u、ü的第一笔竖右弯要比第二笔弯大些;写ü上的两点时,要向中间靠近一点。

o、e一笔写成,o,从左上到右上;e,从横起,接着写左半圆。

单韵母教学是学习复、鼻韵母的基础,也是学好拼音方法的前提,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二、声调的教学
声调是构成音节的重要部分。

它不仅能表示汉字的不同读音,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如t#ng zhi(通知)、tongzhi(同志)、tong zhi(统治);y( yan(语言)、y)yan(寓言);shan xi(山西)、 shan xi(陕西)这三组词,声母、韵母都相同,就因为声调不同,意思完全不同了。

因此,声调教学不可忽视,方言地区声调教学是个重点,要更加重视。

声调教学首先要结合单韵母教学进行。

教单韵母时,让学生了解每个单韵母都有四个声调。

第一声( ),叫阴平声,发音又高又平。

第二声( ),叫阳平声,发音由中到高往上升。

第三声( ),叫上声,发音先降然后再扬起。

第四声( ),叫去声,发音从高处降到最低处。

认识调形以后,练习发音。

开始时,按四声的顺序读,如a a a a。

读准以后,再打乱顺序读。

读音节的声调时,不要数调,要直接读出带调音节的音。

在教复韵母、鼻韵母和拼音方法的过程中,都要指导学生读准声调。

小学阶段不要求给音节独立标调。

为了让学生能辨别音节的对错,防止抄写音节时出现错误,可简单告诉学生调号位置的规律。

可用歌诀帮助记忆:“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去点再标调。

”抄写音节时,先写声母、韵母,后写声调。

要注意指导读好轻声。

词语中不标调号的音节,应读轻声。

要结合词语的意思读,读出它所表示的语气。

三、声母的教学
声母是大多数音节开头的部分,《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有aa个。

小学汉语拼音教材变通了拼写规则,把起隔音作用的y、w当作声母,这样声母就有aa个了。

教声母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声母的本音不响亮。

为了方便教学,
教材给声母配上合适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

如b,配上o,发bo的音。

t,配上e,发te的音,这种形式叫呼读音。

但还要强调读得轻短,以表示和音节的区别,同时也为拼音时发好声母的音做准备。

声母数量大,难点是发音。

教声母的发音,既要教给学生发音的方法和发音的部位,又要多示范,多区别比较,在分辨中读准音,加深记忆。

教学b、p、m、f时,要指导学生发好唇音。

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让气爆发出来。

发b时不送气,发p时要送气,可让学生把手放在嘴前发音,体会这两个字母发音的不同。

m是从鼻腔出气出声,f是下唇碰着上齿背,摩擦出声。

教学d、t、n、l时,要指导学生用舌尖顶住上牙床,让气流爆发出来。

发d时不送气,声带不颤动。

发t时要送气。

发n时从鼻子出气出声。

发l时声带颤动,从舌头两边出气出声,叫做边音。

有些方言区,n、l常常混淆,如把男(nan)读成兰(lan),把女(nv)读成吕(lv),把脑子(nao zi)读成老子(lao zi)等,这些地区要着重区分n、l的发音。

教学g、k、h时,指导学生抬起舌根,顶住上腭,再快速放开。

发g时不送气,发k时送气,发h时舌根和软腭靠近,摩擦出气。

有些方言地区h、f不分,如把发(fa)读成花(hua),把蝴蝶(h* di6)读成扶蝶(f*di6),把爱护(ai h))读成爱父(ai f))。

教学时要注意这两个字母的发音部位,可联系学生熟悉的词语,如h,可联系“喝水”一词;f,可联系“佛像”一词,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的发音。

教学j、q、x时,让学生舌面先靠近上腭,发j时舌面稍微离开上腭一些,让气挤出来,发q时要送气,发x时要摩擦出气。

可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忆字母的音。

教学zh、ch、sh、r和z、c、s两组声母时,要让学生知道前者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翘起,顶住上腭。

后者是平舌音,发音时舌头平伸,顶住上齿背。

平、翘舌音可以对比练习,zh、z不送气,ch、c 送气,sh、s摩擦出气,发r时注意颤动声带。

这两组字母的发音许多地区都分不清,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如,学生会读单个字
母以后,要把带有平、翘舌音的音节,放在词句中练习。

如用shù zhī(树枝)与sh) zi(数字)比较,zao dao(早稻)与zhao dao(找到)比较。

有些地区读不准r,把r读成l或y,把热(re)读成乐(le)或叶(ye),发音时要强调声带颤动,卷舌,要多示范、多比较。

y、w作为声母教。

教学时,告诉学生y读i,w读u。

y、w是声母,是用来和韵母拼音的,要读得轻短些。

为帮助学生记忆,y可称树杈y,w称尖底w或波浪w。

声母的教学,除了要弄清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外,还要采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利用挂图或投影片,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如,教b时,可看小学生听广播的图或投影片。

广播的“播”的音,可直接引出b的呼读音,收录机和拉杆天线,好似b的形状,可帮助记忆字母的形。

又如k,图中蝌蚪的“蝌”,帮助发音,三对蝌蚪游到水草边的形状似k,帮助记忆字母的形。

除了利用图画以外,还可以编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音、形。

如,“右下b,右上p,勺儿d,q像i,q下拐弯就是g。

椅子h,小棍l,伞把朝上fff,伞把朝下ttt。

”还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词语或事物,帮助学生记忆音或形。

如g,告诉学生就是哥哥的“哥”,读得轻短些;zh,就是织毛衣的“织”,读得轻短些;x,切开的西瓜很像x的样子等。

声母的书写也比较复杂,有的只占中格:m、n、x、z、c、s、r、w;有的占上中格:b、f、d、t、l、k、h;有的占中下格:p、g、q、y;有的占上中下三格:j。

新的笔画有:(右半圆)、(左弯竖)、(右斜)、(左斜)、 (竖左弯)、 (右弯竖)。

要注意以下几个字母的笔顺。

b:先写竖,后写右半圆;
t:先写竖右弯,后写横;
k:两笔写成,第二笔是左斜连右斜;
x:先写右斜,再写左斜;
r:两笔写成,第二笔是右弯;
w:两笔写成,第一笔右斜折右上斜,第二笔写法同第一笔。

zh、ch、sh是z、c、s分别和h组成的,写时两个字母靠近些。

声母的教学在整个拼音教学中占很大比重,声母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读音节的速度和准确性。

因此要特别重视声母的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