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纺织前纺车间运转管理培训资料(DOC 20页)【企业管理】

企业纺织前纺车间运转管理培训资料(DOC 20页)【企业管理】

前纺车间运转管理培训讲义盐城市纺织工程学会许再成编著[提要]本文重点对前纺车间运转管理中涉及的专业管理知识,管理程序、管理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供盐城市纺工培训班教材之用。

可作为棉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参照材料。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除有利的外部环境外,严格的高标准的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所产生的“管理效益”,必将推进企业综合水平的提高。

这里仅对前纺车间运转管理工作进行专业探讨。

1 运转管理的任务、目的和条件1.1 任务是在一定时间内使用一定数量的设备、原材料、能耗、劳力、器材、工具,按工艺设计的要求和规定的操作方法,生产下达的品种、规格,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生产定额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1.2 特征由于前纺生产是多工序、多工种、多设备,三班制流水作业,加之品种多、型号多、工艺项目多、管理要求多,形成工作上的周而复始地连续性生产的特征。

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 )11.3 目的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生产出质量好、品种多、成本低、利润高、市场好的产品,为企业、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1.4 条件1.4.1 劳动力——人。

人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最不稳定的生产要素。

它随思想觉悟、健康状况、文化水平、操作熟练程度、年龄等因素不同而异。

精兵应在合乎时代的政策与节奏中培养磨练而成。

1.4.2 劳动工具——设备。

设备分主机、辅机、计量仪器、器材等。

它因型号、机别、装配质量而不同,又因使用条件、维修优劣而有差异。

1.4.3 劳动手段——工艺。

工艺即使用劳动工具时的参变数。

它含工艺设计、工艺纪律、工艺上车及对在制品、成品质量的控制与优化。

1.4.4 劳动对象——原料。

按成纱品种规格选用配比原料,其抽调数量有规定要求,做到配料稳定,满足高效、优质、低耗、低成本的要求。

1.4.5 劳动场所——环境。

环境包括温、湿度、新鲜空气含量、含尘、噪声、照明,安全及休息场所等。

它是优质、高效、保健的重要条件。

以上即为生产五要素,时时刻刻发生着动态变化,运转管理者应具备预见、分析、处置的能力,协调地安排好轮班工作。

22 责任制2.1 运转主任职责(1)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按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要求正确操作和生产,保证各工序产品质量。

(2)负责相关原始记录的保管和填报。

配合产品标识工作的具体实施。

(3)负责一般不合格品的评审,参与后道不合格品的评审,组织对不合格品的处置。

(4)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报告。

(5)负责生产现场的控制,协调轮班之间的工作状态。

(6)负责岗位技能的培训。

积极应用统计技术,正确反映生产状况。

(7)负责产成品在工序间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回脚花的分类、处理和回用。

2.2 值班长职责(1)负责组织本班职工按生产工艺、计划进行正确操作和生产,稳定产品质量。

(2)负责生产现场的控制,协调前后工序产质量状态,合理安排劳力和看台面。

(3)负责岗位技能的培训,爱护和用好设备,反映工艺、设备和温湿度状况。

3(4)负责做好接班与交班工作和有关的轮班检查、前后道访问工作。

(5)负责定台供应、定置管理、定额生产、定数使用、定标上车的“五定”控制。

(6)负责产成品在工序间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回脚花的分类和回用。

2.3 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的形式很多,有计件制、百分制、系数制、多联承包制、年薪制等。

3 交货期(计划管理)3.1 合同评审工作程序(略)3.2 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编制计划必须做到及时、预见、群众、可靠、先进、严肃“六个性”。

按数量、交货期决定细纱机开台数,兼顾前纺及筒摇能力,决定开纺日期,以书面形式下达到车间。

3.3 生产计划的实施程序车间对已下达的生产计划进行预测完成的可能性,实施反馈。

组织实施时对标识、容盛器、翻改及原料、工艺进行控制督查。

实施后通过开台,报表了解进度,进行协调,做到如期完成。

3.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3.4.1 营销有: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产销率,货款回笼率,出口销售额。

3.4.2 产量有:纱混合数其中:纯棉、混纺、OE纱吨数。

3.4.3 质量有:纱线一等品率、优等品率、乌斯特统计值。

3.4.4 消耗有:通扯用棉量、用涤量,折28号基本生产用电,折29号全厂用电,万锭时物料消耗,吨纱包装料消耗。

3.4.5 生产水平有:平均纱号,运转率,效率,折29号单产,完好率,断头合格率。

3.4.6 财务有:利润,交税,出口创汇。

3.4.7 劳动有:吨纱用工,万锭用工,加工用工,工人和全员劳动生产率。

3.4.8 品种有:只数,J纱比重,无结纱比重。

企业对以上指标每月应汇总印发《某月技经指标执行情况》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综合水平的状态,以利提高。

4 原料4.1 配棉程序4.1.1 棉检室负责按原料的试、检结果及库存情况制订《配棉方案表》,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4.1.2 棉检室应根据不同品种的质量要求,可搭配适当比例的回花、再用棉、下脚料等。

特殊产品可不用回花、再用棉。

54.1.3 当配棉成份变动时,棉检室应及时填报《混棉成份变更通知单》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4.1.4 对每批原料,均应进行批量混唛试纺。

未用过的原料,必须进行单唛试纺。

按试纺情况,确定配棉方案。

4.2 原料使用程序4.2.1 棉检室根据不同品种的混棉成份填写《混棉成份排列表》,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4.2.2 原料进包工按混棉成份表开具一式三份《原料进出车间通知单》。

4.2.3 仓库保管员根据《原料进出车间通知单》监督原料送入车间分级室。

进包工凭通知单开具《领料单》一式四份,并填写《原料进车间原始记录》。

进包工负责对进车间的原料分品种排放整齐。

4.2.4 棉检室负责对送入分级室的原料进行逐包检验,发现等级与规定差异二级以上;色泽有显著差异;发生霉烂、变质和受潮;化纤原料规格不符、粉末、僵丝过多应停止使用,作出处理。

4.2.5 前纺车间负责对进入分级室的原料按品种、产地、规格进行验收,并挂标识牌。

棉检员负责检查,并在清花工段黑板上准确画出配棉排列图。

4.3 装箱程序4.3.1 清花装箱工负责按排列图所示要求到分级室推包,做到先进先用。

装箱工6应提前24小时剪去棉包中间铁丝。

4.3.2 装箱工按排列图要求和抓棉机值车工作法进行装箱,达到顶面平、排包匀、回花紧、上下齐的要求。

4.3.3 运转统计员负责检查每次装箱质量并作好记录。

值班长检查。

运转主任抽查。

4.3.4 轮班应将原料分纱支的收、付、存报表上报。

4.4 回脚花控制程序4.4.1 所有各类回脚花,相关工序的班组均应严格分类装包后送清花回花室。

4.4.2 回花室在称重前必须检查分类情况后称重记录,并放置在规定的回脚花格框内,不得混放。

4.4.3 车间应将回花、再用棉、下脚的收、付、存报表上报。

4.5 原棉分级标准(GB1103-1999棉花细绒棉标准)4.5.1 类型代号:黄棉以字母“Y”表示,灰棉以字母“G”表示,白棉不作标示。

4.5.2 品级代号:按采摘期和色泽共分为1~7级,1~4级为可纺棉。

3级为标准级,每年有实物标盒。

4.5.3 长度代号:棉花长度1mm为级距,共分为25mm~31mm七个级距,25.9 mm及以下为25 mm级,26.0 mm~26.9 mm为26 mm级,以此类推。

28 mm(28.0~28.9)为标准级。

五级棉花长度大于27mm以27mm计,六、7七级棉花长度均按25mm计。

4.5.4 马克隆值代号:分为A、B、C三个级,B级为标准级。

4.5.5 轧工代号:皮辊棉在品级与长度代号下加横线“”,锯齿棉不作标示。

4.5.6 回潮率:棉花公定回潮率8.5%,最高限为10.5%,涤纶为3.2%。

4.5.7 含杂率:棉花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

4.5.8 危害性杂物无。

4.5.9 原棉标识使用规定:类型代号在前,品级与长度代号在中,马克隆值代号在后,皮辊棉代号在下,而白棉和锯齿棉不加标示。

5 工艺5.1 工艺设计程序5.1.1 试验室根据国家标准确定试纺工艺参数进行试纺。

试纺后按试纺报告确定投产工艺参数。

5.1.2 试验室按合同要求和新产品或工艺改进要求编制《棉纺工艺设计表》经总8工程师审批后下达执行。

5.1.3 工艺参数需要更改时,由工艺员填写《工艺更改通知单》,按内容分级审核后交车间安排调整。

5.2工艺上车程序5.2.1 车间运转主任接到《工艺更改通知单》后,应负责核对无误后,及时下达给工段技术员执行。

5.2.2工段接单后及时指定技工执行,执行时凭通知单到齿轮房领取需更换的牙轮,无误后上车更改,并把换下的牙轮送齿轮房。

5.2.3 值班长对工艺变更实施工艺上车检查,变动较大时,应先试纺合格后再安排生产。

5.2.4 主任和值班长应经常查看车速、落棉、加压、隔距、棉网、定量偏差等工艺上车情况,确保工艺上车。

5.2.5 由工艺员、值班长参加的每月一次工艺上车检查,主要检查变换牙齿、皮带盘、隔距等,统计工艺上车合格率上报。

5.3 工艺纪律的执行5.3.1 制订和完善工艺管理制度。

该制度包括组织分工、分级管理审批、试纺、更改、检查、执行、记录、交接、主要工艺公布、工艺守关、牙轮、工艺零部件等管理内容。

95.3.2 开展工艺研究,优化工艺设计,充分发挥和挖掘工艺的技术经济效果。

5.4 前纺车间的工艺原则5.4.1 清花:多包取用,精细抓棉(3mg),均衡喂棉,混合均匀,早落少碎,以梳代打,自调匀整。

5.4.2 梳棉:薄喂轻打,落棉合理,梳理充分,转移彻底,自调匀整。

5.4.3 并条条卷:道数配置符合弯钩要求,欠伸分配符合条干要求,喂入根数符合混合和定量要求,自调匀整。

5.4.4 精梳:定量考虑供应和质量,落棉考虑产品用途,车速考虑好做与供应。

5.4.5 粗纱:定量由数量及后道质量确定,欠伸分配由前后道定量确定,粘系数由品种及好做确定。

6 质量6.1 前纺检验和试验程序6.1.1 抓棉值车工负责对装箱质量进行查记;清花值车工负责按规定重量对每只棉卷进行自检和记录,运转主任、值班长负责抽查。

试验室每天随机抽样做重量不匀率及伸长率试验并记录。

6.1.2 梳棉值车工负责对每筒棉条进行自检。

值班长巡回查看是否有二类棉网。

试验室负责按试验周期进行重量不匀率、条干不匀率试验,每周对棉型生条、精梳条进行结杂检验,每月对全部机台做落棉率试验,均做记录。

106.1.3 并条值车工负责对每筒棉条进行自检。

值班长巡回查检。

试验室负责每班至少三次对末并棉条做重量不匀率试验,每天做一次末并条干不匀率检验和记录。

6.1.4 粗纱值车工负责在巡回操作中对所看管的粗纱进行外观自检。

试验室按周期做重量及条干不匀率试验,每月对全部机台的拈度、伸长率、断头率进行试验与记录。

6.1.5 停车各工序机台停车超过24小时、品种翻改、变动重要工艺或设备部件等,在开车前需对重量、条干、粗纱拈度等进行试验,达到标准要求后开具《开车通知单》,作为车间开车凭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