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泰兴市西城中学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14.1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到答卷上,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在衰草连天的寒冬,我怀念欣欣向荣的春。

春风一吹,小草睁开孩童般惺sōng 的睡眼。

渐渐地,芳草如yīn,引来孩童嬉戏;鲜花烂漫,朵朵绽开笑靥;杨柳堆烟,枝条迎风摇yè……让人目不xiá接。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B.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C.天都峰海拔1810米,是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

D. 创建期间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商家喇叭噪音过大、出摊占道经营、店牌店招不规范、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市委主要领导现场落实了整治责任单位和整治要求。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没有丰富的中文修养就难以深窥中国画的奥妙,从而探骊得珠....。

B.面对这个棘手的案子,专案组的成员真是一筹莫展....,理不出一点头绪。

C.再看看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

D.溱潼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题各2分)①____________,其实难副。

②根之茂者其实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

⑥写出古诗中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诗句,。

5.名著阅读。

(6分)(1)《水浒传》中,浮浪破落子弟高俅因会踢球而被皇帝看中提升为殿帅府太尉。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有一种很奇特的风俗,即国王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选拔官吏;这两个情节都极具讽刺意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2分)(2)《格列佛游记》中拉格耐格国王怎么用宽大的方法处死贵族?这一情节有什么讽刺意义?(2分)(3)下列对《格列佛游记》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从小就喜爱学习历史与诗歌,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他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他就是江奈生·斯威夫特。

B. 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格列佛经历的四次航海生活:乘“羚羊号”到了小人国,乘“冒险号”到了大人国,乘“好望号”到了飞岛国,受聘为“冒险号”的船长去了慧骃国。

C. 慧骃国的居民分为状似野兽的“耶胡”和有智慧、会说话的慧骃马两类,“耶胡”代表了人类的贪欲和败坏,而慧骃马则生活在原始的善良社会。

D. 笛福通过笔下鲁滨逊进化的结果,完全否定了英国那些所谓现代文明的东西,斯威夫特却通过笔下的格列佛承认了笛福通过主人公的形象所否定的英国现存文明。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宜居城市,是泰兴人的追求。

近日,你班开展了“走近生态泰兴”系列活动。

(1)【走进气象局】下列内容摘自泰州气象网每日空气质量预报,请你参照下面的信息,关心一下正要回乡下老家的爸爸,打电话给他提两点建议。

(4分)11月14日9时阴有小雨,西南风2.8m/s,气温15.2℃。

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14,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能出现雾霾天气。

(2)【走进乡村】正值秋收,近期各乡镇加大了检查秸秆禁烧工作的力度。

关于秸秆焚烧,应重在“疏”而不是“堵”,多促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你能想出两条有效利用秸秆的好方法吗?(2分)(3) 【走进校园】我校是创建生态市的绿色学校之一,多处张贴的公益广告生动有趣,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请依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则广告。

(2分)例句:墙壁——别弄脏了我的白衣服!草坪——小心,别踩到我的头!备选对象:水龙头图书馆垃圾桶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完成第7题。

(6分)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唐]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

②赤亭:地名。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

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④酒家垆(lú):酒家。

7.(1)根据上下句内容从下面四个选项中为“赤亭道口行人”划线处选择一个恰当字。

( 2 分)()A.散B.绝C.多D.乱(2)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2 分)(3)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

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

(2 分)(二)阅读《宗泽(节选)》一文,完成8—11题.(14分)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

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④托故不行。

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

”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人。

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⑥,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⑦,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⑧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⑨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

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⑩。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

②靖康:宋钦宗年号。

③知磁州:做磁州知州。

④率:都。

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

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

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⑧生兵:指生力军。

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

⑩薨(hōng):死亡。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十三战皆.捷()②度.将孤兵寡()③泽挥众直前.与战()④今日进退等.死()⑵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食禄而避难,不可也。

A.佣者笑而应曰B.夺而杀尉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D.收而攻蕲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译文: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11.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2分)(三)阅读《时间去哪儿了》一文,回答12~14题。

(10分)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

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

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

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这是为什么呢?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

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

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

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

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

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

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

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

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B,有删改)12.文章第①小节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3分)13.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2分)()A.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尚未发育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

B.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得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C.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

D.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

14.仔细阅读文章第⑥小节,回答下列问题:(5分)(1)本小节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划线句子中“渐渐”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四)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一文,完成15~17题。

(10分)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

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

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

”“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