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实验教案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2013年3月实验一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一)目的要求1.认识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物理性质.2.初步学习鉴定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方法并掌握系统描述矿物标本的一般方法,为以后鉴定矿物打下基础.(二)课前准备1.预习:矿物的概念。
矿物的单体形态和集合形态。
矿物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和其他性质。
附录一相关内容。
2.用具:条痕板,小刀,摩氏硬度计,放大镜,手磁铁,稀盐酸,报告纸等。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先由教师讲解肉眼观察与描述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方法。
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矿物标本,矿物形态、颜色、光泽和透明度以眼睛观察为主,其他矿物性质除详细观察外,按指定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最后由学生独立观察和描述4块矿物标本并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1.矿物的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柱状、针状:石英(具柱面横纹)、电气石、绿柱石、辉锑矿(具晶面纵纹)。
纤维状、放身状:石棉、纤维石膏、红柱石。
板状、片状、鳞片状:石膏、黑钨矿、云母、辉钼矿、鳞片状石墨。
立方体、粒状:黄铁矿(具三组直交的晶面条纹)、橄榄石、石榴子石。
双晶:石膏(接触双晶)、氟石(穿插双晶)、纳长石(聚片双晶)。
晶簇:石英晶簇、方解石晶簇、氟石晶簇。
致密块状:辉铜矿、闪锌矿。
结核和鲕状体:钙结核、鲕状赤铁矿。
分泌体:玛瑙。
钟乳状和葡萄状体:钟乳石、肾状赤铁矿、葡萄状硬锰矿。
被膜状:孔雀石、蓝铜矿。
土状:铝土矿、高岭石。
2.矿物的颜色红:辰砂(粉末)紫:紫水晶乳白:石英肉红色:正长石橙:雄黄褐色:褐铁矿铅灰:方铅矿砖红:赤铁矿黄:雌黄黑:黑色电气石铜黄:黄铜矿铁黑:磁铁矿绿:孔雀石灰:铝土矿铜红:自然铜晕色:方解石、云母蓝:蓝铜矿白:方解石黄绿:绿帘石锖色:斑铜矿3.矿物的条痕色樱红:赤铁矿。
灰黑:方铅矿。
绿褐:铬铁矿。
绿黑:黄铁矿4.矿物的光泽和透明度。
金属光泽不透明:黄铜矿、辉锑矿。
半金属光泽不透明:磁铁矿、鲕状赤铁矿。
金刚光泽半透明:浅色闪锌矿。
玻璃光泽透明:水晶。
脂肪汹涌透明:石英断口。
丝绢光泽半透明:石棉。
珍珠光泽透明:白云母。
松脂光泽半透明:闪锌矿。
土状光泽半透明:高岭土。
5.矿物的硬度用摩氏硬度计或小刀、指甲刻划下列矿物:辉钼矿(1)。
黑云母(2—3)。
软锰矿(2—3)。
菱镁矿(4—5)。
白钨矿(4.5)。
硬锰矿(4—6)。
普通角闪石(5。
5—6)。
黄铁矿(6——6。
5)。
橄榄石(6。
5—7。
5)。
6.矿物的解理和断口一组极完全解理:云母、片状石墨、石膏。
二组解理:正长石(一组完全、一组中等、二组直交)。
三组完全解理:方解石(菱面体解理)。
四组完全解理:氟石。
二组中等解理:普通辉石。
不完全解理:磷灰石(参差状断口)。
极不完全解理:石英(贝壳状断口)、石榴子石(参差状断口)。
7.矿物的相对密度用手掂量下列矿物:相对密度小于2。
5:石墨、蛋白石。
相对密度为2。
5—4:长石、白云石。
相对密度大于4:重晶石、方铅矿。
8.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弹性:云母。
挠性:绿泥石。
脆性:方铅矿。
磁性:磁铁、铬铁矿。
滑感:滑石。
粘舌:高岭石。
9.矿物的化学性质遇稀盐酸起反应:方解石、白云石。
(五)实验报告观察并系统描述4块常风矿物(如黄铁矿、石英、方解石等)(六)思考题1.石墨、黄铁矿、赤铁矿、长石、石盐方解石各属于哪一类矿物?2.在矿物的结核体、分泌体、钟乳状体,肉眼能辨认出双晶吗?3.为什么以矿物晶体用重力刻划条痕板得出的并非条痕色?4.观察矿物的解理时,为什么大多不必打碎矿物晶体?实验二硅酸盐矿物的观察和鉴定(一)目的要求1.学习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并进行详细观察和系统描述。
2.掌握硅酸盐类主要矿物的特征,为今后鉴定岩石打下基础。
(二)课前准备1.预习:附录一所述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步骤。
硅酸盐类主要矿物的特征。
2.用具:同实验一。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先由教师讲解硅酸盐类矿物的基本特征和肉眼鉴定的步骤和方法。
然后,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和描述重点掌握的矿物,并一般地观察非重点掌握的矿物。
最后,由学生独立鉴定4块硅酸盐矿物。
(四)实验内容1.观察下列矿物,要求重点掌握的矿物(带*)者):橄榄石*、石榴子石*、滑石*、蛇纹石、红柱石、黄玉、绿帘石、绿术石、电气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正长石*、斜长石*、石棉、云母*(白、黑)、绿泥石、高岭石*。
2.鉴定4块未标名的硅酸盐矿物。
(五)实验报告1.系统描述黑云母、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正长石和斜长石5种矿物特征。
2.鉴定和描述4种未标名的硅酸盐矿物。
(六)思考题1.肉眼鉴定矿物包括哪些项目?2.硅酸盐类矿物有哪些基本特征?3.如何区别下列几组矿物:橄榄石与石榴子石;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正长石与斜长石;滑石与蛇纹石。
实验三非硅酸盐类矿物的观察和鉴定(一)目的要求1.比较熟练地掌握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
2.掌握非硅酸盐类矿物的鉴定特征,并能把重点掌握的各种矿物与相类似的其他矿物区别开来。
(二)课前准备1.预习:附录一相关内容。
非硅酸盐类矿物的特征。
2.用具:同实验一(三)实验步骤与方法先由教师讲解各大类(或类)非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特征。
然后,学生详细观察、比较各种非硅酸盐类矿物特征,对重点掌握的矿物要反复观察、熟练掌握并作记录。
最后,由学生独立鉴定4种非硅酸盐类矿物。
(四)实验内容1.自然元素大类:石墨*2.硫化物大类:方铅矿*、闪锌矿*、辰砂、辉钼矿、辉铜矿*、雄黄和雌黄、黄铁矿*、黄铜矿*、辉锑矿、斑铅矿3.卤化物大类:氟石*、钾盐。
4.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大类:石英*、蛋白石、刚玉、铝土矿、赤铁矿*、锡石、磁铁矿*、褐铁矿*、铬铁矿、硬锰矿、软锰矿。
5.含氧盐大类非硅酸盐类(1)碳酸盐类: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孔雀石、蓝铜矿。
(2)硫酸盐类:重晶石、石膏*。
(3)其他含氧盐类:黑钨矿、白钨矿、磷灰石。
(五)实验报告1.描述闪锌矿、赤铁矿、氟石、白云石4种矿物特征。
2.鉴定并描述4种未标名的非硅酸盐类矿物。
(六)思考题1.如何区别下列几组矿物:石墨与辉钼矿;氟石、水晶与冰洲石(无色透明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与辉锑矿;石英与方解石;黄铁矿与黄铜矿;磁铁矿与黑钨矿;石膏、滑石与高岭石。
2.碳酸盐类矿物能与盐酸起化学反应,其反应条件与程度有无区别?实验四岩浆岩的观察与鉴定(一)目的要求1.学习鉴定和描述岩浆岩手标本的步骤和方法。
2.熟悉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并解释其成因。
3.掌握所观察的岩浆岩基本特征并能进行肉眼鉴定。
(二)课前准备1.预习:岩浆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
主要岩浆岩的特征。
附录二相关内容。
2.用具:条痕板、小刀、放大镜、手磁铁、报告纸等。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首先,由教师讲解肉眼观察、鉴定岩浆岩手标本的步骤和方法。
接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观察岩浆岩手标本。
最后,由学生鉴定3块岩浆岩手标本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超基性岩:橄榄岩、辉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
酸性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
碱性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
火山玻璃岩:黑曜岩、浮岩。
脉岩:伟晶岩、细晶岩、煌斑岩。
(五)实验报告1.描述花岗岩、流纹岩、闪长玢岩、玄武岩的特征。
2.鉴定并描述3块未标名的岩浆岩手标本。
(六)思考题1.岩浆岩中的各种结构、构造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区别岩浆风云中的正长石与斜长石?3.如何区别岩浆岩中的黑云母、角闪石与辉石?4.流纹岩是否者有流纹构造?如何区别流纹岩与花岗斑岩?5.举例说明鉴定岩浆岩手标本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实验五沉积岩的观察和鉴定(一)目的要求1.认识沉积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
2.掌握沉积岩手标本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3.学习班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和定名方法。
4.能够根据沉积岩的特征初步分析其成因。
(二)课前准备1.预习: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主要沉积岩的特征。
附录三的内容。
2.用具:条痕板、小刀、放大镜、稀盐酸、报告纸等。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类同于实验四。
(四)实验内容1.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角砾状、砾状、砂质、粉砂质、泥质、化学和生物化学结构;各种类型层理、结核以及波痕、雨痕、干裂、晶体假象、晶体印痕等层面构造。
2.主要沉积岩:角砾岩、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黄土、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粘土、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硅质岩、磷块岩。
(五)实验报告1.描述岩屑砂岩、凝灰岩、页岩、石灰岩等4块沉积岩手标本的特征。
2.鉴定3块未标名的沉积岩手标本。
(六)思考题1.如何识别下列几组对象:沉积岩的原生色与次生色;碎屑岩中的晶屑、岩屑与玻屑;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与喷出岩的流纹构造;沉积岩中的铁质、硅质、泥质与钙质胶结物。
2.如何区别下列几组岩石:粉砂岩、泥岩与凝灰岩;页岩与泥岩;石灰岩与白云岩。
实验六变质岩的观察和鉴定。
(一)目的要求1.认识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
2.掌握变质岩的观察、鉴定和描述方法。
3.能够区别三大类岩石并牢固的掌握三大类主要岩石的特征。
(二)课前准备1.预习:变质作用及其类型。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
主要变质岩特征。
附录四的内容。
2.用具:同实验五。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类同于实验四。
(四)实验内容1.主要变质岩:构造角砾岩、糜棱岩、蛇纹岩、云英岩、石英岩、大理岩、角岩、矽卡岩、板岩、千枚岩、片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石榴子石片岩、角闪片岩)、片麻岩、角闪岩、混合岩。
2.比较三大灯各主要岩石特征(重复观察各种岩石手标本)。
(五)实验报告1.描述云母片岩、片麻岩、石英岩、矽卡岩等4块变质岩手标本的特征。
2.鉴定2块未标名的变质岩标本。
(六)思考题1.如何识别片理构造与层理构造、片麻构造与流纹构造?2.如何区别下列几组岩石:板岩与泥岩、凝灰岩;片麻岩与花岗岩、岩屑砂岩;石英岩与石英砂岩、石英脉岩;大理岩与石灰岩;片岩与页岩。
实验七矿物岩石的综合鉴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矿物、常见岩石的鉴定方法。
2.掌握常见矿物、常见岩石的描述方法。
(二)课前准备1.复习和预习:常见矿物、岩石的鉴定描述方法,常见矿物岩石的特征。
2.用具:地质图一幅,铅笔,报告纸等。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学生地理观察和鉴定。
(四)实验内容鉴定描述常见矿物、常见岩石。
(五)实验报告鉴定并描述常见矿物、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各一块。
实验八地质图的判读和分析(一)目的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作用,了解地质图的内容及各种常用符号。
2.学会在地质图上识别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并能运用“V”字形法则判断倾斜岩层产状。
3.掌握在地质图上认识岩层接触关系的方法。
4.学会分析褶皱区地质图的方法。
能够在地形地质图上分析褶皱的形态类型并判定其形成时代。
5.学会在地质图上识别断层存在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