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方案作业指导书

应急方案作业指导书

香江公馆工程应急方案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温州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1-04-10现场人员伤害应急规定1、目的为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人员意外伤害能得到及时应急救护,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项目部工地现场发生的意外人员伤害事件的紧急救护工作。

3、职责项目部具体负责应救护的组织、资源配置、救护人员培训、预演。

建立与医院急救中心的通讯联络,以及事故发生时的紧救护等工作。

4、过程4.0过程的识别:4.1识别和确定潜在突发事件潜在的突发事件,以调查确定的有以下几项:A、高处坠落B、物体打击C、起重伤害D、触电E、灼烫F、机械伤害G、坍塌H、中毒和窒息4.2应急响应准备4.2.1应急组织项目部应成立现场紧急救护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工程负责人、安全员担任副组长。

4.2.2应急联络项目部应建立畅通的应急联络渠道(如医院、消防、派出所等单位),应将急救(120)、火警(119)、匪警(110)等电话号码向全体施工人员公布。

4.2.3应急设施A、现场急救小组应配备专用急救箱及必要的通讯设备等。

B、简易急救箱用于存放一般的急救物品,专人负责,及时检查、补充。

4.2.4紧急救护培训紧急救护小组人员和特殊工种等进行现场紧急救知识培训,形成记录,并在职工中开展现场紧急救护知识普及教育。

4.3 应急响应4.3.1现场抢救A、事故发生后,应在紧急救护小组指挥下,根据伤情立即开展抢救工作,避免事故扩大。

B、现场其他施工人员都应为抢救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4.3.2应急救援现场急救小组开展现场紧急救护的同时,应根据伤情,必要时立即与当地医院或近紧急救中心联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伤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治疗。

4.3.3保护现场A、急救小组应立即组织力量维护现场秩序、疏导交通。

B、急救小组应对事发现场作必要的保护。

4.3.4事故调查现场人员伤害事故发生后由职能部门按有关规定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上报。

4.4监测及评价对突发事件确认结果,人员和应急设备(设施)的充分性及应急演习的记录进行监视及评价,必要时对应急规定作修改。

5、基坑围护体系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必然会产生侧向变位,关键是侧向变位的发展趋势与控制。

一般围护体系的破坏都是有预兆的,因而进行严密的基坑开挖监测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可及时了解围护体系的受力状况,可达到校正、修正设计和指挥现场施工的目的。

5.1本工程监测内容如下:5.1.1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5.1.2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临时办公房等的沉降观测;5.1.3基坑工程监测须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在基坑施工期间,对上述监测内容、特别是重力式挡土墙的位移应每天测试,并及时将观测资料反馈给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以便及时分析处理。

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位移(速率)较大或挖土等关键工况时应加密监测频率,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5.1.4监测报警值:变形达到3mm/天且连续3天不收敛或累计变形量达到或超过H/100(H为开挖深度),本基坑取50mm;当日位移一天超过5mm时,应立即停止挖土,现场根据需要采取回填土等措施,同时加密监测频率;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测斜孔10只,CX1-CX6孔深均为10m,CX7- CX10孔深均为8m。

5.1.5坑外土体沉降及表面位移监测点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5.2应急措施5.2.1现场应备用应急用材料及设备,如钢筋、钢管、水泥、喷浆机、砂袋、发电机及潜水泵等;5.2.2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5.2.3应至少准备袋装砂包1000只,空砂包袋2000只,发现土体位移过大,应马上停止挖土,立即用砂包反压,还应根据需要采取回填土等措施,同时加密监测频率;5.2.4若出现漏水,应马上查找水源并予以截断,如采用双液注浆止漏等措施;5.2.5开挖至基坑底后,若坑底土位移过大或隆起过大,则应调整挖土顺序,如采用跳挖的方式开挖承台,分块开挖,同时加紧铺设垫层,垫层中可适当配筋,同时采用砂包反压;5.2.6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以便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6、防台抗台措施6.1温州市地区台风季节雨水较多,雨量较大,台风季节有施工现场被雨水淹没的可能。

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出发点,要对防台、抗台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6.1.1沿场地周边砌筑施工围墙时,墙下填土不低于周边规划路面标高,使围墙下土体自形成一道防水堤。

6.1.2提高临时设施的地面标高,机械设备底标高,避免场地受水浸泡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正常生产。

6.1.3保持场内排水网络的畅通,做好水泵等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

6.1.4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草包,以便发生特大暴雨期间,利用场地土,及时对围墙下的土进行加固。

6.1.5对所有的临时设施和生产设施做好防台防护加固措施。

6.1.6台风季节注意收听气象预报,以便及时采取防台抗台措施。

饮食卫生意外事件应急规定1、目的为保证在员工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能得到及时救治,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单位、项目发生食物中毒的应急与救治工作。

3、职责设有自办食堂的单位,饮食卫生意外事故应急救治工作,由后勤管理员负责管理,食堂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各部门、人员共同协助。

4、过程4.0过程的识别:4.1识别和确定潜饮食卫生意外事件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用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引起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4. 2应急准备4.2.1项目部配备饮食卫生意外事作所需的应急设备、药品。

4.2.2 后勤管理员应在职工中开展日常饮食卫生的宣传教育。

4.2.3项目部应与当地卫生部门、医院保持联络。

4.3 应急响应4.3.1发生食物事件后,应立即开展救治工作。

4.3.2在采取措施后,患者病情不能有效控制时,应立即与当地医院联系,并安排车辆送指定医院。

4.3.3 后勤管理员应按医院要求做好患者的诊疗工作。

4.3.4对可疑的中毒食物及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A、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B、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及用具,进行清洗消毒C、为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扩散,应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D、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经销毁或监督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4.4监测及评价通过对事件的确认结果、人员和设备、药品的充分性监测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规定作修改。

现场保卫应急规定1、目的为防范可能发生火灾事故,并能在突发灾情的紧急状况下,得以有效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总部和各分公司的工作活动场所,以及项目部工地现场消防应急管理。

3、职责3.1公司总部办公场所消防应急管理由公司办公室负责,有关部门参与有关消防应急管理的一切活动。

3.2项目部工地现场的消防应急管理,由项目经理组织消防应急管理小组进行管理。

4、过程4.0过程的识别:4.1识别和确定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A、易燃易泄气体引起的爆炸或火灾,主要有氧气、乙炔等;B、易燃易泄液体引起的爆炸或火灾,主要有汽油、柴油等;C、易燃物体引起火灾,主要有油漆、化纤材料、木装饰等;D、电气设备引起爆炸或火灾。

4.2消防管理与应急准备。

4.2.1项目部设立消防应急领导小组,并建立义务消防队。

4.2.2项目消防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工程负责人、安全员担任。

安全员为常务负责人。

4.2.3制定和落实责任制4.2.2人员培训A、培训队对象:公司及所属单位、项目的消防应急人员、兼职消防员。

B、培训的目的:为了保障消防应急组织的人员和各岗位工作人员能迅速投入到消防应急行动,正确地实施消防应急措施,熟练使用应急器材和消防设备,有效地实施应急行动。

C、培训的内容:消队应急计划的编制、消防技能的训练(包括水带铺设、连续、灭火器使用方法、灭火实际操作、防烟防毒面具使用、如何报警、逃生、自救与撤离等)。

4.2.3应急联络A、内外部应急联络人员、部门电话。

B、报警联络的方式。

C、应急指挥(负责)人员。

D、应急措施。

4.2.6 重点消防部位:A、木工棚及木材堆场B、易燃易爆物材料库C、高层建筑装饰场所D、员工宿舍4.2.7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建立合适的消防管理制度,明确防火责任制,落实到人。

4.2.8消防应急设施的配置A、项目部配置消防器材时,应建立相应的台帐和平面布置图;B、对检查发现的已过期失效或因火灾等原因使用过的消防设施(如移动式灭火器)应及时更换或更新;4.2.9动火作业的消防管理A、动火作业应实行动火审批制度。

B、按已批准的动火作业书的要求配置灭火器材,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火花飞溅,按要求实行现场监护,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4.2.10仓库的消防管理仓库应建立防炎制度,明确防火责任人,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

4.3应急响应4.3.1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知情人应立即向消防应急领导小组报警。

4.3.2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应向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报告,并组织应急人员(义务消防员)和员工进行灭火自救。

4.3.3现场应急人员应根据火情及时向当地公安消防管理部门报警求援。

4.3.4报警程序A、准确报告火灾、爆炸等事故地点及时间。

B、简要说明事故性质、状态等情况。

C、说明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D、联系人员在岔道口引导消防车和应急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E、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事故现场后,所有人员应服从消防队的指挥和灭火救援行动。

4.3.5疏散和撤离A、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或相关的紧急情况威胁到人身和重要物资的安全时,应组织实施人员疏放和物资撤离。

B、疏散时要带领人员从指定的安全通道、楼梯、出口处撤出至安全的地方,受伤人员应优先撤离。

C、医务及紧急救护人员组织伤员的救护。

D、爆炸事故发生后需及时撤离的物资:●易燃易爆物品;●重要的文件、资料、图纸、财务资料等;●贵重的精密仪器;●重要的设备;●其它需要撤离的物资。

4.3.6灭火程序A、当发生火灾时,参加灭火人员应了解物质燃烧的性质,防止有毒气体中毒、窒息或引起爆炸;并选用消防器材按适宜的灭火方法进行扑救。

B、当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后再进行扑救。

C、当确认利用就近消防器材无法扑灭火灾时,应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并进行人员与物资的疏散撤离。

4.3.7应急响应演习A、应急响应演习由消防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必要时请公安消防部门指导。

B、每年进行一次。

C、消防应急演习和培训应形成记录。

4.4监测及评价通过项目部自检和演习、分公司月检和公司季检、内审等情况,以及灾害发生的结果进行评价,适当时对消防应急管理规定作修改。

5、火灾事故的调查报告火灾事故的调查和报告按火灾事故调查有关规定和当地的有关要求执行。

意外泄露应急规定1、目的为防范施工过程中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意外泄露并能在事故发生时采取有效应急,特制定本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