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知识梳理
一、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2(1为常数d n d a a n n ≥=--
②211-++=n n n a a a (2≥n ) ③b kn a n +=(k n ,为常数).
二、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0,,2(1≠≥=-且为常数q n q a a n n
②112
-+⋅=n n n
a a a (2≥n ,011≠-+n n n a a a )
三、在等差数列{n a }中,有关S n 的最值问题:
(1)当1a >0,d<0时,满足⎩⎨
⎧≤≥+0
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大值. (2)当1a <0,d>0时,满足⎩⎨⎧≥≤+0
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
转化思想的应用。
四.数列通项的常用方法:
(1)利用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
(2)利用公式法求数列的通项:①
⎩
⎨
⎧
≥
-
=
=
-
)2
(
)1
1
1
n
S
S
n
S
a
n
n
n
(;②{}
n
a等差、等比数列{}n a公式.
1、已知{a n}满足a n+1=a n+2,而且a1=1。
求a n。
例1已知
n
S为数列{}n a的前n项和,求下列数列{}n a的通项公式:
⑴1
3
22-
+
=n
n
S
n
;⑵1
2+
=n
n
S.
(3)应用迭加(迭乘、迭代)法求数列的通项:
①)
(
1
n
f
a
a
n
n
+
=
+
;②).
(
1
n
f
a
a
n
n
=
+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一公式法: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2
)1
(
2
)
(
1
1
-
+
=
+
=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
⎪
⎨
⎧
≠
-
-
=
-
-
=
=
)1
(
1
1
)
1(
)1
(
1
1
1
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二.裂项相消法:适用于
⎭
⎬
⎫
⎩
⎨
⎧
+1
n
n
a
a
c
其中{
n
a}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为常数;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
例2 求数列
)1
(n
1
+
n
的前n项和
***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裂项)如:
(1)
1
1
1
)1
(
1
+
-
=
+
=
n
n
n
n
a
n
(2))1
21121(211)12)(12()2(2
+--+=+-=n n n n n a n (3)])
2)(1(1
)1(1[21)2)(1(1++-+=+-=
n n n n n n n a n
(4)
巩固练习:1.在数列 的前n 项和为
s
n ,则
=
s
99
2.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11
++=
n n a n ,若前n 项和为10,则项数为
三.错位相减法:可以求形如
的数列的和,其中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
例1:求和: .
例2:数列1,3x ,5x 2,…,(2n-1)x n-1
前n 项的和.
小结:错位相减法类型题均为:
n
n
a b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连续相加。
四.常用结论
1): 1+2+3+...+n =
2
)1(+n n 2) 1+3+5+...+(2n-1) =2
n 5)
1
1
1)1(1+-=+n n n n
)2
1
1(21)2(1+-=+n n n n
1
11)1(1
+-=+n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