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播放多媒体录像资料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 罗丹曾经说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而且越变越美丽特别是夜晚的景象。
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其它城市的夜景, 大家想不想看呀? 那么就请大家用你们美丽的眼睛去发现它的美。
一起来欣赏。
(播放城市夜景录像)师: 看了这段夜景, 你有什么感受?生: 美极了。
师: 什么美?生: 城市的夜景很美, 水也很美。
生: 灯光很美, 很好看。
生: 夜晚的建筑物很漂亮。
师: 最美的是什么?生: 灯光。
师: 是啊, 老师也觉得灯光很美! 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 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
那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生: 世界将一片黑暗, 什么也看不到。
师: 是啊, 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光交个朋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认识它吧! ( 板书: 认识光)二、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师: 看完了城市夜景录像, 相信同学们对于光一定会有很多问题想要知道, 那么在今天的课堂上, 你们最想研究关于光的什么问题呢?谁来说一说你最想研究的问题? 同学们很善于动脑, 一个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提出了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这些问题。
( 课件出示问题)( 1) 哪些物体会发光? 哪里有光或者说光从哪里来?( 2) 光是怎样传播的?( 3) 哪些地方需要光?三、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一) 认识光源师: 首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光是从哪里来的。
”它的源头在哪? 我们知道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那同学们想一想,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生: 太阳能发光。
生: 月亮也能发光。
师: 月亮会发光吗? 谁有不同意见?生: 月亮不会发光, 它看起来那么亮, 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生: 看课外书知道的。
师: 你的知识很丰富。
看课外书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生: 老师, 我知道星星会发光。
生: 蜡烛发光。
生: 不对, 应该说是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师: 你描述得非常准确, 很棒!生: 镜子也会发光。
师: 是吗? 在漆黑的夜里, 镜子在发光? 那你能看见镜子吗?生: (笑了)看不到。
师: 那镜子会发光吗?生: 镜子不会发光。
它看起来很亮, 可能是它反射的别的物体的光。
生: 老师, 我还知道萤火虫也会发光。
师: 是啊,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也是一种光源啊!……(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
)师: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发光体的图片, (课件出示)树有根, 水有源。
光也有个源头, 大家刚才讲的这些发光体, 我们把它叫做光源。
同学们能给这些发光物体分分类吗? 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 像电灯、点燃的蜡烛等, 这一类光源叫人造光源。
像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 我们把这一类光源叫生物光源。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二)、探究”光沿直线传播”1. 猜想: 师: 光源这么多, 那么这些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 请你猜想一下。
(学生沉默, 没有人举手回答)师: 让我们联系生活中一些现象, 再结合老师的图片, 大家仔细观察, 猜想一下, 光可能会沿什么路线传播呢? (教师经过课件出示各种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图像, 阳光下人的影子, 电影放映机照向荧幕的光, 手电筒发出的光, , 舞台上的镭射光, 透过树林缝隙的太阳光,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光的传播路线。
)生: 我认为它沿直直的路线传播。
生: 我认为光可能会拐弯。
生:我认为它向四周传播。
..师: 大家都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是科学研究的前奏, 那我们要想知道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 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呢?生:做实验。
师:对, 做实验。
合理的猜想加上科学的实验验证, 才会得出准确科学的结论2. 设计方案师: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三组实验材料, 第一组实验材料有一根蜡烛, 一个打火机, 两个纸筒; 第二组实验材料有一根蜡烛, 一个打火机, 三张带孔的纸板; 第三组实验材料有一个激光灯, 烧杯, 水, 牛奶, 白纸板;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讨一下你们小组想要用哪组实验材料来进行实验, 商量完之后, 小组长来拿实验材料。
同学们先不要盲目的做实验, 应该先大胆设计实验方案。
下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你们手中的实验材料来设计、讨论你们的实验方案。
比比看, 哪个组设计的方案又快又好, 开始!师: 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的很投入,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
生交流实验方案(我们的猜想是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我们组打算这样做)师: 那我们在进行实验时, 应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问题呢?生:小组之间要团结合作;注意安全……(师的鼓励性语言你是一个谨慎的孩子。
你知道要爱护实验器材, 真棒。
)师: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 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填好实验记录单。
(不要用激光灯直接去照眼睛, 用打火机点蜡烛时注意安全, 同时要注意保护试验器材。
)师:老师看见不少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探究答案了, 好,心动不如行动, 抓紧开始你们的实验探究吧!3. 实验(生开始设计实验, 而后开始探究, 并学会在探究中分工合作、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
)(有一小组学生用激光手电照射烧杯,显示轨迹……)(有一小组的学生点燃蜡烛, 使蜡烛, 眼睛, 三个纸板的孔在一条直线上, 看能否看见光线。
)(有个学生正在用纸筒看蜡烛的火焰…… )(有一组的学生用激光灯沿白纸板照射, 显示轨迹)四、交流与表示师: 都研究好了吗? 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其它同学要认真听并做好记录, 若有不同意见能够站起来补充。
(生上台演示)生: 用激光手电照烧杯, 能看见光线。
师: 你认为这说明什么?生: 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师: 谁再来说说?生: 用蜡烛光照在纸板上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小孔, 也能看见光线。
这也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
生: 用纸筒照蜡烛能看见光线, 把纸筒弯折就看不见烛光。
师: 你认为这说明什么?生: 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生: 我还发现用激光手电沿白纸板照射, 能看到光沿直线传播。
师: 刚才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
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这个现象还能够帮我们做游戏呢! 你看(教师演示)谁能玩出花样来, 你们来玩玩。
学生玩游戏。
(手影游戏)师: 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 影子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生: 只有在有光、有挡光的物体时才会有影子。
影子的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 我们用实验、游戏的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想, 得到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可谓收获颇多, 旗开得胜。
师: (点燃一根蜡烛)看到这个蜡烛光的同学举手。
生举手。
师: 这么多同学看到了蜡烛光, 说明了什么?生: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师: (板书结论)光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三)哪里需要光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很多, 谁能来说一说?生: 手电筒在夜晚发出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 晚上, 汽车的车灯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自由发言。
(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手影等。
师要有鼓励性语言, 比如: 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你是一个好的观察者)师: 光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有了光, 才有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你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光? 哪些地方需要光?生: 晚上做作业需要光。
生: 看电视需要光。
生: 医生做手术需要光。
生: 植物生长也需要光。
师: 你知道的可真多!生: 动物也需要光。
(课件播放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调查, 拓展延伸师: 同学们知道的知识真不少, (出示图片)在生活、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都需要光, 光不但带给我们便利, 还美化、装饰了我们的生活, 光带给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没有了光, 世界将会一片黑暗, 人类将无法生存。
光虽然是美好的, 但”过犹不及” , 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
老师这里有一些关污染资料,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图片, 室内的光不要太过富丽堂皇, 夜晚的车灯污染。
让学生知道光污染现象, 认识到要合理利用光。
)六、谈收获师: 经过一节课的探究学习, 相信同学们的大脑中已经储存了关于光的不少知识, 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课件出示习题)师: 恩, 同学们都非常了不起, 都很棒! 那谁来谈一下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收获师: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光学问题。
其实科学就在身边。
让我们留心观察、积极探索, 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发现更多科学的奥妙, 明白更多的科学道理, 我想你们都会成为小光学专家。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