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修课讲义

思修课讲义


(5)有关婚姻爱情和家庭问题 (6)有关学习名人和英雄的情操 (7)有关职业道德
(8)学习国内外优良文化传统
(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
(10)有关暴力、吸毒、凶杀、性解放、
核战争等
(四)法国的德育教育
1、法国教育部在1977《法国教育体制改
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 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 从而使他能够独立的重申社会协约。或在 他认为需要的时候修改这种协约。

19岁大学新生因生活不习惯割颈自杀
据同学小梁介绍,14日晚8时至10时,学校安排 新生参加计算机基础测试,唯独小孔没参加,呆 在寝室里。”小梁说,当晚11时许,小孔的室友 回到寝室后,发现小孔已倒在血泊中。 据一直陪护着小孔的老师介绍,小孔说自杀的原 因很简单,由于刚进入大学,很多地方他都不习 惯。“他没有什么朋友,内心孤僻。”老师说, 这也许是他自杀的一个诱因。
(3)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
超脱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的旧模式。 自主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重建自己的归
属感和友谊范围。 不把落后习俗带进高校。
(4)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由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想象转变为单调紧张
的现实生活。大学生活拒绝浪漫情调,正 确对待学习压力。生活方式单调,妥善安 排时间。 面对现实,重新规范,找到新 的生活乐趣。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全球视野中的“思想道德修养” 课

有的同学认为“思想道德修养”课仅仅 是一门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事实上, 世界各国都非常的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 养课,只是名称和内容不同而已。
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
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 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 寒心。 2007年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 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 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 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
四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方 法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 第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
别中学习。 第三,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
温馨提示:

在人的一生中,后天的非智力因素(习惯、 个性、人格)对人的影响远远大于先天的 智力因素。
五 适应人生的新阶段
(一)大学的含义: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
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 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 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
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 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 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 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 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 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
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 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 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 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 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三) 英国的德育教育
1英国在90年代由教育部颁布了《道德教
育大纲》,其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 德价值观,其德育教育内容包括: (1)有关社会意识、公民意识和个人的义 务和责任。 (2)有关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和雇主关系。 (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

思考
你认为发生这种事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应该怎样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学习特点的变化
由一般的简单记忆和反复训练,转变为专
业性的系统学习和独立研究。 专业人才培养阶段,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自主判断教师讲授内容,做好笔记。 充分利用图书馆,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参考 书和有关资料,加深理解。
1《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
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 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 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 健康的国民。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校开设的“修身课” 是日本近代教育首次设置的思想道德课程。
2日本教育审议会1988年在其政改报告中
说: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力都足 以承担21世纪的日本年轻一代,将决定未 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加强学校的德育教 育。 3不仅如此,战后日本的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直是按“智、德、体”的次序来实践, 但该木《目标》要求以“德、智、体”的 次序来实践。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前言: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和义务,个 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 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怎样做人, 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什 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一系列的人生 课题,都需要同学们去观察、去思索去时 间和去作出选择,同时也需要思想上的教 育和引导。

19岁大学新生因生活不习惯割颈自杀
14日晚11时许,广州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大一 男生小孔,疑因不习惯大学生活,内心孤僻的他 竟用玻璃片割颈自杀,幸抢救及时已脱离危险。 15晨零时10分许,记者赶到小孔所在的广东省 中医院大学城分院急诊科。据医护人员介绍,小 孔是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一名刚入学的大一 新生,今年19岁。“送到医院时,他全身都是血, 颈部动脉血管附近有两个很深的创口,医生及时 清理出插进去的玻璃片,缝合了创口。”主治医 生告诉记者,伤者目前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三 全球视野中的“思想道德修养” 课

因为任何国家和社会,都要有它的道德 和行为准则,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 信念。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 尽管各国的德育课的名称和课程设置不尽 相同,目的大体都是一致的,就是通过 “灌输”,使青少年关心和认同社会,参 与社会事务,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成 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积极因素。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为主线,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 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思想 政治理论课程。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以适应“以德治 国”、德法兼治的治国方略的要求。
每一个哈佛本科毕业生都应当受到宽博的 教育,要求受到教育的学生必须掌握科学、 历史、文化与艺术、外国文化、社会分析 和道德推理六项,其中社会分析和道德推 理开设了20余门课,涉及大量资本主义精 神和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
(二)日本的德育教育
日本高校的德育教育一直遵循《教育基本
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
2、1985年法兰西学院在向总统的报告中
指出: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 道德教育的责任。
3、法国的德育教育内容主要有: (1)人权教育 (2)民主生活
(3)国家政体
(4)爱国主义教育
(5)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国、
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
(五)德国的德育教育
(四)确立大学目标
1道德素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文化素质:加强人文、社科方面知识的修
养 3身体素质:锻炼身体,为祖国健康工作 50年。身体锻炼对心理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4审美素质: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陶冶情 操,提高素养。
六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 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
: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 他说,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 领,而是应用型白领,应该叫“银领”。 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经过实践的锻 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
(三)环境的改变与适应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达尔文
(1)生活环境的改变 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
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新世纪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江泽民:

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你们是 承前启后的重要的一代。我国现代化建设 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 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习什么样 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 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
二 、教学内容
适应人生新阶段,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追求远大的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
二 、教学内容
适应人生新阶段,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追求远大的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一)美国的德育教育
1、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以拯救灵魂和培
养良好行为为目的的宗教教育并把他看作 是美国道德教育、伦理教育和价值取向的 基础。
2原联邦教育部长内贝特1988年向总统里
根递交的5年教育改革计划中强调:为使学 生“增强成功的民族精神”、“富有爱国 精神”,必须在“道德课”、“纪律秩序” 和“勤奋学习”三个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3乔治-布什在他的《重视德育教育》一文
中明确强调: “学校不能仅仅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 加品质才是教育的目的”, 41990年,他签署的《关于全美教育目 标的报告》,明确要求全美所有学生都要 参与提高和显示良好公民意识,社会服务 与责任的活动。
5哈佛大学根据其核心课程的指导原则,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