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本文在分析城市化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城市化内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对近十几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来更加全面的研究河北省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最后对加快河北省城市化提出了对策措施。
标签城市化;河北省;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河北省从2008年起在全省开展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达到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魅力初步显现、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工作目标,向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的现代化城市迈出关键步伐。
经过2年的努力,今天的河北,三年大变样已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建设正走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
本文在这个背景之下,对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
1 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
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
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差异理解,互相补充,使城市化的内涵更为充实。
尽管不同学者对城市化的内涵理解不同,但理论界对城市化内涵的共识还是有的,从根本上说,城市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村城市化、城市规模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包括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以及文明程度城市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2 河北省概况河北省地处华北的腹心地带,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
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其余大部为平原。
总的来说,河北省的地势有三大地貌单元,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 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
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河北省海岸线长487 公里,总面积达18.77 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034 万,现有11个省辖市(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23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区、35个市辖区。
河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现在的河北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产业雄厚、经济发达,在全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河北正在举全省之力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
3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传统的城市化水平度量方法主要是指单一指标的度量方法,包括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城市用地比重指标等。
这些单一指标的度量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其科学理论依据有限。
因为单一的指标只能反映城市化中某一方面的转变,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全部内涵[1],这就使得在评价区域城市化水平时显得过于单调。
而如上文所说,城市化是一个包含多个方面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不能仅以城市人口比重或非农业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唯一标准。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评,这样,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区域城市化水平会更全面、更合理。
1971 年, 美国的运筹学家托马斯·沙旦提出了一种称为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做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的优化决策。
3.1 选取指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按照指标的代表性、多样性、权威性、系统性和可获得性原则[2],分别从相应年份的《河北省统计年鉴》中选取13 个与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构成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用几个指标来代表城市化发展的某一方面内容。
根据城市化的内涵,选取非农人口比重和总人口密度来代表人口指标水平;用人均GDP、非农业产值比重、人均区域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来代表经济指标水平;用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城镇燃气普及率、以及城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来代表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用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邮电通讯业务量以及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代表城市生活水平指标。
可以说,在数据来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以上13 个指标基本上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城市化的内涵。
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
3.2 确定各层因素的权重。
AHP法是利用某种能对事物做出优越程度区别的相对度量作为评价事物合意度的指标,这个相对度量稱之为权重或优先权数,它是用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事物优越程度的指标,指标值越大,权重越大,说明优越程度越高。
在研究了大量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ahp软件,计算出了一级、二级指标权重值。
各级指标的权重见表1。
表1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人口指标0.31 非农人口比重(%)0.65总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0.35经济指标0.27 人均GDP(元)0.27非农业产值比重(%)0.32人均区域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人) 0.23实际利用外资(美元/人)0.1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0.23 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0.26城镇居民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平方米) 0.36城镇燃气普及率(%)0.22城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标台/万人)0.16城市生活水平指标0.19 人均生活用水量(升)0.21人均邮电通讯业务量(万元/人)0.3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人)0.453.3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及处理原始数据取自1996年至2010年的《河北经济年鉴》。
由于所采用的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的量纲不同,因此需要将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
对于指标体系中的正向指标,在指标量化过程中,采用线性加权与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来量化评价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各项指标。
量化模型如下所示:=(- )/( - )= 其中,代表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值,代表第i 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绝对值,代表所有城市的第j个指标值的最大值,代表所有城市的第j个指标值的最小值。
各指标值为其下一级指标权重与标准化值乘积之和。
4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评价根据上述城市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一级指标的评价值和综合评价值见表2。
表2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一级指标评价值及综合评价值年份指标体系1996 2000 2005 2007 2009人口指标0.00 0.27 0.72 0.86 1.00经济指标0.05 0.25 0.51 0.75 0.99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0.00 0.43 0.57 0.74 0.98城市生活水平指标0.08 0.10 0.47 0.73 1.00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值 0.03 0.29 0.58 0.78 0.99具体分析各一级指标可以看出,河北省城市化水平在1996年至2010年这十五年中大幅度提高,发展迅速。
同一时间段,不同指标的提高速度也不尽相同,但综合来看2000-2005年间,河北省城市化发展速度最为迅猛。
从上面表格中人口指标来看,2000年-2005年间,人口指标从0.27提高到0.72,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城镇面积迅速扩张,导致非农人口激增;二是由于2000年后,工业发展难以取得突破性的增加,主要通过城市化发展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拉动内需,人员需求大量提升,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涌入城市。
从经济角度分析,从1996年-2009年,经济呈加速发展的趋势。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基本同步,二者相互影响,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来看,1996年-2000年间,河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发生明显变化,河北省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一大重心,尤其是對交通设施的改善,这一举措有利于吸引外资,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但2005年之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放缓,目前,城市基础设施仍是制约河北省城市化的一个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改善。
从城市生活水平角度来看,进入21世纪后,城市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这里想主要说一下人均生活用水量这一指标,它与城市化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生活用水量越低。
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各方面的素质提高,节水意识增强,政府加强节水宣传力度,加强污水处理力度等措施,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另一主要原因是城市化速度快速增长,水资源缺乏,城市供水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人均生活用水量减少。
5 推动河北省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建议5.1 培育壮大环城市群。
发挥环首都城市的区位优势,强化承德市、张家口市、保定市、廊坊市等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紧邻北京的13个县(市、区)发展,构筑环首都新型城市群;发挥省会石家庄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邯郸冀南新区,壮大邢台、衡水规模,加快发展冀中南城市群。
5.2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石家庄作为河北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京广、石太、石德等铁路交汇于此,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而唐山是河北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一大城市,是中国北方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
以石家庄与唐山作为带动整个河北省发展的龙头。
5.3 明确以京津为依托的指导思想。
由于河北省的中心位置被京津两大城市占据,将我省分为南北两大块,是省内很难形成有机整体。
所以更要借助京津两大城市的科研、技术实力和资金,来发展河北省。
参考文献:[1]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J].人文地理,2007,96(4):1-5.[2]耿海清,陈帆.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人文地理,2009,109(5).[3]都沁军,田亚明.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现状与政策选择[A].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5,(2).[4]赵玮, 岳德权. AHP的算法及其比较分析.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95,01[5]王秀华. 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研究. 2006.10[6]刘瑜. 河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010,06[7]都沁军,武强. 基于指标体系的区域城市化水平研究.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5)[8]陈永国. 河北省城市化的进程分析与趋势展望. 经济与管理,2008,12[9]孙锦,刘开第. 河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22(2)吕漪(1989-),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专业: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