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陆游专题课件

陆游专题课件

陆游专题
陆游
陆游专题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和创作
一、生平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中年自号放翁,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的祖父陆佃是王安石 的学生,当过尚书右丞; 父亲陆宰,当过京西路 转运副使。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 宋山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诗 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 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主要作品有《游山西村》、《书 愤》、《临安春雨初霁》、《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钗头 凤》 、《示儿》等。其中词作 《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 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二、陆游诗歌的特点
(一)诗风雄浑豪健,气势奔放,境界壮 阔。兼李白豪放飘逸与杜甫沉郁顿挫为 一炉,而又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
(二)善于凭借幻境、梦境来表达在现 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
(三)陆游最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其 中七律对仗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 至雕琢;七绝笔致流转,情韵深长。
? 第三,语多豪壮。这些特点构成了陆游诗 豪放浪漫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白,陆 游也因此有了“小李白”之称
二、写景物和日常生活
他也有不少诗歌是以细腻冲淡的笔法、 闲适恬和的情调,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 活,它们构成了另一种旋律。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B.忧愤朝政
?
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 C.忧愤自己
?
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 这一类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 表现在:
? 第一,往往借助于梦境的描写来表达恢复 中原的愿望。
? 第二,往往不对某一事物作静态细致的描 绘,而是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 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 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 托。莫、莫、莫!
宋代陈鹄的《耆旧续闻》 (卷十):
“其妇见而和之 ,有‘世情薄,人情 恶'之句 ,惜不得其全阙。未几 ,怏 怏而卒。闻者为之怆然。此园后更 许氏,淳熙间,其壁犹存,好事者以 竹木来护之。今不复有矣。”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第二类诗以描写日常生活及景物为主, 往往从平常的景象中体悟出特别的意味, 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在平淡自 然的风格中,时常可见对语言的精心锤炼。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 送黄昏花易落。晓风 干,泪痕残。欲笺心 事,独语斜阑。难! 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 魂常似秋千索。角声 寒,夜阑珊。怕人寻 问,咽泪妆欢。瞒! 瞒!瞒!
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
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 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 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 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
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 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 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
第三节 陆游的词
陆游词的内容
一、寄寓 了心灵深 处的真情 实感。
周密《齐东野语》:
“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 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其 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 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行知挈去, 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 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 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 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而赋 《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三)辗转任职和在山阴农村闲居时 期。从淳熙五年到去世(1178- 1210)。
五十四岁的陆游于淳熙五年离川东归后, 曾在福建为官,但不久就遭到弹劾, 罢职回乡。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陆游生活经历的三个时期:
(一)辗转任职和闲居时期。从绍兴十四年 (1144)到乾道五年(1170)。
? 45岁以前,他先后任福州宁德县主薄、枢 密院编修、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 北伐而罢职家居。
? (二)入蜀从军时期:乾道六年(1171) 到淳熙五年(1178)。
? 陆游于乾道六年底到达夔州,一年以后, 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管理军务。后随 着王炎调回临安,陆游也被调至成都担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 颔联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 颈联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 尾联 “书” 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

?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 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 A.忧愤国家
? 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 一、陆游诗歌的题材 ? 陆游今存诗九千三百多首,题材非常广泛,
尤以表现自己爱国热情的诗数量最多,质 量也最高。
梁启超《读陆放翁录》: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1、抗敌复国主题。
这类作品同时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 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 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 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