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医学科研中的常用统计方法-2013.7.16
临床医学科研中的常用统计方法-2013.7.16
四、数据的统计描述
2、常用统计图的类型和图形的选择
返回目录
五、统计学检验方法的选择
(一)单变量定量资料统计学检验方法的选择
五、统计学检验方法的选择
(二)单变量定性资料的统计学检验方法的选择
五、统计学检验方法的选择
(三)单变量等级资料统计学检验方法的选择
等级资料分组比较多用非参数检验,
若为两组配对等级资料的比较,选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若为两组独立样本等级资料的比较,选Wilcoxon两样本秩 和检验 若为多组独立样本等级资料的比较,选Kruskal-Wallis H检 验 若为多组配伍设计的等级资料的比较,选用随机区组设计 的Friedman M检验。
2)标目:有横标目和纵标目。横标目反映主要研 究的事物和现象,位于表的左侧,说明每行数字 的含义;纵标目是用来说明主语的统计指标,位 于表的上端,说明各列数字的含义。标目的文字 应简明扼要,有单位的要用括号注明单位
四、数据的统计描述
2、列表要求 3)线条:最基本的线有三条,即顶线、底线和纵标 目与表体之间的分隔线。如需合计,则各组数字 与“合计”数字之间也可有分隔线。如果需要有 总标目,则纵标目与总标目之间也要画线分开。 表中更不能有斜线和纵线 4)数字:表中的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同类 指标数据应取相同的小数位,位次对齐。当数据 不详时可用“…”填充,无数据时用“-”表示, 零值应用“0”表示 5)备注:一律列在表的下方,可用“*”等符号表
2、分类变量的代码:输入计算机进行统 计分析表示:如性别(男/女)、疾病 (有/无)、结局(存活/死亡)等二分类 变量,采用代码0、1表示,对于多分类变 量,可以采用代码1、2、3、4、5…来表 示各个类别
二、变量类型及处理
3、哑变量的设置:进行定量分析时,对于有g类的多 分类变量,需要用g-1个取值为0或1的哑变量来完整 地表达这些类别。 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三 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可用两个哑变量X1、X2表示,赋 值方法为:X1=(1 西医法,0 其他), X2=(1 中西医结 合法,0 其他),即: (X1=0、X2=0) 表示中医法 (X1=1、X2=0) 表示西医法 (X1=0、X2=1) 表示中西医结合法
3、数据的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考察
如:水中细菌数等符合Possion分布的数据可
通过平方根转换;非传染病患病率、淋巴细胞
转换率、钡餐胃排空检查的残留率等符合二项
分布的数据可通过平方根反正弦函数转换;抗
体滴度资料可通过对数转换
返回目录
四、数据的统计描述
四、数据的统计描述
(二)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1、构成比:表示各类别在总数中的比重或百分比
四、数据的统计描述
(三)等级资料的统计描述 等级数据可以用构成比或率来计算,如临床
疗效可表示为治愈率、好转率等,腹痛根据
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可计算各程度的
构成比,即用各种程度病人数除以总病例数,
各构成比之和应为100%。
四、数据的统计描述
(四)统计表
四、数据的统计描述
2、列表要求
1)标题:应简明扼要、清晰准确地反映出统计表 的中心内容,必要时需注明时间和地点。在表上 端中间位置,若一篇文章中引用有多张表格,标 题前应加上表号
变量:表达总体中个体的特性的指标称为变量,变量 的取值称为变量值,统计学中的变量通常是指随机变量。 变量可分为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两种
二、变量类型及处理
(一)定量变量
1、定量变量(数值变量):是对每个观察对象的
观察指标用定量方法测定其数值大小,一般有度 量衡单位。由定量变量构成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数值变量资料) 2、分类: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整数值, 连续型变量可以取实数值上任何数值
4、绘制统计图中存在的问题
七、临床科研中医学统计应用典型错误
(二)统计推断错误辨析 1、定量资料统计推断的错误辨析 (1)忽视 t 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
(2)误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分析配对设计资 料
(3)误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 检验处理具有一个重 复测量的单因素设计资料 (4)误用t 检验处理析因设计的定量资料
资料正态性考察:方法多,可用频数图考察或正 态性检验 方差齐性考察:两组方差齐性检验可用F 检验, 多组方差齐性检验可以用Bartlett检验和Levene检验
某些属于某种特殊分布或具有一定特征的数据, 虽不呈正态或方差不齐,但经过一定数据转换后可使 其变成正态或方差齐性
三、科研数据考察
六、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实例分析
分析: 该研究为完全随机设计、资料为计量资料、 正态分布、方差齐性,两组的比较—选用两 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试验药:X1=2.0650mmol/L, s1=3.0601mmol/L 对照药:X2=2.6250mmol/L, s2=2.4205mmol/L
变成分类数据。
三、科研数据考察
注意: 如:研究者将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用 正常、 轻、中、重度贫血来表示,这样虽然照顾了 临床工作的习惯,却减少了资料所提供的信 息量。
三、科研数据考察
2、离群数据的处理
离群数据:个别数据与群体数据严重偏离
时被称为离群数据或极端数据,离群数据可能 是错误数据 局外值与局内值:某些奇异数据与其他数据 不是属于同一总体,称为局外值;某些数据虽 与其他数据相差较远,若仍属同一总体,这样 的数据称为局内值
返回目录
三、科研数据考察
1、资料类型的考察
若每个观察单位都有一个数值,而无
论这个数值是具有度量衡单位,还是没 有度量衡单位的资料都是定量资料; 若每个观察单位只有属性或类别之 分,而没有数值的资料都是定性资料。
三、科研数据考察
1、资料类型的考察 如: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的百分比,若是以 白细胞为观察单位,则每个白细胞没有相应 数值而只有不同的类别,此时应判为定性资 料;若是以人为观察单位,则每个人有一个 相应数值(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故此时 应判为定量资料。
六、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实例分析
例2:在上述例6国产四类新药阿卡波糖胶糖的降血 糖效果研究中,测得用拜唐苹胶囊对照组20病人 和用阿卡波糖胶囊试验组20例病人,其中8周时糖 化血红蛋白HbAc(%)下降如表2。问用两种不同药 物的病人其HbAc(%)下降值是否不同? 表2:对照组和试验组HbAc下降值(%)
分 组
对照组 试验组
n
20 20
x
1.46 1.13
s
1.36 0.70
六、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实例分析
例 3
返回目录
七、临床科研中医学统计应用典型错误
(一)统计描述典型错误辨析
1、不考虑资料的分布状态滥用均数和标准差
2、相对数应用错误
(1)以“构成比”代“率”
(2)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太小
3、统计表使用中存在的错误
二、变量类型及处理
(三)变量的处理
1、变量类型的转化:一种类型的变量可转化 为另一种类型的变量。但只能由高级向低级转 化,即按照连续型、有序、无序、二分类变量 的顺序转化,不能作相反方向的转化。离散型 变量通过适当的变换或连续性校正后借用连续 型变量或有序变量的方法来分析。
二、变量类型及处理
(三)变量的处理
三、科研数据考察
注意:
有些临床科研工作者,常人为地将定量的结果转
化为分类变量的临床指标,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定量资料提供的信息量最为充分,可进行统计分
析的手段也较为丰富、经典和可靠;定性资料在这
些方面都不如定量资料。因此,在临床实验中要尽
可能选择量化的指标反映实验效应,只有确实无法 定量时,才选用分类数据,通常不宜将定量数据转
(五)单变量、多变量?
(六)分析目的?
返回目录
二、变量类型及处理
总体:任何一种研究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根据研究 目的确定的同质全部研究对象称作总体 样本:根据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出的有代表性的
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的子集称作样本
同质与变异:一个总体中有多个个体,具有一些共同 的特征(即同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即变异)
三、科研数据考察
2、离群数据的处理
处理方法:首先要找出离群的数据,看是否 在可能的范围内;其次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 错误而造成的误差,如抄错的数据或仪器失灵 记录的数据;最后,决定是否从分析中剔除。 对错误数据,要坚决剔除;对奇异数据,要根 据统计学方法决定是否保留
三、科研数据考察
3、数据的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考察
四、数据的统计描述
(五) 统计图
1、统计图的结构
4)尺度(刻度):纵横两轴都有尺度,横轴尺度自 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数值一律由小而大。 尺度间隔要宽松。用算术尺度时,等长的距离应代 表相等的数量
5)图例:说明统计图中各种图形所代表的事物。当 图中用不同线条或颜色来表示不同事物和对象时, 需用图例加以说明。图例通常可放在图的右上角空 隙处或右侧,或下方中间位置
2、率:表示发生强度或频率的指标,是表示某种现
象发生的实际数与该现象可能发生的总数之比
构成比一般不能说明事物发生的强度
两个率进行比较时,如果某一指标足以对率的大
小有影响,而该指标的构成在两组内不同,则需对
该指标进行标化。
四、数据的统计描述
(二)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3、相对比:两个有关指标之比,用以描述两 者的对比水平。优势比(OR)与相对危险度 (RR):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 RR是两种暴露条件下发病率之比,OR是在病 例对照研究中表示暴露与疾病发生之间的相关 程度,是RR的近似值
临床医学科研中的常用统计方法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吴成秋
主 要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