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

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1856-1860) 中法战争(1883-1885)
外 患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圆明园残存遗址
“开拓万里 之波涛”, “布国 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 《御笔信》
满蒙 中国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1860年左右,崔济 愚创立了东学教 (一种半宗教性的 会党组织 ),以对 抗传入朝鲜的西方 文化,并致力于帮 助穷困农民争取权 益,口号为“惩治 贪官污吏”和“斥 倭斥洋”。1894年 1月11日,全琫准 图中坐者即为东学党领导人全琫准 率领农民军队在全 罗道古阜郡举行起 义,后被镇压。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 对外扩张(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②朝鲜东学党起义——契机 ③消极备战腐败无能,寄希望于列强——中国
2.过程: 3.影响:
黄海战役
旅 顺 平壤战役 大连
威海战役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
深入到内地
苏州 杭州
重庆
沙市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
①远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 外扩张(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②近因:1890年经济危机 ③朝鲜东学党起义——契机
2.过程:
①时间:1894-1895 ②经过:电影《甲午风云》 ③结果:《马关条约》(内容→危害)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外扩 张(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②朝鲜东学党起义——契机 ③消极备战腐败无能,寄希望于列强——中国
2.过程:
①时间:1894-1895 ②经过:电影《甲午风云》 ③结果:《马关条约》(内容→危害)
3.影响:
颐台 和湾 园岛 又已 搭割 天日 棚本
李鸿章 伊藤博文
1.背景:
①远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 外扩张(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②近因:1890年经济危机 ③朝鲜东学党起义——契机
2.过程:
①时间:1894-1895 ②经过:电影《甲午风云》 ③结果:《马关条约》(内容→危害)
3.影响:
①对日本 ②对列强: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③对中国:半殖半封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中国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清政府军事改革,资 产阶级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3.影响: 半殖半封社会完全确立;各阶层继续探索
义和团运动
资料: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 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 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 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 吉、俄罗势萧然。……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 统庆升平。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教会势力猖獗,民族矛盾激化
2.过程:
①时间:1894-1895 ②经过:电影《甲午风云》 ③结果:《马关条约》(内容→危害)
3.影响:
①对日本 ②对列强: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③对中国:半殖半封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中国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清政府军事改革,资 产阶级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庚子事变
1.背景:
①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农民 反帝斗争)
2.过程:
3.影响:
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 将西摩尔带领八国联军 从天津进犯北京
八国联军将领在天津合影
八国公使纷纷冲进紫禁城争坐龙椅
2、如何评价 “扶清灭洋”的口号?
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火轮船。” 扶清: ①争取官员反帝 ②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忽 视了当时严重的阶级矛盾 灭洋: ①动员群众反帝 ②盲目排外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 联合绞杀
战败 →败因?(合作探究)
三 军 败 绩 , 割 地 求 和
万 寿 无 疆 , 普 天 同 庆
《有感一章》 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为什么课本上说《马关条约》是继 《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 不平等条约呢?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 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义和团运动 的实际反帝效果如何?
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企图
1901年9月7日奕劻与李鸿章同
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辛丑条约》P59 危害
赔款4.5亿, 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使中 以关税、盐 国税收被列强操纵控制 税作抵押 划使馆界 列强侵华大本营 拆炮驻兵 严禁反帝
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致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半个世纪 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危害:使人民与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为商埠 危害: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 危害: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皇城,皇帝的 子民们竞相扶逃命。也留下了这张真实的民众竞 相扶梯相助八国联军的照片。
在北京菜市口刑场被侵略军斩首的清政府高官有礼部 尚书启秀和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启秀曾荐五台山僧人 御敌,后被日军拘禁。朝廷下旨革职,但八国联军仍 要求作为“祸乱罪魁”追究,次年被斩于菜市口,史 称“主拳诸臣兵败被诛”。
3.影响:
①对日本 ②对列强: ③对中国:
日鹰蛙肠熊虎 代代代代代代 表表表表表表 日美法德俄英 本国国国国国 。,,,,,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
①远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 外扩张(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②近因:1890年经济危机 ③朝鲜东学党起义——契机
完全控制清府,便于镇压反 帝运动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工具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庚子事变
1.背景:
①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农民 反帝斗争)
2.过程:
①时间:1900-1901 ②经过:天津→北京 ③结果:《辛丑条约》(内容→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