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语习得焦虑、自我控制与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1

二语习得焦虑、自我控制与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1

(2004)博士论文中的“大学生自我控制调查问 卷”改编而成(“二语习得自我控制能力问卷”, 以下简称“自我控制”)。为了避免学生倾向于选 择中间的答案,答卷选项由原来的 Likert 五级量 表形式改为六级量表形式(详见附录 2)。得分越 高,表明被试的自我控制感越强(部分问题反向 设计,数据统计时进行了逆转)。学 Nhomakorabea习


提 要:本文以129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用定量的方法调查了大一学生
的二语习得焦虑、自我控制及其相关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鉴于大一学生刚刚从高中
升入大学,本研究也将高考成绩纳入研究模型。相关分析显示,大一学生的二语习得水
平与二语习得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控制存在显著正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连榕、罗丽芳(2003)以 115 名中学学业优良生 中男生 30 人,女生 99 人,参加受试时的平均年
和中等生为研究对象,发现与学业优良生相比, 龄为 19.7 岁。学生所学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公共
学业成就中等生的自我监控水平显著低下。于国 管理、会展、建筑、新闻、广告等。
庆(2005)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揭示了大学生
要预测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 al. 1999)。所以,FLCAS 可以用作我们测量大一
大一学生二语习得水平?
学生的二语习得焦虑的工具。量表共 33 个项目。
为了避免学生倾向于选择中间的答案,答卷选
2. 研究方法
项由原来的 Likert 五级量表形式改为六级量表形
式(详见附录 1)。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二语习
供依据:
“二语习得焦虑问卷”根据 E. K. Horwitz 编
1) 大一学生语言学习焦虑、自我控制感、高考 制 的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FL-
成绩与他们的二语习得水平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相关? CAS)略加修改而成(问卷汉语译文转引自王才
2) 二语水平不同的大一学生(高中低组) 康 2003)。FLCAS 包 含 四 个 因 素( 担 心、 紧 张
1.2 相关研究回顾 近年来,语言学习焦虑、自我控制等不但在
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的重视(董奇、周 勇 1994;王才康 2003;连榕、罗丽芳 2003;张 日 、袁莉敏 2004;何文 2005;于国庆 2005; 丁芳、武莹莹 2007),而且也是二语习得领域的 研 究 兴 趣 所 在(Horwitz 2001;Ganschow et al. 1994;Saito, Garza & Horwitz 1999;Salim 2004; Kondo & Yang 2004;Montgomery & Spalding 2005;Putwain 2007;Liu & Jackson 2008;Yan & Horwitz 2008;王银泉、万玉书 2001;范琳、高 德新 2005;成艳萍等 2007;苏筱玲 2007)。
在自我控制和二语习得焦虑方面,二语水平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高分
组与中等组之间、中等组与低分组之间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回归分析显示,高考
成绩、二语习得焦虑和自我控制显著预测大一学生的二语成绩。
关键词:二语习得焦虑;自我控制;二语习得
1. 问题提出
1.1 理论依据和意义 以罗杰斯(C. R. 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
2.1 研究对象
得焦虑( 以下简称“焦虑”)程度越高(部分问
本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浙江省一所地方性普 题反向设计,数据统计时进行了逆转)。用本研
26
刘凤阁
究采集的数据对该量表进行考察,结果显示问卷 的四个因素之间具有正相关,问卷的 Cronbach’s Alpha 整体信度系数为 0.911。
2.2.3 二语习得自我控制能力问卷 “二语习得自我控制能力问卷”根据于国庆
Liu & Jackson(2008)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 被试在英语课堂上、面对众人讲话或考试时感到 焦虑;外语焦虑程度越高,越不愿意进行语言交 流,自我评价的语言水平也越低。Salim(2004) 调查了 67 名七年级中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和语言 学习效果的关系,发现二者呈显著负相关。Saito et al.(1999)发现被试的阅读焦虑与对阅读材料 难度的感觉(perceptions)有关系,即感到难度越 大,焦虑程度就越高;被试的阅读焦虑、一般语言 焦虑越高,成绩就越低。张日 、袁莉敏(2004) 以 315 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 现外语成绩及格组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不 及格组学生,男女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无显著性 差异;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性别、 外语焦虑是外语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可见,焦虑不但是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重 要研究课题,也是二语习得领域的热门话题。因 此,研究大一学生的二语习得焦虑和自我控制感 对心理学、教育学和二语习得等领域都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其实证研究数据对这些领域具有一 定的文献贡献价值。
同时,作为学习者因素的焦虑和自我控制两 者之间有何联系也是学者们关心的话题。董奇、 周勇(1994)发现焦虑对行为控制起阻碍作用。 鉴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同时将焦虑和自我控制纳 入研究模型。
近年来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的 自我监控能力落后于学生个体其他方面的学习能 力;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在一定阶段不能自主
25
二语习得焦虑、自我控制与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
形成,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何文 2005)。这一研 通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2007 级),
究结果对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具有重要启示。 最终列入本次研究的受试学生总数为 129 人,其
自我控制的内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该研究 2.2 研究工具
提出的理论及模型对二语习得领域学生自我控制
研究工具包括二语水平测试、二语习得焦虑
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于国庆 问卷、二语习得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和高考英语成
(2004)专门针对中国大学生设计的自我控制调 绩。二语习得焦虑问卷、二语习得自我控制能力
习者的行为控制分数与焦虑的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试(以下简称“水平考试”)成绩作为测量学生
但在众多的研究当中,针对大一学生所做的 二语水平的依据。为了测量本次水平考试的信
语言学习焦虑、自我控制与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 度,考试结束五天以后,笔者采用同一套试题
较为少见。因此,本文尝试进行这方面的实证研 (只是题目编号重新排列)对部分被试进行再测
查问卷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工具。 问卷在二语水平测试前一周施测。
丁芳、武莹莹(2007)也发现学业中等生的自我
监控学习能力与优等生相比明显偏低。
2.2.1 二语水平测试
董奇、周勇(1994)研究了焦虑与行为控制
采用 2008 年春季的一次相当于非英语专业
之间的关系,发现焦虑对行为控制起阻碍作用,学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水平的模拟考
1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 2008 年度(高校)规划研究课题(编号:SCG182);浙江省宁波市 2007 年度(高校)教育科 学规划研究课题(编号:YGH-100)。
24
刘凤阁
括确立目标(goal setting)、计划(planning)和评 估(assessment);心理生理机制包含年龄、态度、 动机,也包括语言学习焦虑(anxiety)在二语习 得 中 的 作 用(Bachman & Palmer 1999)。Spolsky (2000)列举了 74 个二语习得条件,其中“条件 33”认为有些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二语时会产生 语言焦虑,影响学习效果。不过,Spolsky 也谈到, 语言焦虑在有些情形下对学习结果的解释很显著, 而在另一些情形下却不显著(同上:207)。因此, 需要一些实证数据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
义教育思想特别强调情感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认 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任何创造性 的活动都是认知和情感的统一。当这种情感因 素受到压抑甚至是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 得不到发展和实现。焦虑,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感 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自然受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的关注。此外,情绪心理学(Emotional Psychology)也认为,认知活动受情绪的驱动,情绪对认 知活动起到组织或瓦解的作用(范琳 2007)。情 绪 调 节 教 学 模 式 涉 及 兴 趣、 愉 快、 好 奇 和 焦 虑 四种情绪要素,强调四者对学生认知的动力性作 用。自我控制也涉及多个领域:在心理学领域,
研究大一学生的二语习得的焦虑感和自我控 制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大一是学生由中 学的初级二语习得水平过渡到中高级水平的关键 转折期,而且由于“我国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存 在着严重的不对接现象,大一新生需要改变传统 外语学习观念”(王守宏 2006),这就必然会给大 一学生的二语习得带来许多挑战和诸多困扰。学 习者一开始会感到茫然(disorientation),感到学 习目标不如从前明确,学习效率不如从前高。这 种“ 茫 然 ” 的 不 确 定 感 的 原 因 既 包 括 语 言 因 素 (如词汇量要求的激增,口语输出能力要求的提 高等),也包括学习观念更新过程中的许多非语 言因素,如学习焦虑感。同时,大学管理比中学 更加宽松,大学生自由支配的余地大,客观上需 要大学生对自己进行更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才能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任务。大学阶段的二语 习得不仅是知识积累和加工的过程,而且还是一 个不断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显然大 学阶段的二语习得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密不
之间,其高考成绩、语言学习焦虑、自我控制感 不安、缺乏自信、害怕提问),具有良好的信度
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和 效 度, 是 一 个 可 靠 而 有 效 的 外 语 焦 虑 测 评 工
3) 高考成绩、语言学习焦虑、自我控制感 具,它反映的是一种一般性的外语学习焦虑,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