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的种类、性质、及施用
<一> 磷肥的种类和性质
一般按磷肥中磷的有效性或溶解度不同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
1.水溶性磷肥:含H2PO4—,溶于水,易吸收,肥效快。
但在土壤中易转化为弱酸及难溶酸磷,含量少,酸性肥料。
(1)过磷酸钙:简称普钙、过石,含P2O5 12---18%,并含石膏40---50%,硫酸铁铝2---4%。
水溶液呈酸性反应,潮湿的条件下,易吸湿结块,腐蚀性很强,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及根外追肥。
集中条施、穴施,分层施用(2/3磷肥作基肥深施,1/3作种肥施于表层),制成颗粒状,与有机肥混用,可提高肥效。
喜硫作物如油菜、豆科作物施用肥效好。
(2)重过磷酸钙:简称重钙、浓缩过磷酸钙、三倍磷肥,是一种高浓度磷肥,含P2O5 40---52%,不含石膏。
易溶于水,酸性,吸湿性强,易结块,但比过石稳定。
其它同(1)。
2.弱酸溶性磷肥:含HPO42—,不溶于水,但溶于弱酸;碱性肥料,在土壤中移动性差,不流失;肥效较水溶性缓慢但持久;物理性质好;有效性因土壤条件而异,石灰性土壤有效性降低。
(1)钙镁磷肥:含P2O5 14---19%,CaO 30%,MgO 15%。
PH8.0---8.5,是多元肥料,作基肥要早施,施用于喜钙作物、缺磷土壤、酸性土壤,与有机肥混和施用,可提高肥效。
若制成颗粒且越细小,肥效越高。
(2)钢渣磷肥:含P2O5 7---17%。
物理性质好,但强碱性。
宜酸性土上作基肥,与有机肥混和施用,可提高肥效。
对果树、豆科作物、生长期长的作物为好,水稻施用可提高抗倒伏能力(含硅多)。
(3)沉淀磷肥:含P2O5 30---42%,可作基肥或种肥,早施,集中施用。
可作饲料,含钙添加剂。
又称饲钙。
3.难溶性磷肥:强酸溶性磷肥,只有吸磷能力强的作物,绿肥可用。
(1)磷矿粉:磷矿石机械研磨而成,是磷肥原料,也可做磷肥用。
施于酸性、缺磷土壤,油菜、萝卜、荞麦、苕子、豆科作物、生长期长的果树、牧草有
较好肥效;与酸性肥料、有机肥混和施用肥效好。
(2)骨粉:动物骨加工而成,含P2O5 22---33%。
可作基肥,主要用于经济作物,也可做饲料添加剂。
<二> 磷肥的合理施用
1.目的:提高磷肥利用率。
我国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为10~25%。
2.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磷的固定作用、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
3.提高磷肥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1)根据土壤条件施肥:磷的供应状况依赖于有效磷高低,不同土壤磷的供应水平不同,若高,施磷无效或不吸收。
中度缺磷土壤要适量施用、看苗施用。
酸性土壤施用碱性和弱酸溶性磷肥,石灰土壤优先施用酸性和水溶性磷肥。
(2)根据作物需磷特性和轮作制度施肥:作物对磷的需求特性不同,豆科、糖用作物、棉花、块根块茎类、瓜类、果类等需磷多,施磷肥效果好。
禾本科稍差,但玉米、小麦、大麦对磷反应比水稻、谷子好。
磷肥首先分配在豆科或对磷反应好的作物上。
水旱轮作农田,应重点施在旱田作物上。
磷肥有一定的后效,施用时应充分考虑。
(3)根据肥料特性施肥:有效施用原则是减少水溶性磷的固定和增加非水溶性磷的溶解。
(4)与其它肥料配用:与氮、钾、有机肥配施等。
中性和石灰性土壤大量施用磷肥回诱发缺锌,施磷应配施锌肥;硅磷之间有正交互作用,施水溶性磷肥时,配施含硅肥料可改善作物磷素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