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武汉(Wǔhàn市之一,是全国七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常住人口897万人。
为华中地区最大都市,中国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并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成为全国大城市在新一轮竞争中积极抢占的制高点。
武汉作为国家确定的物流中心枢纽城市,现代物流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与国内沿海城市相比,与现代物流业固有的要求相比,我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当前武汉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与上海、深圳等地比较分析现代物流是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从总体情况看,我市现代物流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物流市场业务量大,但物流处理信息化程度偏低,必须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与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我市具有物资流通量大、周转量大的特点。
(二)物流设施资源丰富,但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亟待整合存量,引导需求。
(三)传统物流企业点多面广,但缺少具有带动效应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必须加快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
(四)发展现代物流已引起各级的重视,但规划、实施还相对滞后,应进一步加大组织推动力度而武汉作为国家确定的物流中心枢纽城市,现代物流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促进武汉市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对其进行规划与设计。
规划背景武汉物流总体发展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区域、城市物流资源与服务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较好条件。
但从发挥武汉物流业发展优势、实施“建设全国重要物流中心”战略要求衡量,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物流业的进一步提升、扩张与辐射发展。
同时,也有以下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区位竞争优势、服务聚集优势、运作效率优势、发展水平优势。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扩大内需、中部崛起、产业转移、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实施“服务倍增”为核心,以健全物流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功能为基础,以促进物流服务升级与业态创新为突破口,努力探索物流产业集群发展途径,不断扩大优势物流规模、培育新兴物流增量、建设高端物流辐射平台,使物流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辐射国际、国内和周边地区物流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生产、生活物流服务效率。
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相结合;坚持整合资源与统筹协调相结合;坚持辐射优先与内服支撑相结合。
高端发展、联动发展、整合发展、创新发展。
发展目标按照我国有关物流权威机构的划分,现代物流产业应包括信息业、配送业、仓储业、多式联运业和商品交易业等五大行业。
今后十年武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经过10年努力,实现武汉物流业的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6%左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成为武汉经济的重要支柱。
发展定位武汉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定位应该是:发展成为面向华中、辐射中西部的商业批发、产品配送中心,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式运输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信息中心,建成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之所以形成上述定位,基于以下几点:第一,建设中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符合世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
第二,武汉经济实力、制造业和服务业水平、开放程度,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经济上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武汉具备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实力。
武汉作为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已经达到相当规模,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物流需求。
2、武汉具备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水平。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为武汉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3、武汉具备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健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和较高的流通水平。
武汉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商业基础更加良好,商品流通发达,金融服务条件优良,手段现代化,已经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政策和法制条件。
4、武汉具备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条件。
武汉是全国较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工业、农业、基础设施、金融保险、零售商业等领域实现了对外开放。
沃尔玛、家乐福、麦得龙等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把武汉作为跨国采购的重要地区,为武汉物流产业向国际进军拓展了空间。
第三,武汉的交通、信息优势明显,物流服务能够辐射华中,通达中西部地区,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经济地理上的优越性武汉地处我国中部,承东联西,引南接北,是全国经济地理的中心。
武汉有比较优越的交通基础条件,是中部地区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综合运输能力位于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中等以上的水平,远大于周边郑州、长沙、南昌等中等城市。
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式运输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信息中心的必备条件。
第四,武汉物流存量丰富,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基础资源优势。
发展任务建设物流服务设施、构建物流服务体系、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重点工程综合运输服务提升工程、产业联动物流服务工程、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程、关键企业引进培育工程、智慧物流城市建设工程、高端物流创新发展工程。
产业培育培育商贸物流、制造业物流、港口物流、保税物流、临空产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医药交易物流、冷链加工物流。
保障措施提升协调推进能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加强行业自律工。
行动计划1、重点建设四大物流园区根据武汉城市功能布局及空间结构特点,我市应重点规划建设吴家山物流园区、沌口物流园区、光谷物流园区和阳逻港口物流园区。
东西湖吴家山物流园区属以航空货运和集装箱转运为主的综合性物流园区,重点向国际国内航空中心发展。
沌口物流园区属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
是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集货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展示等物流服务于一体的集散型综合性物流园区。
光谷物流园区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其服务目标为"中国光谷"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产品,兼顾所在地区的工业、商业物流服务需要。
阳逻开发区物流园属综合性港口物流园区,该园区可充分发挥阳逻深水港的优势,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集装箱货物配载、货物中转与仓储、国内外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物流信息管理等增值服务,形成以水路运输和转口为特色的现代物流园区。
2、加快建设三大物流基地根据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资源条件,近期要重点建设三大物流基地。
舵落口物流基地。
地处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交汇处,依托武汉舵落口大市场,加大现有资源的整合,建立健全的电子信息处理网络,形成我市西部的现代物流基地。
丹水池物流基地。
主要是依托该地现有的大量的仓储运输设施进行改造建设。
完善设施,提升功能,扩大配送量,形成市区东部的物流节点。
杨泗港物流基地。
杨泗港目前是我市境内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目前正在投资改造,扩大货物吞吐能力,改造完成后,可望在全市物流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促进建设6大综合物流园区空港综合物流园——建设集国际货运中心(航空大通关基地)、保税物流园区、现代航空物流园于一体的空港综合物流园。
东西湖综合物流园——依托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以及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走马岭区域)规划建设7平方公里的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总部)聚集区,建设东西湖综合物流园。
阳逻港综合物流园——依托阳逻港,建设辐射中西部乃至全国、连接国际国内主要水运枢纽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汉口北综合物流园——依托汉口北市场,加快建设铁路货运物流园、汉口北高新物流示范园、公路仓储物流园、港口水运物流园等项目,建成中部规模最大、设施配套最完善的现代商贸综合物流园。
郑店综合物流园——充分发挥郑店区域京珠、沪蓉、青郑高速公路,107国道以及京广铁路等纵横交错的独特交通优势,重点为汽车及相关零配件、光电子产品、机械装备、高新电器、建材家俱等提供物流服务,开展汽车航班运输,打造集专线物流、仓储、货物集散、加工包装、信息处理及商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
花山港综合物流园——依托花山新城的发展,加快推进花山港综合物流园建设,重点为商贸业、航运服务业及以汽车电子、新能源为代表的临港产业提供物流服务,打造集仓储、装卸、分拨周转、集装箱运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物流园,形成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产业项目联动发展的物流服务格局。
4、建立8类专业物流中心按照规划,武汉市将布局8类专业物流中心,包括医药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危化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汽车物流中心、钢铁物流中心、电商物流中心以及生资物流中心。
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法国阿基坦大区或将来汉开法国进口红酒直销店,价格将拉低50%以上。
目前,保税物流中心正在着力从进口红酒分拨配送逐步发展到国际商品展示和交易。
中心经营有6家进口红酒品牌,并正在与法国阿基坦大区合作,设立面向中部的法国红酒展示中心。
据悉,保税物流加上直销模式,可令进口红酒价格比市场价至少降低一倍。
法国进口红酒先在保税物流中心仓储,再运往直销店销售,省去中介商的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
5、加快建设100个物流配送站依托商业密集区、重点产业区等,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站点、取送货点为支撑,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100个物流配送站,鼓励物流企业依托城市物流配送站,大力发展同城配送,形成1小时内实现终端配送服务的设施系统布局,解决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6、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是主体,要充分利用武汉物流企业众多的优势,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尽快培育和打造出一批在国内有影响、有规模、有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目前我市要重点培育和发展以仓储分拨为主的物流企业、以零担快运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以特定客户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和以综合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等四类骨干型物流企业。
培育物流企业的主要方式有:(1)积极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
(2)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
(3)引导武钢、神龙等大型企业剥离自营物流功能,形成以钢铁及大宗原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配送等特定客户为主的物流企业。
7、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和相关措施现代物流业是一个集仓储、运输、信息交换、包装、加工等为一体的新型三产业,也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