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解剖学2018学习课件
2、右心室
位置 壁厚 3~5mm 室腔 三角锥形
前壁 后(下)壁 内(后)壁
以室上嵴为界分两部
室上嵴
流入道(窦部)
肉柱 隔缘肉柱
右房室口-三尖瓣-腱索-乳头肌
室上嵴
隔缘肉柱
流出道(动脉圆锥)
肺动脉口-肺动脉环-肺动脉瓣
右室流入道、流出道间在小儿约 成35°角,成人则55°角。
即血流通过右室经流入道 绕三尖瓣前瓣游离缘至流 出道改变方向,小儿为145 ° 成人为125 °
三、心脏各腔的结构
左心房
左半心
左房室口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半心
右房室口
右心室
左心容纳由肺静脉回流的动脉血, 并支持高压的体循环; 右心容纳由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 回流的,经过体循环的静脉血,并 支持低压的肺循环
房间隔、室间隔构成了心脏的肌性中心轴
(一)房间隔
(二)室间隔 肌部 膜部
腔静脉 心系膜
(一)房间隔
很薄,位置与身体正中面成 向前开放的45°角
宽度 成人2.55cm 幼儿1.83cm
(二)室间隔
(心室隔壁)
室间隔膜部 室间隔膜部
成人 从主动脉口至肌
性部上缘约1cm
室间隔肌部
前后径约1.2cm 厚约1mm
由于三尖瓣隔侧瓣附着线在右侧面横过室间隔膜部,将其分为 后上、前下两部。
后上部分隔右房与左室-房室隔 前下部分隔左、右心室-室间部
Three borders
Right border Left border Inferior border
左
右
缘
下缘
缘
三缘 右缘
左缘
下缘
Anterior View of Heart
Posterior View of Heart
4条沟 冠状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房间沟
房室交点
下锥体间隙
冠状沟与后室间沟交汇处 向深部伸展成三角锥体形 空间(两房壁相对处与心 室壁之间)
房间沟
房室交点 冠状沟 后室间沟
心室有大动脉相连
肺动脉 主动脉
主动脉窗(aortic window)
上腔静脉
心房有大静脉相连 下腔静脉
左、右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者间呈一向后开放的140°角
二、心脏的外形结构 心尖 心底 心尖切迹
心尖
四面
胸肋面(前面)
膈面(下面) 侧面
后面
侧面
前面
(肺面、侧壁)
(胸肋面、前壁)
下面 后面 (心底)
高后壁
下面 (膈面、下壁)
Even though this is the posterior view of the heart, the coronary sulcus goes around the entire heart to separate the upper and lower chambers.
心脏的应用解剖
Thoracic Landmarks - Anterior
Thoracic Landmarks - Lateral
Radiographic Landmarks
心脏的解剖
一、心的位置和毗邻
胸腔内 纵隔中 两肺间 膈肌上 稍偏左 拳头大
膈
2
T5
6 T8
声学窗口:胸骨左缘第3、4、5肋间隙
1、右房后内侧壁后部 即房间隔,
卵圆窝
Todaro腱
2、右房后内侧壁前上部 (或顶、上壁)
矢状带 主动脉隆凸
3、Koch三角
(三尖瓣上室间隔) 深面为房室结
4、室间隔膜部
卵圆窝(18.68 ×5.72mm)
右房后内侧壁可分为4部
1 右房后内侧壁后部 即房间隔,其下部有卵圆窝18.68x5.72mm 后上缘和前缘清楚,下缘束内有一腱性结构-Todaro腱。
Heart Valves
左右心在人体的位置关系
左后右前
上腔静脉
右心耳
(三)右心系统 1、 右心房 固有心房 梳状肌
界嵴 腔静脉窦 光滑
上腔静脉口 3个入口 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 1个出口:右房室口
卵圆窝
右心室
下腔静脉 冠状窦口
(口径0.5~1cm)
卵圆窝
梳状肌
壁薄(厚约0.2cm)
右房后内侧壁可分为4部
2
右房后内侧壁前上部(或顶、上壁)其内面有从界嵴横部 直达心耳内面尖部的隆嵴称矢状带,其前方心耳内面有肌束
交织成网;带的后方平滑,此部邻接主动脉根部,
主动脉隆凸,房间隔与前上部之间可以上腔静脉口前方界嵴
横部的内端至室间隔膜部的假想线为分界。
3 Koch三角 右房室口上方房间隔底部的三角形区域, 由冠状窦口、Todaro腱和三尖瓣隔侧瓣附着线围成
2 瓣膜附于右纤维三角右侧面处
3 右纤维三角向前后分别伸出半 环形叉状鞭样的纤维弹力组 织束,称冠状丝,末端未会 拢
4 两冠状丝尖端间冠状沟深部 薄弱的结缔组织
腱索 乳头肌
腱索 前乳头肌
瓣膜连合 • 前内侧连合(前隔) • 后内侧连合(后隔) • 外侧连合(前后)
室间隔膜部
在心脏位于一个至 关重要的区域,作 为心脏结缔组织支 架的一个组成部分
将四个心腔中的3个(左、右心室和右房) 将四个瓣膜中的3个(三尖瓣、主动脉瓣、二尖瓣)
联系在一起
Left Ventricle Heart Wall
Right Ventricle Heart Wall
从胚胎发生的角度可将室间隔肌性部分为三部分
流出道前壁即右室前壁
°
后内壁即室间隔
肉柱分类
1、真正是肌束隆起 2、两端附于室壁,中间架空似桥状 3、一端附于室壁,另一端游离于室腔构成乳头肌
3、右房室口和三尖瓣复合装置
前 隔
后
右房室口及右房室环 (三尖瓣环)
前尖 三尖瓣 后尖
隔侧尖
前内侧连合 连合 后内侧连合
外侧连合
三尖瓣环 并非完整的结缔组织环 包括 1 瓣膜附于室间隔膜部(是右纤 维三角向前下的延续)的附 着线
4 室间隔膜部
右房某些部位新的命名
右房
房上部
上腔静脉口邻近区域
前庭 围绕三尖瓣附着线的光滑环形 带状区
隔峡 冠状窦口与三尖瓣附着峡)
中带
上腔静脉
后带
界嵴
下峡 冠状窦口后下方的区域
梳
状
右房室口
肌
下腔静下脉腔静脉瓣
下 峡
冠 状
前庭 隔峡
窦
下腔静脉瓣
隔峡 其实是前庭的一部分 也可说在Koch三角范围内
1、漏斗部室间隔 分隔左室主动脉前庭 和右室动脉圆锥部 表面光滑无肉柱
2、窦部室间隔 分隔左、右心室窦部, 是指近房室口1/3 ~1/2 部分的室间隔,无肉 柱,光滑,从右室看即 三尖瓣隔侧瓣及腱索遮 蔽的部分
3、肉柱化室间隔 室间隔的前下部分, 有大量的肉柱,表面 不平坦。
1
2
3
Chordae tendineae Papillary mus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