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人员培训PPT课件
• 概念:
广义:所有的免疫制剂,即包括用于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的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
狭义: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 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疫苗分类
• 按性质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组分疫 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等。
• 按剂型分—液体、冻干疫苗 • 按成分分—普通、提纯疫苗 • 按含吸附剂分—吸附、非吸附疫苗 • 按使用方法分—注射用、划痕用、口服用
目标
• 了解免疫程序制定原则、依据、内容 • 掌握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 • 了解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的概念
基本概念(1)-预防接种
• 广义概念: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 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 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 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基本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 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 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 染病的目的。
• 实施计划免疫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 要明确控制乃至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标; 要选择安全、有效的疫苗,并制定科学的免疫规划 和免疫策略; 要达到高水平的预防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 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实施系统及制定科学的技术 措施来加以保证; 是要建立有效的接种率和针对传染病监测、评价系 统。
代表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流行性腮 腺炎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 等
疫苗种类(2)
灭活疫苗-分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及类毒素制剂
先对病毒或细菌培养,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 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细胞生长繁殖后, 采取物理的、化学的(通常是福尔马林)方法使病原微生物灭活 后制成的疫苗。已丧失致病能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
只具备反应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大多 数多糖和所有类脂质均属半抗原。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后 即成为完全抗原。
疫苗就是利用病原微生物或其有效成分,经人工减毒、灭活 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是一种重要医用抗原。
免疫学基础-基本概念(2)
• 抗体
由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 性结合的物质。1964年WHO将具有抗原活性、化学结构与抗 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onglobulin,Ig);
预防接种人员培训讲议
武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年6月
.
内容提要
• 预防接种基础知识 • 预防接种操作技术要点 •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
预防接种基础知识主要内容
• 基础概念和疫苗分类 • 免疫程序制定依据、内容 •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 免疫程序及疫苗使用指导意见 •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 疫苗接种禁忌症
组成: 整个病毒或细菌; 裂解片断:组成为裂解疫苗
多次接种才能产生较巩固的免疫力 代表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等 类毒素—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外毒素,经脱毒提纯等
工艺制成。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能刺激肌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不能生长繁殖,相对 安全、稳定,但需多次注射。
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比较
优点 缺点
减毒活疫苗
1.类似自然感染过程,在机体内可复制增殖,免疫作用 时间长,1次免疫,可产生持久免疫
2.免疫效果较牢固,可形成局部和全身免疫
灭活疫苗 1.较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 2.不受循环抗体影响
3.除注射接种(通常为皮下注射)外,可采取自然感染 的途径(如口服、喷雾等)进行免疫
基本概念(3)-免疫规划
•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 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 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持定传染病的发生和 流行。目前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卡介苗、 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类 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出血热疫苗、 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使用含有已知抗原成份的疫苗接种于机体,以抵御针对病 原微生物的侵袭,起到防病作用,如注射麻疹疫苗、口服脊灰 疫苗预防麻疹、脊灰的发病;
使用含有已知抗体成分的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注射于机 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如注射乙 肝免疫球蛋白、白喉抗毒素,预防乙肝、白喉的发生。
• 狭义概念:接种疫苗,使个体或群体获得对某种传 染病的免疫力。
疫苗-基本概念
• 定义:
传统定义:是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脱毒、 灭活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延伸定义:针对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其蛋白质(多肽、肽)、多 糖或核酸,以单体或通过载体经预防接种进入人体后,能诱导产 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预防该疾病的免 疫力。
疫苗种类(1)
• 减毒活疫苗
概念:在实验室里通过对“野”病毒或细菌减毒而制 备,它保留了病毒(或细菌) 复制(或生长)和引起免 疫的能力,仍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免疫原性和繁殖 能力,已丧失其致病力。
1次接种,类似1次轻度的人工自然感染,但不会发病, 获得免疫力。 在体内作用时间长,接种次数少,免疫 效果好。
• 免疫规划是计划免疫工作的继续与发展。
免疫学基础-基本概念(1)
• 抗原:
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抗体或致敏免疫活性细胞 (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抗 原”,它是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外因,也是决定特异性 免疫反应的关键。
凡同时具有上述2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大多数蛋白 质都是完全抗原;
基本结构
Ig分为5种,即IgG、IgM、IgA、IgE和IgD。
生物制品的概念
生物制品—用微生物(细菌、螺旋体、病毒、立克次体、 衣原体)及其代谢产物、人或动物血液等,通过生物或 化学方法加工制成,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 及其它疾病的免疫制剂。 种类:
疫苗; 抗毒素或免疫血清; 血液制品; 细胞因子; 诊断制品; 其他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