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类历史学专业世界历史专业历史学类(博物馆学)博物馆学专业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专业公共管理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历史学类培养方案一、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设置1.公共基础平台课共32学分2.学科基础平台课共48学分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一)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theWorld(Ⅰ)4 4 72 1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theWorld(Ⅱ)4 4 72 2史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Historiography4 4 72 3世界近代史(1640—1911)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4 4 72 3世界现代史(1911—1945)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4 4 72 4世界当代史(1945—)Contemporary History of the World4 4 72 5中国考古学Chinese Archaeology4 4 72 1二、专业培养方案历史学专业1、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历史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国家机关、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外交外贸、国际交流、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专业要求学生应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能运用英语阅读历史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学制与学位(1)实行弹性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完成学业。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3、毕业要求毕业总学分156学分,其中必修课94学分(公共基础平台课32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48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14学分);选修课42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包括“专项学分”5学分)4、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课程合计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小计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小计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专项学分专业考察小计5、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选、历史文献学6、课程安排参考表世界历史专业1、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整体、系统的教学与研究,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主要为外事、外经贸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及行政管理机构等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专业知识技能的国际交流型、专业研究型和教学型、管理型人才。

(2)专业要求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具有扎实的中外历史知识和世界史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拥有世界的宏观视野和整体眼光等;在全球化视野中系统考察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历史,确立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树立学习与研究并举的思想,对世界上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正确的认知能力和基本的研究能力;具有厚实的外语功底和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2、学制与学位(1)实行弹性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内完成学业。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3、毕业要求毕业总学分156学分,其中必修课94学分(公共基础平台课32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48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14学分);选修课42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包括“专项学分”5学分)4、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课程性质学分及比例合计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小计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小计专业实习专业考察毕业论文专项学分小计学分156 32 48 14 94 36 6 42 8 1 6 5 20占总学分百分比(%)100 20 31 9 60 23427 5 1 4 3 135、主干课程及教学特色课程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世界历史文选、西方史学史、英国史、美国史、犹太史、日本史、西方文化概论、国际关系史等6、课程安排参考表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总学时学时分配开设学期备注理论实践必修课专业基础平台课世界历史文选(一)Selected Readings of WorldHistory(Ⅰ)223636 3世界历史文选(二)Selected Readings of World History(Ⅱ)223636 4世界历史文选(三)Selected Readings of World History(Ⅲ)223636 5世界历史文选(四)Selected Readings of World History(Ⅳ)223636 6西方史学史History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2 2 36 36 4西方文化概论Introduct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e4 4 72 72 5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近代国际关系史Modern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s223636 4现代国际关系史Contemporary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s2 2 36 36 5英国史History of the U.K.2 2 36 36 4历史学类(博物馆学)培养方案一、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设置1、公共基础平台课共32学分2、学科基础平台课共28学分二、专业培养方案博物馆学专业1、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及相关技术学科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化管理与宣传部门、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旅游管理与文物名胜旅游单位、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实用型、复合型博物馆专业人才。

(2)专业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深的基础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的文博考古技术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能独立从事文物、博物馆、考古和其它文化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具有较强的藏品保管、陈列设计、宣传教育、田野考古、文物鉴赏能力,并有一定的社会活动和组织管理能力;熟悉我国文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具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方向,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计算机和一门外语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并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熟悉本学科的文献资料,初步具有图书、情报和资料检索能力。

2、学制与学位(1)实行弹性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内完成学业。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3、毕业要求毕业总学分为158学分,其中必修课86学分(公共基础平台课32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28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26学分);选修课52学分(专业选修课 44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包括“专项学分”5学分)。

4、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课程性质学分及比例合计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小计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小计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专项学分专业考察小计学分158 32 28 26 86 44 8 52 8 6 5 1 20占总学分百分比(%)100 20 18 16 54 28533 5 4 3 1 135、主干课程及教学特色课程主干课程:中国考古学、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博物馆陈列设计、文化遗产概论、中国艺术史教学特色课程:中国考古学6、课程安排参考表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总学时学时分配开设学期备注理论实践必修课专业基础平台课中国考古学(一)Chinese Archaeology(Ⅰ)4 4 72 72 1中国考古学(二)Chinese Archaeology(Ⅱ)4 4 72 72 2中国考古学(三)Chinese Archaeology(Ⅲ)4 4 72 72 3中国考古学(四)Chinese Archaeology(Ⅳ)4 4 72 72 4中国博物馆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China’s Musicology4472721文化遗产概论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2 2 36 36 3博物馆陈列设计Exhibition Design in Museums4472723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考古学理论与方法Theory and Method of Archaeology2 2 36 36 2中国艺术史Chinese Art History4 4 72 72 3中国古代陶瓷Ancient Chinese Ceramics2 2 36 36 5中国考古学史Chinese History of Archaeology2236365博物馆教育Museum Education2 2 36 36 5工商管理类培养方案一、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设置1、公共基础平台课共34学分2、学科基础平台课共23学分二、专业培养方案旅游管理专业1、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南,服务全国,面向国际,主要培养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旅游行政职能部门、景区、旅行社、规划设计单位、饭店、旅游车船公司、节事会展部门、康体休闲部门、娱乐传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文物部门及其它服务管理类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2)专业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企业运营、旅游规划、国际旅游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企业经营的国际惯例;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以及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获得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旅游事务,具备国际旅游人才竞争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有图书、情报和资料检索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