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二○一三年森林火灾扑救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森林防火条例》、《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结合武定县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所指的森林火灾是林地上失控的火,它是自由蔓延,超过一定面积,造成一定程度损失的林火。
是突发性强、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
第三条根据国务院2008年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火灾分为:
(一)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二)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
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第四条扑救森林火灾要把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遵循“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处置果断、科学扑救的原则,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杜绝在扑救森林火灾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第五条本县行政区域内森林火灾的扑救,以及发生在外县,但会对我县森林资源构成威胁的森林火灾事件的预防和处置,适用本预案。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县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第七条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由县人民政府主管林业的副县长担任。
常务副指挥长由县林业局局长担任,专职副指挥长由县林业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县武装部部长、县公安局局长担任,成员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
第八条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制定全县预防和处置森林火灾的措施和指导意见,统一领导森林火灾处置工作,督促检查各项防火、灭火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九条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武定县森林防
第四章火情处置
第十五条防火期内县、乡、村防火指挥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火情调度、指挥和卫星火点核查反馈工作,建立交接班制度。
第十六条各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和各类扑火队伍,要从扑大火、救大灾的实战需要出发,充分做好扑火机具、通讯、交通、食品等物资准备。
森林消防车辆、防火通讯设备、灭火水枪、二号工具、油锯等要保持良好状态,保证随时启用。
第十七条森林火灾报告
(一)各乡(镇)发生下列森林火灾,必须在森林火灾发生1个小时之内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1、发生在重点林区、重点设施的森林火灾。
2、森林火灾危及村寨安全的森林火灾。
3、发生在重点工程项目,新造林地内的森林火灾。
4、在县乡行政区域结合部发生的森林火灾。
(二)发生下列森林火灾,应及时上报州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1、州、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风景旅游区发生的森林火灾;
2、起火四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3、县与县交界结合部地区发生的森林火灾;
4、需要州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第十八条处置森林火灾,原则上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指挥扑救,扑救实行挂牌指挥,火场总指挥要对整个火场的组织指挥、后勤保障、人员安全负总责。
第十九条发生森林火灾后,按照以下职责进行处置:(一)在发生森林火灾的第一时间,无法认定火灾级别和危险程度时,由村委会和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时组织处置和扑救,并按《武定县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中的规定逐级上报。
(二)对发生的一般森林火灾的扑救,乡(镇)必须在4个小时之内上报县防火办,县防火办上报指挥部,指挥部派出人员与乡镇共同组织扑救。
第二十条发生一般森林火灾后,县、乡政府和森林防火机构的行动方案:
一、乡(镇)人民政府及森林防火指挥所在接到火情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火场扑救,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二、在起火所辖乡(镇)迅速组织扑救的前提下,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做到:①迅速召开紧急会议,了解、掌握火情动态;②迅速派人赶赴火场,组成火场指挥部;③明确现场指挥长及相关人员职责;④因时、因地制定扑救火灾方案,
杜绝人员伤亡;⑤随时向州防火办报告火情动态及扑救情况。
第二十一条灭火作战的组织指挥程序为组织人员、安排后勤保障、收集火场信息、部署人员、执行扑救方案、清理余火、移交火场、安排撤离。
第二十二条扑火应遵循协同作战、抓住关键、确保重点、打烧结合的原则,按照机动灵活的战术,做速战速决。
火场指挥作战必须坚持先打火头、先打明火、先打外线火,保证火线扑火各部的会合、保证扑灭的火线不复燃。
第五章扑火安全
第二十三条火场指挥员应在确保扑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指挥扑救森林火灾,应掌握和了解火场环境,分析、判断火势可能发生的变化,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灭火安全意识。
灭火作战中应注意以下的安全事项:
一、灭火作战不迎火头灭火;
二、不从山顶向山下迎火头灭火;
三、在枯立木较多地段灭火时,要设观察哨;
四、扑救地下火时,不在火场内行走,并要时刻注意树倒伤人;
五、不在火线内为灭火机加油;
六、扑打火时,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头灭火;
七、指挥员要时刻观察、分析火势的变化,并有防范
准备。
第二十四条扑火安全原则
一、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与;
二、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三、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四、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
五、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阻燃服、阻燃帽和扑火机具等。
六、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生时段的天气情况。
第二十五条在灭火作战中遇到紧急情况,灭火人员无法避险时,应该采取点火解围、进入火烧迹地、利用有利的地形卧倒避险、迅速转移避险等正确的方法避险。
第六章后勤保障
第二十六条扑火物资以乡(镇)为单位贮备,根据防扑火工作需要进行配备,县森林防火办贮备好全县扑火物资,以供扑火需用。
第二十七条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积极组织人员扑灭,各单位应为指挥、扑火人员提供基本的后勤保障。
第二十八条参加扑灭森林火灾的人员,原则上实行
“三自带”,即自带照明工具、自带干粮、自带扑火工具。
第二十九条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所属专业队、应急队员由县林业局负责扑火机具和后勤保障。
第三十条乡(镇)参与扑救森林火灾的,后勤保障由乡(镇)人民政府或乡(镇)森林防火指挥所负责。
第七章善后处理
第三十一条清理火场。
扑灭火灾后,根据火场面积大小,指挥部(所)应指定负责人带队进行干净、彻底清理余火,监守24小时或更长时间,经检查确无复燃条件才可撤离火场。
第三十二条测定损失。
森林火灾扑灭后,及时组织抽调林业技术人员对火灾损失情况进行调查测算,并向县防火办书面报告火灾情况。
第三十三条伤亡处理。
对扑火中发生的轻伤、重伤人员要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治疗和抢救。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各乡(镇)森林防火指挥所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扑火预案,增强预案的可行性,提高扑火的时效性,为森林火灾扑救工作提供指导性。
第三十五条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