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族民歌ppt课件

汉族民歌ppt课件

5
(二)、欣赏劳动号子
1、了解一下什么是号子
6
2、劳动号子概念: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为了统一号令、协调动作、鼓舞 劳动热情、消除疲劳而唱的歌。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强调节奏 以便人们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因为号子都是喊着唱的,所 以一般也叫“喊号子”。 劳动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方式可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渔 船号子和作坊号子等几大类。
3、播放《澧水船夫号子》,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①: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是什么? 问题②: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7
欣赏《澧水船夫号子》
8
4、小节问题: ①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是哟嗬哟嗬的声音。 ②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劳动者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常常发出吆喝声 或呼号的声音。
2、小调:小调又称“小曲”、“小令” 等,常用于人民群众生活中休息、娱 乐、集庆等场所。一般来讲,小调的 结构比较规整、旋律流畅细腻,演唱 中常加进表演及伴奏。它的流传最为 广泛、普遍,形式较为规整,表现手 法调的音乐特色: 感情表达比较细腻、委婉,旋律优美流畅,节奏 规整,结构较为严谨。歌词内容大多以咏唱历史 传说故事、描写自然风光、抒发离别情绪等为主

19
(五)、小结民歌的体裁特点
体裁 号子 山歌 小调
音乐特点
律动感强,节奏比较固定,音调粗狂有力。 多半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 式。 旋律爽 朗、质朴、悠扬,节奏比较自由。 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
16
小结山歌
1、旋律爽朗、质朴、悠扬,节奏比较自由。 2、各地山歌的名称: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
“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 ”和四川的“晨曲”等。 3、山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
17
四、欣赏小调
1、欣赏《无锡景》 具有典型的南音色彩,全曲赋予抒情 性和叙述性,旋律细腻秀美,曲风柔 美妩媚富有江南特色。
5、总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和演唱形式 律动感强,节奏比较固定,音调粗狂豪放。 多半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9
在漫长的岁月演进和劳动实践中,我们的先人创 造和丰富了自己的语言,领悟并发展了自己的乐 感。渐渐地,最初的劳动号子从单纯依附于劳动 、服务于劳动的局限中突破和升华出来,飞向更 加自由舒展的情感世界,这就产生了民歌中的另 一种体裁——山歌!
12
• 山歌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比较自由,是 具有自由地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情感 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
• 山歌的艺术表现有三个特征:感情抒发的直畅性

编唱形式的自由性

形式手法的单纯性
13
欣赏《小河淌水》
这是一首云南民歌,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 的深远意境。
15
欣赏音乐故事片《刘三姐》中的山歌对唱片段
在这首民歌中,人们不仅机智地回答了日常所见的一些奇怪现象,而且通过问答形式,揭 露了封建社会的制度的不平等。壮族人的山歌没有固定的内容,都是随便随常的。他们所 唱的民歌内容更是广泛,从自然景观、动植物到农工技艺、婚丧嫁娶,内容丰富多彩,艺 术表现形式形形色色,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 不同的音乐风格。 回顾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具有歌舞性)的富有特色的切分音节奏型。
3
民歌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500多年前,《诗经》中就有了关 于民歌的记载。 我们国家汉族人口分布最多,分布地区也极为广阔。由于居住地域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产生许多不同风格的汉族民 歌。 今天我们来领略中华民族的文化魁宝——汉族民歌。
10
欣赏信天游:《赶牲灵》
背景介绍:
旧社会,陕北一带的人们生活十分贫苦,许多男人为了 谋生,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谋生外,有相当一部分人 靠赶牲灵谋生。“赶牲灵”也称“赶脚”,它近似于云 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陕北多用骡驴)长途 为他人运送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 者。
11
• 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思考:这首歌有什么样的音调特点?它是属于汉族民 歌的哪种体裁? (音调高亢嘹亮奔放,旋律起伏比较大,属于山歌。)
第三单元 音乐与民族
汉族民歌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课型:鉴赏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对民歌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了解劳动号子、山歌 和小调的概念以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听赏、演唱、体验中感受音乐特点,并能 在听赏中主动思考、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热爱,培养学生对汉族民歌 的兴趣,初步建立继承、发扬我国民歌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征,建立继承、发扬我国民歌的精神 难点: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征的介绍
《小河淌水》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云南弥渡山歌,有“东方小夜曲”之称。曲 调清新优美,节奏自由舒展,生动的描绘了在宁静的夜晚,一位聪慧美丽 的姑娘望着皎洁的月光,听着潺潺的流水,见景生情,唱出了对阿哥深深 的思念之情。 。
14
• 山歌的形式除了独唱还有对唱
说到对唱,壮族山歌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对歌这种演唱形式。 对歌就是摆山歌擂台,双方刚唱完,马上就针对性地回唱以对。对 歌的过程中,不但经常转换话题,而且随着内容的变换,歌手的腔 调也有所不同,所以歌手思维要敏捷,精力要高度集中,耳脑并用 ,听到对方唱开头两句,就马上想出对答的歌。 在电影《刘三姐》中有一段经典的对歌——《什么结子高又高》
4
二、新课教学:
(一)了解什么是民歌 1、问:同学们,你们熟悉的汉族民歌有哪些? (茉莉花、孟姜女、紫竹调、太湖美、山歌好比春江水……) 2、什么是民歌:
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广泛的 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3、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 a、劳动号子 b、山歌 c、小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