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成语板块讲义
第四讲成语误用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成语。
2.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重点】
1.判断成语是否使用正确。
2.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故事导入】成语误用
2006年5月20日陈水扁到海滩捡垃圾。
在卖力捡了满袋垃圾后,陈水扁赞扬台湾志工精神时说:“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
”报道称,太阳太大了,陈水扁被晒昏了吧。
不料,22日台湾的“教育部长”杜正胜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还要拍马屁“护主”。
杜正胜说,“罄是用尽,竹就是竹片,是在纸张发明前的书写工具,难是难以,书就是书写,翻成今天现在的话,就是用尽所有的纸也写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实在太多。
”
国民党“立委”李庆安质问:“所以部长你觉得这个形容没有错?”杜正胜说:“单单就这四个字,没有错。
”李庆安嘲讽说,不要因为陈水扁说错你就硬拗。
你对教育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一句话让杜正胜哑口无言。
二、成语误用
成语运用的考查是各种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也是近年小升初必备的题型。
该题型对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要能够从容应对试题中的成语题目,除了平日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特别是报刊的阅读以了解一些成语运用中的问题外,还应该知道命题人的命题方式以及成语运用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成语误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主观臆断,就会对成语的内涵不清楚,对成语的意义不理解,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1.《战狼2》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影院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辨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而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这个成语的词义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2.今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辨析:成语“行云流水”,是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很自然,就像行动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不受拘束,而句中由于望文生义,把它理解成优美的自然景色,显然与语境不符,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3.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辨析:“根深蒂固”表示基础牢固;不可动摇;多指旧势力、旧思想、旧制度等基础深厚;不易摧毁;有时也指好的思想感情不能改变。
4.音乐会狂欢节那天,大家拥到大街上去,社区里十室九空。
辨析:成语“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5.上海外滩的美丽夜景,使游客们流连忘返,望洋兴叹。
辨析:成语“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6.这份奥语试卷中的选择题他花了半小时才做完,真是小题大做。
辨析:成语“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的意思。
7.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华山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辨析:成语“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高点。
攀登到山峰的顶点。
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
8.王源竞选班长成功,就职演讲那天,他精心准备后粉墨登场。
辨析:成语“粉墨登场”指用粉墨化妆,登台演戏。
今多指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含贬义,极少数时可表中性)。
但也可以指单纯的登台表演(中性)。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9.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辨析:“目无全牛”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例句却把它理解成了“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10.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辨析:“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过修改,一气写成。
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点,是涂改的意思。
而上例是望文生义,误将“点”理解为“标点”,致使对成语的本来意思产生错误理解。
(二)褒贬误用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
使用成语过程中,必须辨明感情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辨析: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
“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本句对“新上任的领导”有所褒扬,故“处心积虑”的运用,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12.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辨析:“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这个成语属于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13.班会上,小明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辨析:成语“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做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通,是个贬义词,而本句主要意思是赞扬同学的出众口才,显然该成语不符合该句的语境。
14.大家都认为瘦猴子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辨析:成语“随声附和”形容跟着别人的话应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也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不好的行为。
是贬义词。
15.某工大是一所综合实力很强的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北大、清华学子,不少家长
都对他趋之若鹜。
辨析:成语“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
本意是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
是贬义词。
(三)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用于甲对象的成语想当然地用于乙对象,就会构成张冠李戴的错误。
16.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辨析:成语“汗牛充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的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
形容藏书很多。
它与前面的“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的行为无从搭配,属于用错对象。
17.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最高水平攀登。
辨析:“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它所述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本句用来指刊物不恰当,属于对象用错。
18.国庆期间,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辨析:成语“滔滔不绝”是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其适用对象是人,这里用来描述汽车,显然是不恰当的。
19.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得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辨析:成语“不耻下问”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20.班长李杰学习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辨析:成语“德高望重”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21.昨天,五(2)班的同学欢聚一堂,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辨析:成语“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用于亲人之间。
22.老张一家,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辨析:成语“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形容夫妻间互相敬重。
23.这老哥俩都七十多岁的人了,丧妻失子,如今只能相依为命,白头偕老了。
辨析:形容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24.姐妹俩从小青梅竹马,形影不离,长大了连工作都在一个单位。
辨析:姐妹俩的关系不能用“青梅竹马”形容。
因为,“青梅竹马”只适用于男女两小无猜。
其源于李白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四)谦敬失当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自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别人,如果辨别不准成语的谦敬,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25.您刚刚侨居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辨析:【解释】蓬:用蓬草编的门;荜:用荆条、竹木之类编成的篱笆;以“蓬荜”借指穷苦人家。
“蓬荜生辉”指某事物或人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也说“蓬荜增辉”。
谦词。
26.小王同学站起来说:“李校长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要将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辨析:成语“抛砖引玉”比喻用相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是谦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