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中医基础1

山东大学中医基础1

姓 名: 学 号: 班 级:考试时间: 补(重)考:(是、否) 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核分人 得分----------------------------------------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 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 D )A.《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针灸甲乙经》2、被后世尊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 ( B )A.刘完素B.张从正C.张元素D.朱震亨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 D )A.《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4、以制约不足的“消”为主要过程的阴阳消长平衡是 ( A )A. 此消彼长B.此长彼长C.此消彼消D. 此长彼消5、按照五行生克关系,肺为心之 ( C )A. 母B.子C.所胜D. 所不胜6、以下不符合五行生克原理的是 ( C )A. 肝为心之母B.脾为心之子C.肾为肺之所胜D.肺为肝之所不胜7、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 ( D )A.心B.肝C.脾D.肾8、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脏是 ( B )A.肺与心B.肺与肾C.肺与肝D.肺与脾9、五脏之中,具有“主疏泄”生理特性的是 ( C )A.肺B.脾C.肝D.心10、被称为“髓海”的是 ( C )A. 脉B. 心C.脑D.三焦11、五脏之中与气机升降关系密切的是 ( C )得分阅卷人 (签全名)A.肺与心B.肺与肾C.肺与肝D.心与肝12、脏腑之中,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B )A.三焦B.胆C.胃D.心13、与呼吸微弱、脉动异常等病症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B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14、质地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具有濡养功能的是( B )A.津B.液C.精D.血15、具有营养全身、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D )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16、临床上治疗出血证配合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C )A.气能行血B.气能生血C. 气能摄血D.血为气母17、行于后头部的经脉是( B )A.手太阳经B.足太阳经C.手阳明经D.足阳明经18、在手小指端交接的经脉是( B )A.肺经与大肠经B.心经与小肠经C.肾经与膀胱经D.心包经与三焦经19、面白形胖、胆小易惊的体质是( B )A. 偏阳质B. 偏阴质C. 阴阳平和质D. 肥胖质20、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C )A、一气一病B、发病急病情重C、直接伤及内脏D、传染性强烈21、风寒湿三气杂至可致“痹证”,其中“着痹”的特点是( D )A.痛无定处B.冷痛剧烈C.红肿热痛D.重着疼痛22、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恐则( B )A.气上B.气下C.气消D.气乱23、导致发病的内在因素主要是( A )A.正气不足B.邪气C.七情内伤D.饮食不节24、寒热真假形成的病机是( D )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格拒2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D )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6、“真寒假热证”宜采用下列何种治法( A )A.热因热用B.热者寒之C.阴病治阳D.用热远热27、病人出现精神萎靡、神识朦胧、瞳神呆滞等神气衰败之象的是( C )A.神乱B.少神C.失神D.假神28、随生活环境及劳作等因素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是( B )A.主色B.客色C.善色D.恶色29、以下哪项不是青色主病 ( D )A.寒证B.瘀血C.疼痛D.水饮30、患处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 ( B )A.痈B.疽C.疔D.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药物五味中属阳的是 ( AC )A. 辛味B. 酸味C. 甘味D. 苦味E. 咸味2、具有所胜、所不胜关系的是 ( BCE )A. 木与火B. 土与水C. 木与金D. 水与金E. 水与火3、脾的生理特性为 ( CE )A. 喜条达恶抑郁B. 喜润恶燥C. 喜燥恶湿D. 以降为和E. 以升为健4、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有 ( ABCDE )A.推动B.温煦C. 固摄D. 防御E.营养5、以下有关望目的各部分与五脏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DE )A.瞳仁属肾,称水轮B.黑睛属肝,称气轮C.白睛属肺,称风轮D.目眦血络属心,称血轮E.眼睑属脾,称肉轮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临床常用的补气生血法是根据阴阳的(此长彼长)理论确立的治疗方法。

2、五行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 相乘 )和( 相侮 )两个方面。

3、藏象学说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4、( 三焦 )称之为孤府。

5、津液与血液之间相互渗透转化,称为(津血互化)。

6、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正气不足)。

7、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病证的治法,称为(热因热用)。

8、望面色之病色的特征是(色泽晦暗枯槁或暴露),或(独见一色而失红润)。

9、一般问诊包括问主诉、问(现病史)、问(既往史)、问个人生活史、问家族史。

10、热证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机。

得分阅卷人 (签全名) 得分阅卷人 (签全名)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阴阳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并由此产生各种相应的变化和反应。

2、五行相克: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抑制、约束、拮抗作用。

五行之间的递相制约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3、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及与其相通应的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4、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物质基础。

5、十二经筋: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分布的筋肉系统,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6、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五种病理变化。

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7、阳损及阴:阳气亏损,致使阴液的生成减少,或阳不摄阴而阴液流失等,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变。

8、七情内伤:是由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引起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异常变化,使气机紊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9、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的称为郑声。

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虚脱之证。

10、亡阳证:机体阳气突然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常由邪盛,正不敌邪,或大汗、大出血以致阳气爆脱所致。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1、何谓阴阳? 阴阳的特性有哪些?答:(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说明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也可以说明一个事物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有以下几点:①相关性,②普遍性,③相对性,④规定性。

2、肺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答:(1)肺主一身之气:包括主呼吸之气、主管气的形成和调节全身气机。

(2)肺主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

(3)肺助心行血:协助心脏主持血液循环。

得分阅卷人 (签全名) 得分阅卷人 (签全名)3、气机失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气滞,气机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

(2)气逆,气的升降运动失常,当降者降之不及,当升者升之太过,以致气逆于上的病理状态。

(3)气脱,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病理变化。

(4)气陷,在气虚的基础上表现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5)气闭,气机郁闭,外出受阻的病理变化。

4、血的失常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答:(1)血的失常主要有:血不足和血的运行失常两个方面。

(2)血不足,濡养作用减退,又称为血虚。

(3)血液运行失常:①血瘀,②血行急迫,③出血。

5、简述弦脉的脉象及其主病?答:(1)脉象:端直以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

(2)主病:肝胆病、诸痛证、痰饮。

肝失疏泄,气机不利,致使脉道拘急而显弦脉。

痛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也见弦脉。

6、如何鉴别痰蒙心神证与痰火扰神证?答:两证都以精神、情志失常为主症,都有痰盛的症状,都属心的实证。

但痰蒙心神证多表现为癫,或痫,无明显热象;痰火扰神证多表现为狂,且热象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