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大网络教育中医基础理论模拟题和答案2

山大网络教育中医基础理论模拟题和答案2

专科中医基础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是( D )
A、张从正
B、李杲
C、朱震亨
D、刘完素
2、阴偏胜形成( B )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3、肝病及肾是( A )
A、母病及子
B、子病及母
C、相乘
D、相侮
4、心在体合( C )
A、脉
B、肌肉
C、皮毛
D、骨
5、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 C )
A、心
B、肝
C、脾
D、肾
6、喜燥恶湿是下列哪一脏的生理特性( C )
A、心
B、肝
C、脾
D、肺
7、具有黏滞特性的是下列哪一种邪气( D )
A、寒邪
B、燥邪
C、风邪
D、湿邪
8、挟湿是下列哪一项邪气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 A )
A、暑邪
B、风邪
C、湿邪
D、寒邪
9、手三阳经从手走( A )
A、头
B、足
C、手
D、胸腹
10、手太阴肺经下接( B )
A、足阳明胃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太阴脾经
11、气对血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C )
A、气能行血
B、气能生血
C、气为血之帅
D、气能摄血
12、积于胸中之气是( A )
A、宗气
B、元气
C、营气
D、卫气
13、下列哪项是七情的致病特点( C )
A、损伤阳气
B、耗气伤津
C、直接伤及内脏
D、易于流行
14、易生风动血的是哪一种邪气( D )
A、寒邪
B、湿邪
C、风邪
D、火邪
15、具有“中介作用”的是( C )
A、精
B、津液
C、气
D、血
16、“母子关系”是指五行的什么关系(A )
A、相生关系
B、相克关系
C、相乘关系
D、相侮关系
17、阴阳消长是一个什么过程( D )
A、转变过程
B、平衡过程
C、质变过程
D、量变过程
18、提出著名“三因学说”的是哪位医家( A )
A、陈无择
B、张仲竟
C、刘完素
D、张从正
19、下列不属于瘀血共同病证特征的是(D )
A、肿块
B、出血血色紫黯
C、疼痛部位固定
D、舌淡白
20、补阴法适用于下列什么证侯( C )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补阳法)
二、填空题
1、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2、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3、(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4、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怒则气止,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5、在五行各自的特性中,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土曰稼墙,金曰从革。

6、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7、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8、五行相侮,火侮(水);土侮(木)。

水侮土;金侮火,木侮金
9、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与(主水液)、(主纳气)。

10、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阴经行于四肢(内侧);阳经行于四肢(外侧)。

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三、名词术语解释
1、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以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2、阴阳互根:阴阳相互为根据、互为前提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己方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3、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及与其相通应的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4、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过程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包括津和液两部分。

5、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包括体内淤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

淤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

6、人体气化:指人体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气化过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也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7、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问答题
1、人体之气的生成主要有哪几个来源?与哪些脏腑的功能关系最密切。

答:(1)、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得先天之气、水谷之精化生的水谷之气和呼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三者在脾肺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结合而成一身之气。

(2)、人体之气的生成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关联。

肾为生气之根,肾所藏之精
尤其是先天之精化生得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生成的根本。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的水谷精微是人体后天之气的主要来源。

肺为生气之主,肺主呼吸,所吸入的清气是人体后天之气的另一主要来源。

因此,肾、脾、胃和肺的功能正常和相互协调,则人体之气生成充足,反之则会导致气的亏少和功能不足的病变。

2、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确定的治则是什么?治法是什么?课件P58
答:治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治法是: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3、何谓心主血脉?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课件P74
答:
心主血脉主要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
(一)心主血
4、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是什么?课件P2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