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精选

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精选

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
1.(2016·盐城三模)19世纪末,德国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
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疾病保险法》,矿工、农工、仆役、船员、教师等,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1884年议会颁布《意外事故保险法》,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免费医疗保险、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1889年议会又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 ——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三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有现存国家统治政权采取行动,由她去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合理的、并与国际及社会制度相一致的东西,才能制止社会主义运动的混乱局面.”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 ——陈晓律《以社会福利促社会控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这对近代德国代议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推行方式上的特点.这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德意志帝国加强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历史作用.
2.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英国时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
材料二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材料三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50字左右.)
(2)材料二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材料二中“两种文明碰撞”的新认识的立场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4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6分)
(4)
(5)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
4.(13分)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
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
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3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2分)
2018年高三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二)参考答案
1.(1)特点:兼顾多方利益,各方相互妥协.
影响:确立了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君主立宪制.
(2)特点:采用立法手段.
内在联系:德意志帝国代议制确立,为社会保障立法提供前提.
(3)目的: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化解社会矛盾,打击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巩固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统治.
(4)历史作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
2.(1)示例: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要尽可能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英国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出鸦片,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成为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禁烟运动是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一个偶然因素.
(2)“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本质意图:否认鸦片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掠夺性的本质.“两种文明碰撞”的观点是站在全球文明的角度.
(3)观点一:破坏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观点二:建设性.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使新思潮萌发,从而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观点三:二者兼而有之.破坏性:理由参考观点一;建设性:理由参考观点二.
3.答案
(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言之成理即可)
4.(1)主要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4分)
(2)制度:郡国并行制.(1分)
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2分)
(3)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4分)
(4)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