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实验报告

宏观经济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注:1.指导教师和学生成绩一栏由指导教师填写,其它栏目内容均由学生填写。

2.“实验项目名称”要与该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实验项目”相对应。

附一:四、实验指南(一)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1.总量分析法总量分析法是对影响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进行分析,如GDP,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物价水平等。

总量分析主要是一种动态分析,主要研究总量指标的变动规律2.结构分析法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

比如分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分析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

结构分析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即对一定时间内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变动规律的分析3.宏观分析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宏观分析所需的有效资料一般包括政府的重点经济政策与措施、一般生产统计资料、金融物价统计资料、贸易统计资料、每年国民收入统计与景气动向、突发性非经济因素等。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经运行的变动、宏观经济政策、国际金融环境以及对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等几个方面。

当然像人口因素、能源因素以及包括政治因素、战争因素、灾害因素都有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上述因素的作用机制必须单独分析研究。

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重在对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背景作出基本判断,以分析在新兴加转型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的影响,把握证券市场总体变动趋势,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1.宏观经济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分析最重要的参考依据要选取官方公开公布的数据,尤其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对最可靠。

可借助统计工具与手段,了解证券价格变化与经济运行形势的关联性。

宏观经济分析包含的内容有许多,在此可重点选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如可以以国民生产总值对证券价格的影响,看看经济持续增长与衰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可以选取就业状况的变动对证券市场影响分析,就业状况的好坏不仅反映了经济状况,而且对证券市场资金供给的增减变化有密切关系。

通过具体因素的分析,掌握宏观经济形势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程度。

宏观经济的运行形势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见表3-1、3-2、3-3。

表3-1 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指标表3-2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表3-3 经济周期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需重点分析物价因素因素,物价因素分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胀的影响:通胀早期,人们有货币幻觉,企业家因涨价、盈利增加而追加投资,就业随之增长,收入随之增长,消费者投资于证券资金增加;通涨中期表现为结构性为主混合需求拉上成本推进的状态;在严重的通胀下,经济必衰退,证券价格下跌。

通货紧缩的影响:随就业机会的减少,公众预期收入减少,消费投资低迷,而使证券市场低迷。

表3-4 通货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2.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行市影响是比较大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般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分析,重点考察的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中应重点考察货币供应量、信贷投放以及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如果中央银行采取降低准备比率与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买进的政策,则能够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头寸,而使企业顺利地获得银行的贷款,数额也增加,而哪些企业或行业能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促使证券价格上扬;反之,中央银行的紧缩会促使银行减少新贷款,收回旧的贷款,而使上市公司的效益下降,证券价格下跌。

同时,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贷款的宽松个人企业融资的成本降低,增加了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市场,交易量的增加使证券价格上升,反之趋紧的货币政策效果相反。

利率的变动与证券的价格呈反方向波动,如果利率下降,证券投资的价值则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人们将提取存款入市投资证券,获得两者之间的收益差价,同样上市公司融资成本也下降,扩大投资经营,促使了证券投资价值的提高,而预期效应将会推高股价背离内在价值。

反之则反是。

财政政策中应重点考察国家预算与国家税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中国家预算对证券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家预算收支的规模与平衡可影响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

而支出的方向则可调节总供求的结构平衡,如果财政扩大支出,则会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投资,增加就业。

一些受政府购买和公共支出所增加商品劳务的行业在财政政策中获益,刺激了证券价格的上涨,如我国一些水利投资等行业从中受益匪浅而价格上涨。

而税收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则是从另一方面表现。

“区别对待”“公平税负”对不同产业行业、个人起着调节的作用。

减税政策可刺激行业投资的扩大、企业利润的增加、就业的增加,从而促使证券价格上涨。

国债发行可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

既可弥补财政赤字又可实现宏观调控,但大量的国债发行吸引了社会广泛的游资而导致资金供求的失衡证券价格的下跌,反之国债的偿还则会使货币供给增加,促使证券行市走高。

收入政策反映了一国国民的富足程度,更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一般而言,考察收入政策,关键是看国民收入总是与结构的变化,良好的收入政策,有利于证券市场行市的发展。

表3-5 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3.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分析国际收支及国际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形势及变化。

国际收支可从汇率和净出口角度来把握。

外汇汇率的上升,本币贬值,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产品的企业受益而其证券价格上涨,反之依赖于进口产品的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则其证券价格下跌。

但是总体看,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导致资本从国内流出,证券市场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本币贬值则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带动国内物价上涨,通胀引发。

为了汇率的稳定,政府抛售外汇,吸回本币,减少市场本币的供应量,证券价格整体下降,直至汇率平衡。

而从净出口的角度看,净出口增加,说明本国产品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有市场,同时出口使得本国企业外汇收入增加,企业与国民更加富足,国家用于外汇收兑的货币投放会增加,这些都会促使证券市场行市上升。

收集相关数据可依照前面所说的途径进行,具体分析过程对照相关课程内容进行。

可结合我国物价变化、人民币汇率及国际收支中的净出口变化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表3-6 国际收支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另外,国际全融市场动荡也会对我国证券市场造成冲击,主要是通过人民币汇率预期、宏观面间接、微观面直接、资金流动、物价等方面影响。

[例3-1] 标普2011年8月5日下调美国主权债务等级对市场的冲击2011年8月,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普美国东部时间5日(星期五)晚间表示,公司已经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原来的最高级AAA下调至AA+。

标普称降级主要因为担忧美国不断增长的债务负担以及其中的政治风险。

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全球股市集体遭遇“黑色星期一”。

8日(星期一),全球股市保持了惊人的一致。

日经指数和澳交所普通股指数跌幅超过2%,韩国成份指数和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跌幅近4%,香港恒生指数跌幅2.17%。

向来特立独行的A股市场此次未能独善其身已深受国内通胀之苦的A股大幅跳水,当日上证综指开盘跌破2600点,尾盘收报2526.82点,较前一交易日跌99.61点,跌幅达到3.79%。

沪深两市个股普跌,上涨交易品种总数不足120只。

两市成交量大幅放大,总量接近2150亿元。

总市值为24.76万亿元,减少1.03万亿元。

4.证券供求关系对市场的影响从长期来看,证券的价格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的,而中、短期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一定时期证券的总量和资金总量的对比力量决定。

上市公司质量与经济效益状况,是影响证券市场供给的最根本的因素。

证券供给方面主要考察证券发行制度、IPO发行节奏、融资规模与发行价格、上市公司质量、限售股解禁、高管减持、增发与配股,以及公司的债务性融资。

过大过密集的股票供给量将造成股价下跌,供给不足造成股价上升。

[例3-2] 2011年A股市场融资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沪深两市通过新股发行、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渠道融资的上市公司募资总额为8648亿元,2010年的融资总额为11019亿元。

2011年共有277只股票上市,而2010年则有347只股票上市,同比减少18%。

2011年通过新股发行募得资金2720亿元,2010年的募资总额则为4921亿元,同比萎缩45%。

2011年277家公司上市平均融资额仅为9.81亿元,是近5年来最低的一年。

而同样是融资低迷的2008年,当时平均融资额也有13.5亿元。

而相比2007年大盘股融资高峰时期,平均每家公司上市融资额则高达37.88亿元。

从2011年IPO融资规模来看,融资小于3亿的上市公司有19家,有4家公司融资额小于2亿元,依次是东宝生物(300239.SZ)融资1.71亿元、明家科技(300242.SZ)融资1.9亿元、银信科技(300231.SZ)融资1.96亿元、汇冠股份(300282.SZ)融资1.97亿元。

2011年,174家公司进行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达到3580亿元,同比增长14.27%,这是继2009年以后,再次超越新股发行融资额。

从近5年的历史数据来看,参与公开增发的上市公司有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

这5年以来,2007年、2008年公开增发的股票分别有24只、34只,而2009年,公开增发骤减至14只,2011年则只有10只股票参与了公开增发,与2010年持平。

需求方面主要从市场资金的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考察货币供应量、银行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投资导向等,还有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以及外围资金的进出(如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变化)等的变化。

需求不足股市下跌,需求增加股市上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