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将带领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内容,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利的数学工具,从算数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的模型,体会列方程中蕴含的“数学建模思想”。

2.本课是在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有关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本章节的重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并学会了用逆运算法解一些简单的方程,对方程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前一章刚学到整式的概念及其运算。

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1.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有单位却忘记写单位等。

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抓不准相等关系;(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3)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得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怎样的相等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会在独立思考后与他人合作,结合估算和试
探,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本节的三个实际问题,并能解释
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其合理性。

2.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享受与
他人合作的乐趣,建立自信心。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
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4.学会利用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解应用题。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1.探索并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相等关系。

2.运用方程的解对客观现实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顾相关数量的相等关系。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

可以看出,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用的数学工具。

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①讨论交流对“盈利”、“亏损”含义的理解。

②出示课件例题
问题1、服装店今天卖出了一件衣服,售价60元,利润率为25%,你能算出进价为多少吗?(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
答)
(学生活动:两三名同学展示自己的过程。


③学生交流后,老师提出问题:
问题2、某件商品的售价是180元,卖出后售货员说亏损10%,请问你会求进价吗?
三、学习探究
1、课件出示例题
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师:〗题中已知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自习阅读,认真思考,理解题意。


[教法说明]:以上问题虽然简单却很有必要,同时已引着学生走了第一步。

这种做法适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征,因此在这里我们低起点、小步子很有必要,同时这也注重了知识的获取过程。

〖师〗等量关系是什么?可以相互讨论。

[教法说明]:找相等关系是列方程关键的一步。

〖板书〗进价与利润的和等于售价。

〖教法说明〗通过以上的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很详尽地再现了此题的思维过程,相应的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抽象、概括能力。

③学生通过计算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
解:设盈利25%的衣服的进价为x元
x+25%x=60
由此得x=48
设亏损25%的衣服的进价为y元
y-25%y=60
由此得y=80
两件衣服的进价(和)是x+y=128元,
两件衣服的售价(和)120元。

∵进价>售价
∴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亏损。

〖说明〗在解答此题时,大家很容易理解为不盈不亏,其原因是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好像持平,其表面看起来不盈不亏,其实每件衣服盈利率的标准量不同。

我们通过列出两个方程,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四、同类训练
某商场为减少库存积压,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出售两件夹克上衣,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亏20%,在这次买卖中商场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先由学生估算,再通过准确的计算进行判断(指名学生进行演板)
五、五分钟测试
1、某商品的每件销售利润是72元,进价是120元,则该商品
的售价是多少元?
2、某商品的进价是50元,利润率为20%,求商品的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