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管混凝土柱与劲性混凝土柱的优缺点对比

钢管混凝土柱与劲性混凝土柱的优缺点对比

钢管混凝土柱与劲性混凝土柱的优缺点对比钢管混凝土柱优点A:钢管混凝土的抗压、抗扭和抗剪性能特别好,承载力高B: 抗震性能优越,延性很好。

地震区,可不限制柱轴压比而只控制柱子的长细比C: 采用高强混凝土时,可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脆性破坏,充分发挥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承载力D: 所用钢板厚度不会超过40~50mm,取材易,价格低,制作和安装方便,且易保证焊接质量E: 施工方便,地下层可采用逆作法施工,可缩短工期,并节省地下层施工临时支护费用钢管混凝土柱一般是采用厚型防火隔热涂料,在广州泰堡防火材料有限公司有生产。

厚度与耐火时间是10-12mm-----90min , 16-18mm------120min ,20-22mm----150min ,24-26mm-----180min.包工包料的施工价格大概为40----70元/平方,取决于耐火时间。

薄涂型的钢结构防火涂料好象还没有能达到3小时的,2.5小时的也不多见,如有需要可联系谢生。

今有一个钢管混凝土柱的高层建筑,需要进行柱的防火保护,耐火极限需要3.0小时,如果采用防火涂料保护,有以下疑问急需解答:1.该采用什么样的防火涂料产品?比较可靠的有那几家公司?2.如果采用厚涂型防火涂料,一般应多厚?如果包括具体施工在内的话,价格如何计算?3.采用薄涂型防火涂料可行吗?造价如何?最关键的就是大致的费用,希望能找到可靠而且经济的方法。

希望有实际经验的朋友给予回复。

非常感谢!博士生ABCScore: 42Posts: 40Posted on 2004-06-04 22:20关于钢管混凝土的防火,一定要采用新的方法,可大量节约防火造价(我们的经验是大致在60-70%左右,和柱截面和荷载大小有关系)。

最近韩林海教授出版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一书,里面提到了他们进行的几个高层实例,很有参考价值。

武汉国际证券贸易大厦(目前武汉最高的楼)钢管混凝土防火也要开始做了,听说也是他们做的计算。

也许你可以和他们课题组联系,看能否有帮助。

gzhtbScore: 46Posts: 54Posted on 2004-06-0514:56钢管混凝土柱一般是采用厚型防火隔热涂料,在广州泰堡防火材料有限公司有生产。

厚度与耐火时间是10-12mm-----90min ,16-18mm------120min ,20-22mm----150min ,24-26mm-----180min.包工包料的施工价格大概为40----70元/平方,取决于耐火时间。

薄涂型的钢结构防火涂料好象还没有能达到3小时的,2.5小时的也不多见,如有需要可联系谢生。

交天下朋友,来者不拒!hjsheng2008Score: 228Posts: 181Location:农村Posted on 2004-06-07 10:22gzhtb兄:我看你给出的参考价格很低嘛,难道耐火3个小时的防火处理才只要70元/平方?另外我有个主要的问题,就是防火涂料的覆盖厚度是如何确定的呢?我看大部分的公司都是直接给出一个与耐火极限挂钩的厚度,而与柱的尺寸、结构形式、尤其是受力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这不是很合理吧。

他们认为柱达到耐火极限是如何定义的呢?如果是以柱的倒塌为基准的话,那与我上面提到的几个因素应该有直接的关系的吧。

难道这些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覆盖厚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是如何确定的以及是如何保证防火安全的呢?要知道3个小时的标准升温可不是小CASE,因为半个小时后温度就在1000度左右了。

我就是想真切的了解一下现在用防火涂料进行防火的操作过程和可信度。

这主要是为了便于领导决策。

gzhtbScore: 46Posts: 54Posted on 2004-06-0913:42hjsheng2008: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覆盖厚度,实际情况也许更复杂,所以只能与耐火极限挂钩来给出覆盖厚度.至于价格那只是一个大概,具体还是取决于施工难度,要求等等各方面的因素.wendwModeratorScore: 1421Posts: 1112Posted on 2004-06-09 14:26钢管混凝土柱的防火保护层厚度除与防火涂料(厚涂型、水泥砂浆等)有关外,还和柱上的轴压比等密切相关。

福州大学组合结构课题组的成果中给出了在不同轴压比下如何计算不同涂料的保护层厚度的公式,利用此公式,代入相关参数即可得到保护层厚度。

然后你根据你的工程可以适当放大后选用。

当然,也有用这个计算公式得到的表格可以查用,见福建省工程建设标准DB13-51-2003《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计算公式在韩林海教授的2004年新书《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中也给出了,你可以参考。

总之,采用此方法的防火保护层厚度比按照钢结构选用的厚度节省2/3以上(因不同工程而已)。

另外,《天津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DB29-57-2003中完全采用了福建省工程建设标准DB13-51-2003《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式,如果能找到的话,也可采用。

下面的链接有你需要的东西!如何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防火设计?wendw Edited on 2004-06-09 14:55网络的实质就是资源共享!欢迎交流,共同提高!hjsheng2008Score: 228Posts: 181Location:农村Posted on 2004-06-09 15:31韩林海教授关于钢管混凝土柱的防火研究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给出的防火涂料厚度的确定公式我也知道,但是我觉得有很多实际问题并不能完全解决,因为高层中采用的柱截面尺寸都是非常大的,轴压力国内取的也很大,所以进行试验检测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这就让人很不放心。

另外公式计算出来的涂层厚度很小,我个人觉得也不放心。

要知道3.0个小时的耐火极限是非常苛刻的,因为半个小时之后温度就要升高到800度以上,连续两个小时处于1000度以上的高温中可不是闹着玩的。

实际上我最关心的是防火涂料的生产和施工企业是如何考虑进行防火设计的。

他们肯定有自己的一套办法,现在是有了一定的公式可用,以前呢?而且这个公式现在也没有达到通用啊。

如果是根据钢结构的相应耐火极限的检测结果进行的,我想具体的知道他们进行的检测的具体内容,请大家帮我。

另外我觉得对柱要求3个小时的耐火极限是不是太严格了些?梁板的耐火极限一般要求1.5个小时,那1.5小时之后梁板已经倒塌或失去应有的作用,那柱子肯定会失去很大部分的支撑,这时柱子即使没受火怕也危险吧,何况还受高温作用呢。

这是我的疑问,请大家探讨。

wendwModeratorScore: 1421Posted on 2004-06-09 19:45如果你系统读过韩教授相关的系列科技论文的话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了。

不错,由于实验的加载能力有限,不可能进行足尺的柱子的加载的耐火极限实验,国内进行的钢管混凝土耐火极限的实验的Posts: 1112 构件大尺寸在500左右,但是课题组也进行了大尺寸的截面(圆形直径到800,方形边长到600)钢管混凝土柱的温度场的测定,和温度场的计算程序进行了校核。

所以,公式的应用范围是圆柱直径200-2000mm,矩形截面短边200-2000mm。

深圳赛格广场的钢管混凝土柱1层柱是直径1600X28,也采用该方法,不知道你的工程的柱有多大?事实上不只是火灾实验,就是静力实验也由于加载设备能力的限制不能进行大尺寸或足尺的承载力实验,据我所知目前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实验也就做到直径1.05m,不知道工程中使用1米,2米的柱子该怎么处理。

轴力再大,相对而言就是轴压比这个无量纲参数控制。

当然也可以按照钢结构进行防火处理,估计厚度会很大,而且应该说很安全保守的了。

wendw Edited on 2004-06-09 20:18网络的实质就是资源共享!欢迎交流,共同提高!博士生ABCScore: 42Posts: 40Posted on 2004-06-09 21:11完全同意wendw 的看法。

国内目前几个大钢管混凝土工程基本都采用了韩林海教授提出的防火设计公式,应该经得起推敲。

个人认为钢管混凝土柱采用普通的涂料就可以,可取得双赢的效益。

hjsheng2008Score: 228Posts: 181Location:农村Posted on 2004-06-10 10:13关于韩林海教授的系列研究尤其是理论分析的方面我确实没有深入研究,因为资料也有限,报歉。

但是我的印象中韩教授给出的公式有一个前提条件是轴压比固定(好像是0.75)吧,即轴压比固定时的回归公式,不知确否?如果是这样的话怕是不能盲目地使用吧。

关于我下面的疑惑不知wendw 和博士生两位有什么看法?+++++++++++++++++++++++++++++++++++++++++++++++++++实际上我最关心的是防火涂料的生产和施工企业是如何考虑进行防火设计的。

他们肯定有自己的一套办法,现在是有了一定的公式可用,以前呢?而且这个公式现在也没有达到通用啊。

如果是根据钢结构的相应耐火极限的检测结果进行的,我想具体的知道他们进行的检测的具体内容,请大家帮我。

+++++++++++++++++++++++++++++++++++++++++++++++++++wendw Posted on 2004-06-10 11:25ModeratorScore: 1421Posts: 1112"防火涂料的生产和施工企业是如何考虑进行防火设计的。

"这个问题似乎设计人员不应该回答。

施工企业是没有资质进行防火设计的,只是按照设计的要求去施工即可。

如果让施工单位设计,那就是多多益善了,因为是按照工程量取造价的了。

以前的网架设计往往是施工企业“免费”设计,所以贪小便宜的业主以为省钱了,其实结果怎样大家可想而知。

但是我的印象中韩教授给出的公式有一个前提条件是轴压比固定(好像是0.75)吧,即轴压比固定时的回归公式,不知确否?如果是这样的话怕是不能盲目地使用吧。

规程公式中,正文部分给出的公式是火灾荷载比为0.77时的保护层厚度计算公式,关于火灾荷载比和轴压比的对比关系,建议阅读《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第6章,我一两句话也说的不是清楚,还有可能误解。

但是在条文说明中给出了不同火灾荷载比下的保护层厚度计算公式。

该书中也有。

你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计算。

火灾荷载比(n=N f/N d)在这本规程和书中的定义是火灾下作用在钢管混凝土柱上的荷载N f与常温时钢管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N d的比值,所以和轴压比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由于火灾时有疏散,其荷载组合要比正常使用情况下小,该书取火灾有效荷载S L为结构抗力R/1.3,S L=R/1.3,所以,你可以换算一下,火灾荷载比为0.77时相当于轴压比为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