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专题30化学平衡图像

高考化学备考百强校微测试系列专题30化学平衡图像

专题30 化学平衡图像
(满分60分时间25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1.丁烯(C4H8)是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原料之一,可由丁烷(C4H10)催化脱氢制备,C4H10(g) C4H8(g)+H2(g)△H=+123kJ/mol。

该工艺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有(C)、C2H6、C2H4、C4H6等。

进料比[]和温度对丁烯产率的影响如图1、图2所示。

已知原料气中氢气的作用时活化固体催化剂。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固体催化剂,改变氢气量不会影响丁烯的产率
B.丁烷催化脱氢是吸热反应,丁烯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C.随温度升高丁烯裂解生成的副产物增多,会影响丁烯的产率
D.一定温度下,控制进料比[]越小,越有利于提高丁烯的产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原料气中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固体催化剂,同时氢气也是丁烷催化脱氢的的生成物,增
大氢气的浓度,不利于该反应平衡的正向移动,由图1可知维持一定的进料比[],有利于提高丁烯的产率,当[]过大时,丁烯的产率呈下降趋势,故A分析错误;
B.由图2可知,当温度高于590ºC时,由于副反的发生,导致副产物增多,而丁烯的产
率是下降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原理在化学工艺条件选择上的应用,氢气在反应中能活化固体催化剂,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同时,氢气是该反应的生成物,氢气的浓度过大,不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故要综合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2.在一定温度下,将0.40 mol NO和0.20 mol CO充入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0,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0~6 min内v(CO2)约为1.3×10-3mol·L-1·min-1
B.第8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C.该反应在第二次达到平衡时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3.44 L·mol-1
D.该反应在8~12 min内CO的转化率为60%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在0~6 min内v(CO2)= v(CO)==mol·L-1·min-1≈6.67×10-3
mol·L-1·min-1,故A错
3.已知X(g)和Y(g)可以相互转化:2X(g) Y(g) ΔH<0。

现将一定量X(g)和Y(g)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则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B. a、b、c、d四个点表示的反应体系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只有b点
C. 25~30 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0.08 mol·L-1·min-1
D.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Y的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X表示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为X浓度的变化量除以反应时间;曲线发生变化的瞬间可以判断反应条件的改变。

【详解】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可以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根据图象可知,只有b点表示的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只有b点表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正确;25~30 min内X的浓度变化量是0.4
mol·L-1,所以用X表示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是=0.08 mol·L-1·min-1,C正确;由图可知,反应进行至25 min时, 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X物质的浓度增大,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关键在于明确勒沙特列原理及反应速率理论。

本题注意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正确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 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点的正反应速率υ正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υ逆
B. T2下,在0~t1时间内,υ(Y)=mol/(L·min)
C. 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D.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答案】D
【解析】
内υ(X)===mol/(L·min),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υ(Y)=υ(X)=mol/(L·min),B项错误;C项,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C项错误;D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W点消耗X的物质的量大于M点,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D项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观察图像时先看纵横坐标的含义,根据关键点和曲线的变化趋势,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进行判断。

注意:在恒容容器中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反应物只有一种,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的变化,利用增大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判断。

5.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X和lmolY 发生反应2X(g)+Y(g)4Z(g),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B. 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
6.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反应原理为2NO(g)+2CO(g)2CO 2(g)+N2(g)。

将1.0 mol NO、0.8 mol CO充入2 L恒容密闭容器,分别在T1℃和T2℃下测得n(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T1℃时,K=0.9
C. T2℃时,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2)=0.075 mol/(L·s)
D. T1℃时,向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NO,再次平衡时NO转化率大于40%
【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应用、图象变化的分析判断等。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加入NO 尽管平衡正向移动,但NO本身的转化率减小。

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反应:4CO(g)+2NO 2(g) N2(g)+4CO2(g) ΔH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则有T1<T2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 (g)+2B(g) 3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小
C.图丙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图表明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H值
D.图丁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 N 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了可逆反应在催化剂、温度、压强、反应热判断的图像,注意反应热只与产物物质有关,与过程不管;压强越大,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温度越高,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

【详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