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必修一3.5 共点力的平衡

物理必修一3.5 共点力的平衡

5 共点力的平衡
一、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的作用,这些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是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样一组力叫作共点力. 二、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1.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保持 或 运动的状态. 2.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 .
即F 合=0或⎩⎪⎨⎪⎧
F x 合=0
F y 合
=0,其中F x 合和F y 合分别是将力进行正交分解后,物体在x 轴和y 轴上所
受的合力.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这两个力一定是共点力.( ) (2)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 (3)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4)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
(5)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则其中任意两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等大反向.( )
2.如图1所示,静止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物体,重力为10 N ,则它受到的支持力为________ N ,摩擦力为________ N.
一、力的正交分解法
1.力的正交分解法: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的方法. 2.两种典型情况的力的正交分解(如图2甲、乙所示)
(1)水平面上物体斜向上的拉力的分解
⎩⎪⎨⎪⎧
F x =F cos αF y
=F sin α
图2
(2)在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
G x =G sin αG y
=G cos α 3.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 轴和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2)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 轴和y 轴上,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如图3所示.
图3
(3)分别求出x 轴、y 轴上各分力的矢量和,即:F x =F 1x +F 2x +…,F y =F 1y +F 2y +…. (4)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F =F x 2+F y 2,设合力的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tan α=F y F x
.
如图4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受到三
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 ,当它们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 .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
B .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 .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 .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二、共点力及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对共点力的理解
(1)共点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如图5甲),或者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如图乙).
图5
(2)说明:共点力的交点不一定在物体上,但在画物体的受力图时,一般把共点力的作用点平移到物体的重心.
2.平衡状态
(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对静止的理解:“静止”要满足两个条件:v=0,a=0,缺一不可.“保持”某状态与某“瞬时”状态有区别.例如,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这一瞬时速度为零,但这一状态不可能保持,因而上抛物体在最高点不能称为静止,即速度为零不等同于静止.
3.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2)表示为:F合=0;或将各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满足F x合=0,且F y合=0.
①二力平衡: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
②三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③多力平衡:若物体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n-1)个力的合力与第n 个力等大、反向.
④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那么物体在任一方向上所受的合力都为零.
物体在五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图6所示,其中F1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右,求:
图6
(1)若撤去力F1,而保持其余四个力不变,其余四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将F1转过90°,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
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
(1)根据问题的要求,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
(3)通过平衡条件,找出各个力之间的关系,或由平衡条件列方程,即F x合=0,F y合=0.
(4)联立方程求解,必要时对解进行讨论.
(多选)(2019·玉门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如图7所示,是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的原理图,它能自动随着风的转向而转向,使风总从图示方向吹向小球P.P是质量为m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刚性金属丝下端,能绕悬挂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大小与风力大小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刚性金属丝拉力F T与角度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图7
A.F=mg sin θB.F=mg tan θ
C.F T=mg cos θD.F T=mg
cos θ
物体在三个力或多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的解法1.力的合成法——一般用于受力个数为三个时
(1)确定要合成的两个力;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这两个力的合力;
(3)根据平衡条件确定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的关系(等大反向);
(4)根据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解三角形.
2.正交分解法——一般用于受力个数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时
(1)建立直角坐标系;
(2)正交分解各力;
(3)沿坐标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针对训练1 如图8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于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图8
A .F =mg
tan θ
B .F =mg tan θ
C .F N =mg
tan θ
D .F N =mg tan θ
四、利用正交分解法分析多力平衡问题
1.将各个力分解到x 轴和y 轴上,根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列式(F x =0,F y =0)求解. 2.x 、y 轴的选择原则:使尽可能多的力落在x 、y 轴上,需要分解的力尽可能少,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
3.此方法多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三个以上共点力平衡一般要采用正交分解法.
(2019·华中师大一附中期中)一质量m =6 kg 的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3,然后用两根绳A 、B 分别系在物块的两侧,如图9所示,A 绳水平,B
绳与水平地面成37°角,已知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
图9
(1)逐渐增大B 绳的拉力,直到物块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求此时A 绳和B 绳的拉力大小; (2)将A 绳剪断,为了使物块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改变B 绳方向的情况下,求B 绳的拉力大小.
针对训练2 如图10所示,物体的质量m =4.4 kg ,用与竖直方向成θ=37°的斜向右上方的推力把该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并使它沿墙壁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g =10 N/kg ,求推力F 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
图10
1.(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多选)如图11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拉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伸直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拉力可能为图中的()
图11
A.F1B.F2C.F3D.F4
2.(三力平衡问题)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12所示.已知ac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图12
A.
3
2mg,
1
2mg B.
1
2mg,
3
2mg
C.
3
4mg,
1
2mg D.
1
2mg,
3
4mg
3.(三力平衡问题)如图13所示,在水平天花板上用绳AC、BC和CD吊起一个物体,使其处于静止状态,结点为C,绳子的长度分别为AC=4 dm,BC=3 dm,悬点A、B间距为5 dm,则AC绳、BC绳、CD绳上的拉力大小之比为()
图13
A.20∶15∶12
B.4∶3∶5
C.3∶4∶5
D.因CD绳长未知,故无法确定
4.(多力平衡问题)出门旅行时,在车站、机场等地有时会看见一些旅客推着行李箱,也有一
些旅客拉着行李箱在地面上行走.为了了解两种方式哪种省力,我们作以下假设:行李箱的质量为m=10 kg,拉力F1、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37°(如图14所示),行李箱与地面间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0.2,行李箱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试通过计算说明拉箱子省力还是推箱子省力.(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
图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