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韩非子 《解老》
“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 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 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 祸本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韩非子 《解老》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 才不断发展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 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 始终。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 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 机械运动:包含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任何社会 形态都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矛盾统一体
矛盾的同一性
中 都矛 包盾 含双 着方 对相 方互 的渗 因透 素, 。双
方
矛盾的斗争性
•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 对立的性质。
包含两个方面内容:
– 矛盾双方的区别和差异 – 矛盾双方激烈冲突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 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 准备;
➢ 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 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 性就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人有祸则心畏惧,心畏惧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 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 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 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矛盾的同一性
•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
包含两方面性质:
–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互为存在的前提,一方的存 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 中。
–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双方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表现为两种情形: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双方中都包含着对方的因素。 矛盾双方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 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 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孟子·滕文公下 》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孔繁森
焦裕禄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搞活国有企业,一方 面要转变政府职能,为 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 境;但更重要的是企业 自身要注重练“内功”, 面向市场,完善内部机 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 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
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 依据。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我的矛无坚不摧!
我的盾没有利器能穿过它!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辩证的矛盾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 包含着对事物否定的理解
生命本身即包含 有死亡的种子。
黑格尔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这是一条活鱼 这是一条死鱼
在辩证法看来,在肯定“这是一条活鱼”的同时, 也要承认这条鱼本身所包含的死亡的因素和倾向。
——《晏子春秋》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赤 壁 之 战 计借东风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孟母三迁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成克杰在法庭上接受审判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 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范增论》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行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 逻辑矛盾是人们的思维不合逻辑、违反 逻辑规则造成的,是思维违反形式逻辑 的自相矛盾,是我们应当力求避免的;
• 辩证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即对 立又统一的本性及其在人们思想上的正 确反映,是我们力求认识和利用的。
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神 州 六 号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 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 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 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 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 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 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矛盾的普遍性
认识领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主观
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机械运动:作用 物理运动:排斥
反作用 吸引
化学运动:化合 分解 生物运动:同化 异化 社会运动: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性质的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源自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 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 首先,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区别的,是矛 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二者在矛盾运 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互相联 结、不可分离的。
第六章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源泉和动力 状态和过程 方向和道路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的基本内容: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 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
• 矛盾: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 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
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 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
到发展。 • 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
老 子
矛盾的同一性
互 为 存矛 在盾 的双 前方 提相 。互
依 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