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论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论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

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种理论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30 年代。

众所周知:那一年代是战争罪恶弥漫的年代。

人们都沉溺在深深的恐惧中,期盼着胜利消息、畏惧着战败噩耗的到来。

当一个人处于极度恐慌之中,我们是没有办法期待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所得消息的真实性的。

所以,人们对大众传播始终存在着既渴望又恐惧的心理。

而一些社会科学家们的研究往往又会强化人们对媒介的这种恐惧。

在战火弥漫的年代,大多数无助的人们都会无奈地选择相信政府。

所以,当交战国值其所言所行具有比以往更大的权威性与说服性的战争年代,宣布相信大众传播能产生强大效果时, “魔弹论”也就得到推广,影响力也日益增加。

同时,一些大众传播中的特殊事件验证了魔弹效应。

如:许多人仍然相信是赫斯特报系一手挑起了1898年的美西战争、哥伦比亚《火星入侵地球》广播剧等类似事件。

这种理论盛行多年,直至40年代才逐渐被打破。

所以,它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变动也是不容小觑的。

我们甚至可以说:它直接或间接德推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发展!当然,客观上,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传媒的发展。

但是,战乱消息满天飞也不可避免地加
剧了当时那个年代人们的心理压力。

毕竟,没消息才是好消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影响颇大的“魔弹论”呢?在我看来,受众是复杂的,能动的,有自主性的行为主体。

正常情况下,他们会出于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和评价之后,才决定是否接纳。

而现代政治传播研究也表明,受众对于宣传信息必须先入“心”入脑,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魔弹论”这种理论的产生并没有科学的根据,它过分夸大了传播效果,将其单纯化,忽略了影响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因素。

另外,它完全否定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能动性,片面地认为受众是消极的、被动的,可以被传播任意影响和改变的。

所以说,这种理论只能是特定社会时期(如:世界大战期间)的产物,而不能算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