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料平台施工方案 (2)

转料平台施工方案 (2)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园博苑站温泉东地块工程转料平台施工方案厦门市嘉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09月09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转料平台方案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材料选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转料平台技术参数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部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检查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转料平台的拆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节点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安全组织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转料平台安全使用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应急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悬挑转料平台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转料平台平面布置图.. (15)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9、本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10、本工程施工合同、地方规范标准及相关文件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1)工程名称: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园博苑站温泉东地块工程(2)工程地点:本工程用地位于厦门市集美区园博苑西南角,杏林大桥和集杏海交汇处,西临园博弯温泉俱乐部。

2、工程规模:(1)本工程用地面积31529.9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672.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999.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9999.00平方米(含物业管理用房16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9673平方米(含通道125平方米,其中:温泉东红线内27.0平方米,纵一路下方71.516平方米,温泉南红线内26.48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6303.00平方米,建筑密度19.99%,容积率0.6343;(2)地上电瓶车停车位80部,地上机动车位27部,地下室机动车停车位500部(其中自身配套车位100部,P+R车位400部)。

(3)本地块建筑:1#楼地下1层,地上5层,地下一层层高3.90米(含覆土5.10米),首层层高5.0米,二至五层层高4.20米,建筑高度:22.10米(消防高度),25.60~27.1(规划高度);2#楼地上2层,层高为3.90米,建筑高度:8.00米(消防高度),8.768~9.95米(规划高度)。

3、功能布局:1#楼地下一层主要为车库、设备用房(战时局部为二等人员掩蔽用房);首层主要为配套服务用房(办公、会议、餐厅、厨房)及其消控室、交配电室、物业管理用房,二~五层均为配套服务用房(办公、会议、餐厅);三、转料平台方案选择1、搭设位置:由于本工程的平面布置及塔吊的安装位置和吊臂的摆幅,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转料平台的搭设位置应遵循结构可靠,位置方便宽敞的原则。

2、转料平台构架尺寸:平台长度为8m,转料区域(操作平台)长度为2.85m,宽度为2.45m。

主梁采用16号工字钢,悬挑长度为6.0m,建筑物内锚固长度为2.0m,主梁锚固采用Φ20的U型压环圆钢,次梁采用12号工字钢。

防护栏杆高度为1.2m,采用50×50×3.0方钢,四周采用1.5厚钢板。

具体尺寸详节点详图。

3、施工荷载控制:本转料平台主要用于楼层模板系统材料及其他零星材料转运。

平台限重为1.0t,容许承载力均布荷载为2.00KN/㎡,最大集中荷载为5.00KN。

在转料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尽量分散操作平台荷载,严禁超载和长期堆放材料。

同时,操作平台上应显著悬挂限重标志牌。

四、材料选用要求1、主梁采用16号工字钢,次梁采用12号工字钢。

2、斜拉绳采用14#(6×19)钢丝绳,外侧钢丝绳作为主要受力,内侧钢丝绳为安全储备。

3、防护栏杆选用50×50mm×3.0方钢,钢材强度等级Q235A。

方钢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方钢上禁止打眼。

搭设前材料需进行严格挑选,方钢应为合格产品,对新用的方钢要有出厂合格证。

对旧方钢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凡弯曲、裂缝、变形或损伤和尺寸不符的钢材一律不得使用。

方钢应统一进行除锈、涂色。

4、1.5厚钢板侧面防护。

6、预埋压环(拉环)钢筋的直径为18.0 mm圆钢。

悬挑转料平台主要材料参数表五、施工方案(一)转料平台技术参数表(二)工艺流程埋件预埋、转料平台加工→平台加工经验收合格→塔吊吊装→平台与埋件固定→钢丝绳安装固定→松塔吊吊钩→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三)施工方法1、悬挑式转料平台应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其结构构造应能防止左右晃动。

2、转料平台构件应经除锈并涂刷防锈漆二度处理,主、次梁及防护栏杆均应涂刷红白相间油漆标识,防护栏杆周围应满挂密目式安全网。

3、转料平台的主、次梁焊接成整体,焊缝要饱满。

4、转料平台加工支座完毕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

吊装时,先挂好四角的吊钩,传发初次信号,但只能稍稍提升平台,放松斜拉钢丝绳,方可正式吊装,吊钩的四条引绳应等长,保证平台在起吊过程中的平稳。

吊装至预定位置后,先将平台工字钢与预埋件固定后,再将钢丝绳固定,紧固螺母及钢丝绳卡子,完毕后方可松塔吊吊钩,转料平台安装完毕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悬挑式转料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6、钢丝绳构造上宜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靠近建筑一侧的一道为安全储备,另外一道应作受力计算。

7、吊运转料平台时应使用卡环,不得使用吊钩直接钩挂吊环吊运。

8、转料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夹具挂牢,每一根钢丝绳不得少于三个夹具,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或开口塑料管套住锐角,悬挑式转料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9、转料平台操作面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应铺设牢靠,四周设20cm高的踢脚板。

10、转料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装固定的防护栏杆。

11、悬挑式转料平台吊装,需待主梁固定牢靠,接好钢丝绳,调整完毕,经过检查验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钩,上下操作。

12、悬挑式转料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13、钢丝绳与外脚手架钢管接触处应垫橡胶皮,以缓冲钢丝绳的拉力。

14、转料平台应避免设置在悬挑板处,因施工现场条件限制,转料平台设置在悬挑阳台位置时,应对安装平台的悬挑阳台楼板从下一层用钢管及方木进行回撑加固。

(四)施工部位卸料平台位置:1-23~1-24交1-C轴、1-29~1-30交1-A轴、1-3~1-4轴交1-E~1-C轴、1-6~1-7轴交1-A~1-B轴、1-17~1-18轴交1-C~1-B轴、1-11~1-12轴交1-L~1-K轴。

(五)检查验收1、卸料平台制作过程中,焊缝的长度、高度和强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2、制作完毕后,必须由片区工长组织,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对平台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在首次吊装时,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相关人员必须到场,对吊装和安装过程进行监控,信号工、塔吊司机和安装工人紧密配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4、安全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搭设的卸料平台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掌握平台的使用、维护情况,尤其是在大风大雨过后,要对卸料平台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换,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5、平台上悬挂限重标志牌:标明吨位和卸料数量,严禁超载或长期堆放材料,随堆随吊;堆放材料高度不得超过平台护栏高度;工人限数1-2人,严禁将平台作为休息平台。

6、吊装就位、钢丝绳拉紧后,要对平台和各种相关防护进行验收,并做荷载试压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填写验收合格记录资料。

7、平台在倒运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进行监督,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安装就位后,必须再次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转料平台的拆除:转料平台使用完毕后,须先将平台上的建筑用料、垃圾清理干净,再将平台按搭设的反顺序拆除。

(七)节点构造图一:转料平台侧视图图二:转料平台正视图图三:主、次梁俯视图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安全组织保证措施项目安全组织保证体系1、转料平台搭设由外架劳务经理负责组织实施,其他人员配合。

转料平台所需材料劳动力计划由外架劳务经理负责编制,材料由材料员﹑项目负责人组织进场。

公司质安负责检查人员进场用工手续,手续合格后公司质安负责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工作由公司质安负责。

2、甲、乙双方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搭设技术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责人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

3、转料平台的搭设和拆除,均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认可,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并必须配备有足够的辅助人员和必要的工具。

(二)转料平台安全使用技术措施1、转料平台的上部位节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2、安装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安装时,管理人员应在场指挥。

3、斜拉钢丝绳,构造上必须两边各设置前后两道,并进行相应的受力计算。

相关主题